分享

世界土壤日 | 杨劲松、姚荣江等:中国盐渍土研究:历程、现状与展望

 昵称37581541 2021-12-01

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WSD)。今年的“世界土壤日”主题是: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生产力。本刊特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杨劲松研究团队就我国盐渍土研究工作撰写了论文《中国盐渍土研究:历程、现状与展望》,该文于《土壤学报》2022年第1期发表。

图片

DOI:10.11766/trxb202110270578

杨劲松,姚荣江,王相平,谢文萍,张新,朱伟,张璐,孙瑞娟. 中国盐渍土研究:历程、现状与展望[J]. 土壤学报, 2022, 59(1): 10-27.

YANG Jingsong, YAO Rongjiang, WANG Xiangping, XIE Wenping, ZHANG Xin, ZHU Wei, ZHANG Lu, SUN Ruijuan. Research on Salt-affected Soils in China: History, Status Quo and Prospect[J]. Acta Pedologica Sinica, 2022, 59(1): 10-27.

摘要

       盐渍土研究是以盐渍土和盐渍生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盐渍土和盐渍化的发生与演变过程、环境要素和人类活动对盐渍化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盐渍土的治理、改良和利用的理论与技术为主体的研究领域。我国盐渍土面积巨大、种类繁多,盐渍化问题突出,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科学家提出的盐渍土“水盐调控”、“水盐平衡”,“淡化肥沃层”和“障碍消减”等理论与技术方法,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土地产能、保障粮食安全、拓展耕地资源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期我国在土壤盐渍化演变过程的监测与多源数据融合、土壤水盐运移过程模拟与尺度拓展、盐渍农田养分循环与减损增效、盐渍障碍的生态消减、盐渍障碍微生物修复、盐渍农田灌排优化管理与边际水安全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果。建议今后深入开展盐渍土精准控盐的高效和安全用水理论与技术、土壤盐渍障碍的绿色消减与健康保育、盐渍农田养分库容扩增与增碳减排、土壤盐渍化与区域生态的耦合响应和协同适应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应面向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和行业,致力于拓展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为国家农业升级、粮食安全、耕地保障、生态安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我国盐渍土研究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研究之间的联系,系统分析了近期盐渍土相关研究工作的特色进展,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前沿热点和国家需求,提出了我国盐渍土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盐渍土;盐渍化防控;障碍消减;生态治理;水盐调控;盐碱地

图片

文章附图

图片

图1 2001—2020年中、美、澳、印四国发表SCI论文的数量、比例以及全球和中国发表SCI论文的学科分类

图片

图2 盐渍土水盐运动的物理调控原理

图片

图3 盐渍土化学调理原理示意图

图片

图4 盐渍土灌排管理主要原理示意图

图片

图5 盐渍土生物干排盐原理示意图及其概念模型

图片

2021世界土壤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