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小龙|吴汝纶说

 文乡枞阳 2021-12-01


今岁五月,蒙《浮山文苑》正顺老师屡屡相邀,成枞川行。登达观山,转惜阴亭,行游新旧枞阳大闸……大爽。
归,一鼓作气成三篇小作,《枞川文保说》《桐子国文保说》《枞川有座射蛟台》。回程,又拜谒姚鼐、吴汝纶二位先贤墓,本也想写一篇,只是考虑自个水平太有限,力拙,迟迟不敢下笔。


值此桐中百二十年建校庆典在即,那就硬着头皮写个吧。
吴汝纶,枞阳会宫老桥人氏。高祖父吴直,能文、善辩。祖父吴庭森,亦文人。父亲吴元甲,以经术和文学拔为岁贡生,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后设馆授徒。
汝纶自幼勤奋,深研古籍,尤爱古文辞。同治二年参加县试,名列第一。府试,第二;院试,第一。同治三年,江南乡试,汝纶中第九名举人。因之入两江总督曾国藩法眼。同治四年,参加会试,中第八名进士。
曾国藩问其从何而学,答曰:禀庭训,并无他师。
曾将汝纶父亲请入总督府,为子弟师。
同治八年,汝纶为曾国藩幕府,与张裕钊等人畅言文章及经史,得益。
同治十年,入李鸿章幕府。当时,曾、李大权在握。其奏疏,多出汝纶手。
同治十一年曾荐汝纶出任直隶省深州知州。到任,访民情,济灾民;均徭役;动员人民用西洋法治理滹沱河;排除阻力,将被豪绅侵占的学田1400余亩全数追回,重新划归书院。还为书院追回被人拖欠的五千两银子,购图书、教学设备,改善师生生活。
又将深州三县高才生召集起来,亲自登堂授课。地方皆称其为:大师。
光绪七年,出任冀州知州。此地缺水,盐碱重,他发动官民开凿衡渠六十里,泄上游积水通漳河滏水,便利灌溉和交通。水既有归,田皆沃饶,舟楫往来,商旅称便,州境遂富。
光绪十五年,卸冀州任,主讲保定莲池书院,有如鱼得水之感。在莲池书院期间,四方学子前来问教求学,日本学者中岛截之、野口多内等踔海以就先生。书院一时声誉飞腾。一些官员和地方学人,为他请加京衔。汝纶反感,致函李鸿章家塾师范当世,请他劝阻此事。
光绪二十七年,内有义和团运动,外有八国联军入侵,汝纶四处避乱,决意南归。直隶有识之士和书院诸生联名上书袁世凯,谆留主讲。袁世凯向来钦佩汝纶,致函挽留。
汝纶去意坚定,离开莲池书院。
是年,张百熙以五品衔聘请汝纶出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汝纶力拒,直至张百熙亲自登门,并拜跪以请,他仍不愿受聘。

经多方劝说,汝纶才答应先到日本考察学制,而后再定任职与否。张百熙应允。汝纶遂以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身份,赴日考察学制。
光绪二十八年五月一日动身,十一日抵达日本。先后到达长崎、神户、大阪、西京、东京等地。在日本外部省、文部省官员陪同下,考察了小学、中学、大学、工学校、农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商业学校、医科学校、女子师范学校、女子美术学校、陆军幼年学校、炮兵学校、盲哑学校、士官学校及同文书院等校。
他针对中国实际情况,对各类学校的考察十分认真。从作息时间到课外活动,从课程设置到校舍布局,从课堂教学到实习、实验场地,从学生食堂到店舍,从教育经费来源到教职工薪俸,无不详觅细问精研手录。同日本教育专家座谈,听取他们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建议。日本的名卿、贵人、官吏、百执、学徒、妇女,下至灶门斯养之徒,莫不争延颈踵怀慕相属,所到之处皆设盛筵相酬酢。明治天皇特邀筵见。
几个月时间,他乐于奔命,鸡鸣而起,宵旰不暇寝食,考核学事,文书山积,日夕应客以百十计,皆一一亲与笔谈;又于其间与汉学家商榷经史、诗文。
九月十七日启程回国,十八日船经马关时,凭吊了李鸿章与伊藤议和处的春帆楼,含泪写下“伤心之地”。
九月二十一日抵达上海。

回国后,汝纶请假回家扫墓。后寓居省府安庆。一面将考察心得整理成《东游丛录》;一面着手借巡抚衙门南院筹建桐城学堂,自认堂长;亲笔撰写学堂楹联、额。楹联为: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匾为:勉成国器。延请日本学者早用新次郎任学堂数、理、化教习。
学堂筹建完毕,除夕抵家。因奔走劳累积劳成疾,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十二日,卒于家中,终年64岁。家人将其安葬在家乡吴牛山。

近些日子,桐城中学因张罗建校百二十年庆典事,公告一个接着一个。不想“公告三”出了点小纰漏。有笑阳先生见之,颇有微词,嘱其少说两句,免得扫了大伙兴。

不承想,“公告三”撤回,重推,又惹几人不高兴了。中有一人悠了句:吴老校长天堂有知,必叹,学问,狗拖走了!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