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高手,都拥有“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到底什么是洞察事物本质?

 锴哥的世界 2021-12-02

锴哥的世界

2020年,一场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了我们很多人的生活。而事实上,早在2015年,埃博拉疫情过后,比尔·盖茨曾在TED做过主题演讲《下一次疫情,我们是否准备好了?》。他说道,“全人类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再是核战争,而是全球疫情。人类在武器装备上的投入数不胜数,但在防疫上甚至不成系统,希望防疫能借鉴军事的模型,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今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印证了比尔·盖茨的这一担忧。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真正厉害的人总能洞察事物背后的本质,瞬间找到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案;而普通人却怎么也看不透。

电影《教父》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教父柯里昂说:“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的确,能洞察事物本质的人,和看不透的人,两者命运是截然不同的。

但问题是,谁不想具有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啊。但关键这玩意,看不见摸不着,好像也没有理论和模型让我们参考学习。

为什么真正厉害的人能做到直视事物本质呢?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清楚到底什么是“洞察事物本质”。

洞察事物背后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找到事实形成的原因,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共性规律,也就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举个例子,在二战时期,美国空军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展开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然而返回的飞机往往损失惨重。

美国空军对此十分头疼,很多人发现每次幸存回来的轰炸机中,机翼中弹的数量很多,而机身中弹的却很少。因此有人认为应该加固飞机的机翼。

然而,当时空军请来的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应该加固飞行员的座舱和尾翼。因为幸存的飞机中,除了飞行员的座舱和尾翼外,其他地方几乎有弹孔,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机翼中弹多还能飞回来,而如果是座舱和尾翼中弹的飞机就大多坠毁,无法返航了。

因此,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能得出应该加固的是座舱和尾翼而不是机翼的正确结论。

又比如,商业顾问刘润老师曾经举过一个领导怎样能在员工不主动告知的情况下知道员工即将要辞职的例子。

难道是直接沟通或者看员工的工作态度吗?都不是!

答案是通过他们办公桌上的物品摆放进行判断。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对某个组织或环境表现出疏远的想法,他就会减少个人物品的摆放。其次,物品和环境的摆放呈现的关系也会很简单,并且在物品摆放上带有情感属性的东西也会很少。如果对组织或环境表现出喜欢或者有归属感,则正好相反。

比如,如果桌面上只有手机、水杯、办公电脑以及笔记本就属于比较简单的关系。而如果还专门为配合办公桌的形状购买的架子,就属于交织关系。甚至在桌面放上家人照片等带有情感属性的东西,那就更不一样了。

这个案例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

这就是透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

所谓的“现象”,也就是事物所呈现出来的,让我们眼睛看到或者内心感受到的样子。

比如上面案例中飞机机翼中弹多、员工办公桌的物品摆放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那什么是本质呢?本质就是扒开所有现象的“衣服”,事物“一丝不挂”所呈现出来的核心。

比如一颗枣子,当你扒开所有果肉后,你就能看到里面的内核。

很多时候,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指事实形成背后的原因,又或者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共性规律。

如上述案例的飞机机翼中弹多还能飞回来,而飞行员座舱和尾翼中弹多则飞不回来就是背后的本质。员工办公桌上物品的摆放只是我们看到的现象,而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是个人的心理表现。又比如,苹果从树上掉落,表面原因是苹果熟了,而本质原因是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那么,当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后,该怎样培养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呢?

很可惜,这一能力的培养没有捷径,也没有固定的方法帮助你获得这一能力。

如果希望训练自己能够快速看透事物的本质,那么需要做的是不断的思考。洞察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只有不断对生活中或者工作中的现象进行挖掘和总结,而不是复述,经过这样长期的刻意训练,才能快速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

而做到这一点,一定要掌握打破思维盲区和打破思维捷径的能力。

第一,打破思维盲区!

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你所生活的环境、你的知识储备、眼界等因素将决定你是只能看到事物的冰山一角,还是整座冰山,或者整片大海。

古语有云“夏虫不可语冰”,意思是说只能活过夏天的虫子,它永远都不会知道冬天的样子。

又比如穷人难以想象亿万富翁的生活是怎样子的,而富人也想象不到穷人的困难。所以才有了古代的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之问。

因此,对于我们不熟悉的东西,甚至即便是很熟悉的东西,不要只有简单的非黑即白的线性思维。

我们应该意识到自身的不足,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只会让人思维固化,变得固执不堪。当遇到一个问题或者看到某个现象时,不要立刻给出肯定的答案,而应该第一时间反思自己,这个答案是不是唯一的,我是否存在思维方式、知识和经验上的欠缺,让自己不能更好地理解这件事。

只有意识到自身不足,然后才有动力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去拓展自己的思维认知,从而打破思维盲区。

井底之蛙固然值得我们一笑,但我们有没有其实是五十步笑百步呢?

第二,克服大脑懒惰思维,打破思维捷径!

说到大脑懒惰思维,相信会有很多人不服气。而事实上,大脑懒惰是每个人都有的,这是生理因素所决定的。

从生理上来说,大脑是一个特别耗能的器官。一个小小的器官,每天需要消耗掉肝脏储存血糖的75%,而耗氧量就占了全身耗氧量的20%。因此,大脑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适应生存,就有了一套节省能量的机制,也就是走思维捷径,即我们常说的“能不动脑子就不动脑子”。

所以,很多时候,当遇到一个问题时,我们的大脑会本能地倾向于“懒惰”,会根据你以往的经验给出答案,而不是抽丝剥茧分析事物的本质。

只有当你刻意去分析这个问题时,你的大脑才会服从于你的真正想法,而往往这个时候大脑的耗能也会加大,所以玩乐一小时和背书一小时,后者往往在精神上会更累。

打破思维的捷径需要长期的刻意训练。

比如,看到苹果落地,我们本能会想到苹果熟了,或者想这个苹果有没有烂,还能不能吃。然后呢,就没有了。到这里,如果你就这么算了,那么洞察事物的本质将永远也掌握不了。

此时,应该对自己问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苹果为什么会成熟,因为水果成熟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乙烯”的物质,它可以催熟水果。为什么有些地方能种出苹果,而有些地方不能,因为这与土壤、气候等因素有关……

你看,一个苹果的成熟落地,你就可以想到了物理学知识、生物学知识、甚至地理学知识了。

我们总说中学时期学过的知识没什么用,只不过是没有想到用而已。

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意识到问题本身可能就是现象,或者我们所得到的答案可能就是大脑本能地给予我们的,甚至问题本身就可能是错误的。

只有跳出这个问题,从更高的思维层次,或者换一个看待问题的视角,我们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而这需要我们克服大脑本能的懒惰思维。

唯有不断的观察、思考,才能掌握洞察事物背后本质的能力。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将发生巨大改变,在别人眼里看似不可能的问题,在你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你也就具备了认知优势,这就是不同人之间的差距。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更多关于财富、思维模型、学习的文章/视频,可以关注我,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图片来源:pixaba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