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不直接使用卫星信号,而是要使用大量的基站,归根结底在于基站通信从成本、通话质量、上网质量全方位碾压卫星通信。 小伙伴们都知道基站通信需要依赖基站作为信号中转,而卫星通信需要依赖卫星作为信号中转。通信卫星主要有广播、数据中继、移动通信三种,广播卫星只能用来看电视,数据中继的卫星只能用来做点对点数据中继,这些都需要较大的地面设备做支撑。相较于当前主流的4G手机而言,卫星手机不仅仅是有一根特别长且丑的天线,而且它的上网速度较慢,用微信收发文字消息或许不成问题,但发图片、语音立马就会有顿挫延迟感,视频几乎是无法做到的事情。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通信卫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通信卫星和基站一样起到了中继的作用,它仅仅是卫星电话工作的媒介,负责接收、放大、转发无线电信号,转发给谁?转发给地面接收站,其实地面接收站也仅仅只是起到了转发的作用。 这时有人就会问了:舍弃地面接收站,直接卫星中继不就可以了吗?这么做不会有任何改善,只会增加成本。想要实现全球覆盖那得发射多少颗卫星,要承载那么多人通信那么单颗卫星的体积就得大得多得多,要知道我国商业航天发射报价为每千克5000至10000美元。就算实现了全球覆盖,通话、上网质量也不会有明显的改善,因为通信卫星可实现的通信距离在18000公里以上,实在是太远了。另外卫星通信使用微波通信,在大气中传播一样会有损耗的存在,所以接收器需要高增益的天线,在室内就别指望能打上卫星电话了。 相比较而言基站通信的成本就低得多了,而且还不会造成太空垃圾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我们周围3公里范围内必定至少会有一个基站存在,而基站和骨干网络之间采用光纤进行通信,损耗非常小。所以基站通信才能保证我们低延迟的高清语音通话和高速上网。 基站通信和卫星通信是互补的关系当地面基站通信因为泥石流、洪水、地震等等自然灾害导致电路中断或者基站损毁,那么很大一片区域的手机都会打不通,这是卫星电话的优势就立马体现出来了。基站覆盖的区域非常小,仅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实现了全面覆盖,在少有人烟的山区、平原、沙漠、海洋等等区域是不会有基站进行覆盖,卫星通信则可以实现全球点对点的通话。 通过上面这张图我们就会发现虽然我们普通人见都很少能够见到卫星电话,但它的市场却非常大,比如矿产开采、天然气管道输送、渔船、远洋货轮、飞机、高铁、远途运输、深山荒漠探险等等都需要用到卫星电话。 综上所述卫星通信没有办法取代基站通信,基站通信同样也没有办法取代卫星通信。因为卫星通信、基站通信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他们在相互之间难以涉足的区域发光发热,补充彼此的不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