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教可以,但这些内容要警惕,不但不会开发智力还会伤害娃

 杏妈育儿 2021-12-02

昨天从楼下走,突然瞥见一个一楼的小院儿开启了国学堂,里面有咿咿呀呀的学语声。我非常地感兴趣,走进去了解一下。只见几个小孩子,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着国学经典。

在老师的鼓励下,小朋友们将大段大段的文字朗读下来,然后老师笑眯眯地表扬在大家,便带着大家去院子里玩了。一位老师走过来接待了我,她自豪地说,我们这里的小朋友才五岁就能背诵道德经,七岁的小朋友已经能通篇背诵大量的国学经典了,那唐诗宋词更是不在话下信口拈来。

我有点儿惊愕。神童在这里可不是一个两个,我自己的孩子相比,这里的神童是批量生产的。我虽然心里这样想,但依旧有一些排斥,毕竟现代科学通过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研究发现,早期对孩子进行早教可以,但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因为孩童时期是一个孩子学习的最佳敏感期。这时候他们学习什么都非常地快,但也要有轻有重,什么是孩子早期该学,什么是可以延后学习,讲一定要心里有数,不是一味地跟风。

一、孩子应该学的内容

1、语言基础

孩子在三岁前家长一定要打好孩子的语言基础,因为孩子的语言基础在六岁之前还没有形成就很难再弥补了。那些侃侃而谈的孩子,多半是属于语言基础打得比较好的孩子,而一个三岁以前没有打下良好语言基础的孩子,说话就会显得不流畅、不利索、学不会等表现。

2、秩序的建立

一个孩子的秩序建立一般是在孩子两岁以前。这时候孩子对空间和物品所在位置的秩序有一定的敏感性,如果家长抓住了孩子的这一发育特点,就会极好地建立起孩子的空间秩序感,这对于孩子以后学习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多的利好。

二、孩子不该学的内容

1、强迫孩子学习她不感兴趣的东西。

孩子在进入“敏感期”后,孩子会有一定的探索意识,家长顺应去培养孩子就可以了,千万别逼着孩子,强行要求他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这种行为反而会破坏孩子的兴趣,导致他产生抵触心理。所以认字时家长就要谨慎了。

在国外,如果老师发现孩子认字,却无法将字变成自己的想象,这位老师就会把家长告上法庭,认为这位家长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

也许就会中国的家长我们会很委屈,事实上,和早期的认字认拼音包括计算,都会制约孩子的脑发育,让原本应该天马行空的孩子变成了单纯的学习认知的工具。

2、不适应孩子记忆方式的知识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在孩子的五岁前,属于孩子的记忆期,这时候孩子还没有形成记忆策略,仅仅是单纯的记忆而已。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孩子记住了这个汉字的形状,但却不了解这个汉字的意义。

再说得明白些,就是孩子看到了苹果的外观,记在了脑中,是并不知道苹果存在的真正意义,是酸甜可口的,可以填饱肚子。对于这种非常机械的记忆方式,家长只需要做到重复地记和背就能轻松完成孩子的知识点的复述。可这样一个简单的重复过程,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饱和感,以至于孩子在面对同一个学习要点时,就会产生厌恶感。

这要是好多家长,因为孩子很聪明,孩子一进了学校开始独立应付学校生活时就让父母很失望的主要原因。其实,那社会家长很焦虑我们也能理解,但是错误地给孩子提前地进行教育,我不讲究方式方法,以后我们会更加迷茫。

建议家长不急,根据孩子的发育特点,针对孩子有兴趣的方向,循序渐进的引导就可以了,剩余的就让我们静待花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