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城记忆

 Ficusss 2021-12-01

日本的空气很通透,所以夜晚常常可以看到星星。

在我的记忆里,星星闪烁的时空仿佛只存在于童年。

我的童年,那是野孩子的世界。

夏天的时候,乘着微风,在草垛里看星星,然后找最亮的那一颗,一会儿再穿着汗衫跑着闹着钻进院子里,脱个精光爬进被窝里,大大的炕上排列着五六个脑袋,我们围着年龄最大的脑袋,嚷嚷着要听故事,往往是故事没听完就已经进入梦乡。

早晨太阳出来爬出被窝,喝着刚从老黄牛身上挤出来的奶,盖上一层酥油,吃着从大铁锅里烙出的锅盔大饼,然后就屁颠屁颠的出去玩了。通常是在院子里打车轮,或者藏在粮仓里让别的小朋友来找,要么跟着大人去山里的圈上放牦牛。

冬天也是极好,炕被烧的暖烘烘的,我们几个小孩子不肯睡,就躲被窝里打上手电筒玩扑克,早晨起来发现睡在一炕的扑克牌里,然后脸也不洗地冲进外面的羊圈,因为听大人说昨夜又添了小羊羔,我们把小羊羔抱进来捂在被子里,也不管它妈妈是不是同意。

白天就坐着自制的冰船,在结了冰的湖面上花样摔跤,脸上永远挂着鼻涕,衣服永远都那么脏。

我童年的一半就是在农村里度过的,每周都会巴巴得盼着周末,这样又可以和小伙伴们去大山里皮了。虽然很短暂,但是那也铸成了我现在事事洒脱的性格,就像山里的野孩子,只要现在有果子吃,真的不计较明天的得失。我羡慕的大树的厚德承载,雄鹰的展翅翱翔,不爱玩芭比娃娃和换装小游戏。后来妈妈不常带我回乡下了,于是我在城市里主导起了一片属于我们小孩子的天,那些小伙伴们,大概会陪着我,一直到老吧。

所以农村对我来说,是极其亲切的。除了牛粪的味道和炕角角的味道,还有我珍贵无比的童年。

看到匿名投稿的这篇文章,虽不知是谁,却也猜出一二。我想乡村带给我们的财富会陪伴我们很久很久的。我们一定要做朴实,大气,明事理的孩子。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毫无包袱地凑在一起看星星,希望那时的天空,也如孩提时般通透。

 - 01 - 

乡对我而言是对大地最原始的记忆了,孩提时代在电视上见到都市高楼大厦的光鲜亮丽,见到灯红酒绿的夜市风情,曾深深梦想过成为那里的主人,西装革履在那里工作、享受奢华的人生。但孩提时代终归于没有什么远大的坚定的志向,我们学前的教育都被家长抛洒给了乡村的自然风情,十二岁前的时光,潇洒的流逝在乡村的田野、河坝和树林。

对往事最早的记忆是00年村庄后边新修建的高速路,大卡车、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硬生生在我庄子后面的田地上开出了一条连霍高速公路。对这种能超越自然与人力的机器,我向来是很好奇,在他们的完成的一个个动作。以至于我“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手臂充当挖掘机的机械臂,用我的手充当挖掘机的铲斗,沉迷在门前的沙堆上挖来挖去。听这些机器发动机发出的声音的声音也是一种享受,以至于我后来能躺在家里的炕上,都能根据巷道里的三轮车发动机不同的轰鸣声就能准确分辨出这是庄子上谁家的“三马子”,令家人惊叹。那时候的梦想是做一个司机,有的时候随便找一个环或者圈圈,或者是罐头瓶子上的盖盖子充当方向盘,嘴里模仿发动机的声音,把自己当成一个车和司机的“复合体,在老家的院子中,在巷道里,在田野里疯来疯去的跑,前进倒退。最惨痛的是有次倒车时不转头,一不小心坐到后面的水盆里,弄湿了一身。

 - 02 - 

田地是乡村的根基,没有田地就没有最原始的乡村。家乡在一片川区之中,水源还是相对充足的。麦子、豌豆、菜子这些都是十几年前地里主要种的作物。对种地自然是没啥兴趣,但是夏天在地里玩自然兴趣是很大的,豌豆熟的季节是最好的,因为可以一边玩一边吃。菜子熟了的时候,成片的油菜花还会散发出香味。只是好久没有再享受过这种田园生活,具体何种香味,现在也回忆不起来。到了每年的九月份,麦子都收了的时候,家家在9月份就会准备打谷场,每个场上都会堆起来山一般的麦垛、豆垛。每到十月就是打场的时候,这里又自是一片可以被野孩子大力发挥的场所,捉迷藏,爬垛,亦或是装模作样的跟上大人干些扬场、打场的活。再到后来这些快乐都伴随着经济作物的“蔓延“”和机械化的脚步一步步终结,场与那些麦垛都渐渐成了过去式。河坝是另一种别样的记忆了,最初的从我记忆中能想到的河坝是“自然”的。一到夏天的时候,马兰花就会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那是有很多种玩法的,有人会拿马兰花的叶子动手编一些马之类的花样玩意,也有人会把马兰花摘下来玩一些什么鸡鸭之类的游戏,类似我们现在的一些桌游。对于我们比较“野”的孩子来说,就是喜欢捉迷藏。先把一个人放到一片马兰花当中,其他人把他用马兰花叶子绑住,然后其他人去跑到别的马兰花里藏起来,然后被绑住的人自己挣扎解开自己,去找其他人,直到找出所有的人。一到冬天,河坝里的河水就会结冰,这时候新的玩法就是滑冰车,一个小桌板下订两个钢筋导轨,滑冰的时候,盘腿做到小桌板上,手里拿两个冰箭在冰上滑,冰车就会在冰上滑动。这样的乐趣是现在滑雪场去滑雪完全无法体会到的。再后来的05年左右,河坝里修建了一条铁路,河坝的整体性就被无情的破坏。随着年龄渐长,在河坝里玩耍就慢慢成为了过去式。

 - 03 - 

后来,随着一级一级的升学,足迹一路南下,从乡村的小学到镇上的初中,再到县城的高中,到远隔千里的大学,四年半前独自一人坐了24小时的硬座火车去大学报道,去感受城市、融入城市。旅游、实习、工作,到了一个又一个城市,灯红酒绿过,西装革履过,城市成了主要的记忆,乡村渐渐成了远去的记忆。

周末的时光,三线城市租住的小房子里最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下午从一份外卖开始后,就为自己转正答辩PPT上的每一个细节而修修改改,几个微信群里总是在讨论些年会上表演节目、恋爱、买房之类的话题,连带着压抑的天气让我感觉自己的生命终究要被爱、生活、工作这三块大石所压垮。我的感情在乐观与悲观中徘徊,时而想起丁玲《风雨中忆萧红》丁玲对萧红回忆的深沉感情、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中像刘和珍那些革命青年的伟大革命理想,再或者是网上看些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微视频,把自己沉浸在时代的红色记忆中。前些天重温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章后,就一直想写篇童年记忆的文章,今天算是完成。总是要用一些回忆,来洗刷渐渐麻痹的神经,写一写,让百无聊赖的生活,留下点痕迹。或许在若干年后,看到自己的写的文章后,还记得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月那天下午写了篇文章。

愿君多扫码 ,此物最相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