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秋梦悄醉|​论善良

 新锐散文 2021-12-01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论善良

自己的行为不会使别人受到不应得的伤害,大约就是善良。我对善良的这种定义成立吗?不过很难做到。
要么伤害自己,要么伤害别人。要么伤害陌生人,要么伤害身边人。世界经常逼迫我们选择。什么都不伤害,委实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所以善良的代价往往要伤害自己或者身边人。
但是,伤害身边人算不上真正的善良,事实上是一种伪善,因为是牺牲别人成全自己。牺牲别人可有补偿?补偿到位没有?他凭什么为你的善念买单?你有没有道德绑架她?甚至以某种形式变相胁迫?比如夫妻胁迫、父子胁迫、朋友胁迫等。很多伪善经不起查证,凝着无辜的血泪装饰自己的狠毒,白鹿原的白嘉轩便是如此。

唯有伤害自己却不伤害身边人的行为才是真善,这善良与我原来说的吃亏是福似有相通之处:你把善良当成福份。
感恩节说感恩,我觉得首先应该说的是善良,至少应该心怀善意。心怀善意才会感恩,否则只是交易。
我对善良的定义隐含一个逻辑:别人不是指具体任意人,而是指行为可能涉及的任何对象,并且包括间接利益可能涉及的任何对象。
善举和善良不是一回事,善意和善良也不是一回事。善良指向的是人,善举指向的是事,善意指向的是念。有善意,行善举,结善果,方是善良。不使别人受到不应得的伤害,囊括善意、善举、善果了吗?我觉得应该是吧。

不应得的伤害,也不是指不伤害。比如对持刀抢劫犯正当防卫,当弄死对方不算防卫过当时,如果有控制力,制住对方使之受到法律制裁就是善良,法律制裁给他应得的伤害。但如果放掉他,我并不以为是善良,因为他没有受到应有的制裁,未必会被感化,反而可能继续伤害其他人。自己对某人的善举,可能导致另一个人受到伤害,无论如何算不上善良。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应受的伤害,因为你的缘故变少了,并且没有转嫁给他人,方可说这是善良的。再换句话说,真正的善良行为使世界上其他人应受的伤害都变少,特别是不会衍生无辜伤害,不管增不增加自己所受的伤害,我都点赞。
千万别把善良与善念或善举混为一谈。善良的人会是坏人呢?坏人又怎么善良呢?我们不能玷污善良这个词。坏人是不可能善良的,但坏人可以有善念行善举,让世人宽恕他的坏,仅此而已。
让别人少受伤害,可以区分三种情况:
一是有意伤害别人而减轻伤害。比如报仇非法杀人,可以一刀了之,也可以千刀万剐。如果选择一刀了之,这是压抑恶念,不是善良。如果以为可以给人十分伤害但只给五分伤害便是善良,便是善恶不分。我们鼓励世人压抑恶念,但绝不能误以之为善。中国佛教禅宗很多类似伪善故事。当然也不能说是伪善,本来是引有慧根的人放下屠刀,事实是诱得世俗的人无有底线,他以为还有放下屠刀的机会,直令人无语。
二是被逼伤害与已无关的人而设法减轻伤害。刽子手杀死刑犯是职业,可以一刀了之,也可以钝刀令犯人受到更多的苦难。那么一刀了之可以看成善良。
三是减轻某人应受的伤害但不增加其他任何人的伤害,唯一的例外是宁愿自己受伤害,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善良。

人是自私的,在争取私利的过程中难免伤害别人。修行善良,就是不断尝试减少对别人的伤害,直至宁愿自己受伤。自己受伤当然不愉快,但善良是最大的福报,很多时候吃亏是福。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悲哀的、当防的,不止是卑鄙者横行无忌,高尚者走投无路,更悲哀的是卑鄙者掌握话语权以后,变黑为白,污白为黑,高尚不止是高尚者的催命符,还变成了高尚者卑鄙无耻的如山铁证,因为黑白已经颠倒,或者事实已经扭曲,这自然是为尊者讳的恶果。成王败寇既是潜规则,不择手段便是拼搏的选择和背景,卑鄙地成功以后可以洗白上岸,几个人经受得住成功加高尚的诱惑而拒绝卑鄙呢?
成功是最大的诱惑,唯善良能抵挡。内心的善良让我们明白,成功不是人生的唯一,我们还有内心的善良指引,它使我们无怨无悔。
(2021.11.25广东肇庆初稿,11.29日定稿,感谢同学古董的驳斥让我反思)

作者简介:秋梦悄醉,江西游客游西江,工作之余喜胡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