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付费与线上教育的区别是什么?知识付费系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万岳科技 2021-12-01

如果用一张图来概括知识付费和线上教育的关系的话,就是知识付费包含线上教育,它们同属于内容变现。

线上教育有着严格的教研体系,由长期负责相关教育的专业人士把关教学内容、定期辅导和考试制度等,知识付费则并不需要全职从事教育。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知识付费的最大意义是能够刺激大多数普通人贡献出自己的认知盈余,它重新定义了知识生产的方式。

相较于线上教育的内容局限,知识付费更加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内容更加多样化、时长更短、展现形式更自由,像是声音、文本、视频皆有,这三个特征,是知识付费在自媒体平台出现小爆发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知识付费与线上教育的最大区别。那么知识付费系统平台是如何发展的?

一、早期原型(2013年前)

总体上来看,知识付费的原型包含很多行业,如教育业、出版业及咨询行业等等。

早期教育业的特征为“固定化的内容朝向规定化的受众”。内容相对成熟和固定,受众明确,互动即时,在确保用户获得知识方面,贡献了最多方法论和体系。

出版业的特征为 “ 固定化的内容朝向不固定化的受众 ”。内容固定,但受众不明确,只能通过内容来筛选受众,缺乏反馈,但节省知识分享者的时间,能够快速复制是它的优势,是知识付费最广泛、成本最低的一种。

但是早期知识付费的产业化仍然步履维艰,其中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是:用户缺乏付费意愿。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版权保护不力,尤其是跨平台版权保护不力;用户对内容付费没有形成心理习惯,且支付手段非常繁琐;缺乏内容平台的筛选、查询及整体服务,无法吸引专业人士入驻,造成用户整体体验低下。因此除了在线教育以外,其他知识付费产业都发展缓慢。

  1. 整合(2013年—2016年前)

    2013年到2016年,知识付费产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上说有三个原因:移动端内容及移动支付的普及、打赏制度的出现和自媒体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在2013年迅速普及,改变了中国网民的阅读模式。而同样是2013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2197.4亿,同比增速707.0%。移动支付给予了多数人最直接的支付方式,这是以往用户进行类似交易的痛点之一。

    2014年,付费打赏和付费阅读模式开始出现,此外还出现了一些用户自主尝试付费,这是早期知识付费的重要过渡形式。尽管早期的尝试有得有失,但是这进一步加强了用户对于内容和付费的直接连接意识,而不是内容、广告、付费的间接连接。除此之外,付费微信群,付费分享会也逐渐成型,出现了一些小型的知识付费系统平台app。

  2. 发展期(2016年—现在)

    2016年年中,出现了大量的新类型知识付费系统平台,知识付费的体系逐渐正规化,用户群迅速扩大。知识付费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期。

    知识付费于此时爆发的理由有二:从生产者角度上看,自媒体平台及知识社区已经培育出了大量经营知识的IP和愿意付费的粉丝用户;从平台及资本角度上看,知识社区进入成熟期,客观上需要更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变现,在线支付已经成熟,技术上不存在障碍。

    以上就是知识付费的发展情况,由此可见,知识付费产业尚在快速发展期,还有很多的盈利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