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科类的培训机构还能开么?

 数学博士贼叉 2021-12-02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只说一些个人观点。

双减之后,学科类的教培已经不是好生意了。随着各地细则不断地落地,应该说形势一天比一天不乐观。

最近上海市松江区出台了限价规定。资质方面无非是老调重弹,但是指导价实在是让很多机构的老板大跌眼镜:

是的,一对一的限价70块一个小时。

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多贵,在双减没来之前大家是见识过的。大班课一般也就是限价的3-4倍,但是一对一的话加个0也请不到太好的老师。

说白了,有多少在教培机构工作的人是怀揣着教育的梦想的?不就是因为这行好挣钱才一头扎进来的。当然,水平高的话收费高按照市场经济来说也是无可厚非的。

现在这一限价,还会有好老师留下么?我们不妨随便算算账。上海松江的写字楼,地段好的大概每天4-5块一平方。开机构你也不可能去太偏的地方,我们就按照每天3块一平方计算,一个月房租至少4万5,一年就是54万。

很显然小班是不挣钱的,所以要尽可能开大班。45人的标准班的标准面积大概在65平方左右,按比例折算过来一间也要50平方。你总还要有点教师办公室、走廊、储物间,500平方最多也就能搞八间教室。按照现在的政策,周一到周五晚上八个班全部排满,一个班的收入在2800左右,也就是一晚上整个辅导机构的收入在22400,一个月的流水为90000不到一点。

但是现在寒暑假是一律不允许开课的,于是一年只剩下9个月,总营业额撑死了81万,除去房租还剩27万。再假设老板就是大慈善家,自己一分钱不挣还能偷税漏税,还要做前台、客服等等所有杂活,这27万8个老师分,一人一年到头3万挂个零。。。

反正如果我是教培机构的老板,看到这个限价令我立马就关张。

年薪三万挂零,还不如双减前的月薪,我就不信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热爱教育事业、有情怀的教培机构的从业人员能在这样的薪酬待遇下坚持下去。如果真的能坚持下去,我只能说哥们你是真牛逼,是真热爱教育事业。

还看不清形势的教培机构老板,不妨算算这笔账,很简单的。如果这点账目都搞不清楚也就别做生意了。

松江虽然不算上海主城区,可毕竟是上海。这个限价放在这里,其他地方的学科培训的限价你觉得能上的去么?

而且现在政策很明确的一点是,所有学科类的培训机构都要转成非营利性的机构;非学科类的培训机构现在作死的样子很像当年学科类的情形,估计被打击也不远了。因此接下来真的还想做教培行业,也别盯着非学科类了,要么就转线上,这样起码房租的成本会减少很多,而且如果是录播课又可以大量压缩人力资源成本。

要么就彻底关门算了。

所有散落在教培机构中的优质师资,要么回流到学校内,要么改行去其他行业,真有本事的怎么都不会怕的。最近宁波就有好几所学校招聘的教师,就是原来体制内跳到教培行业再从教培行业回流的名师。如果是年轻的名校毕业生刚投入这个行业没多久的,转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惨的就是刚刚投资玩就赶上双减政策老板以及那些趁行情好浑水摸鱼的南郭先生。前者我还多少有点同情,至于后者么就是一帮骗子,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