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两年,我去影院的次数愈发少了。 原因想必各位都理解,不只是因为穷的缘故,而是值得花钱一看的片子实在太少。 有些即便想看,随即也会劝住自己:还是等它出资源,或者等流媒体上线吧。 可若是上些修复重映的经典老片,那就最好别被我知道,否则,我一定会想也不想,一拍脑门,即刻就去订座购票。 因为激动,因为欢喜,因为,终于等来了这天。 (二) 说老,其实这些片子也老不到哪去。 在我以电影史分类的数个硬盘之中,这些片子,还都在21世纪的新片范畴。 但21世纪,转眼也已过去了五分之一。 就比如这几天刚重新上映的《指环王1:护戒使者》。你能想象吗?它居然和去年重映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样,都已经是2001年的作品了。整整,20周年了。 那一年中国刚加入了WTO,北京终于申奥成功,美国爆发了9·11事件,《卧虎藏龙》拿下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而我,不过才上小学一年级。 想想真是快得不可思议。 (三) 倘使我那一年就看到了这部《指环王》的话,我想,它一定会给我幼小的心灵造成极大的震撼,或是在我记忆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但很可惜,那会,我们看不到,也并不晓得,原来电影已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倘使我青春期的时候看到,那也很好。我一定会将自己代入进去,随着同为少年的主人公一同历险,一同接受命运的考验,一同面对生离死别。每次只要配乐一起,我就准会梨花带雨,泪洒青衫。 但可惜,又没有。直到上大学的时候,有天百无聊赖,整理完硬盘,才点开了署名“彼得·杰克逊”的文件夹,发愿要一口气看完。 但终因别事干扰,看了不到一半,就关了,后来也没再打开,于是不了了之了。 (四) 我记得那时着实松了口气,也不明白为什么,看时觉得有些沉闷,并不感到如何好。通常,这种时候我都会怀疑,一定是我的问题。 我那时就想,等有机会大银幕再看吧,尽管也知道,这种机会很渺茫。 时隔多年,想不到终于还是被我等来了。 不得不说,当初没有继续看下去,果然是对的。
(五) 但三个小时的片长,快感也并非时时都有。美中不足之处,是我已然没有办法全情投入到故事中去,不免时常走神、胡思乱想。 我猜,我可能是过了观看的最佳年纪了。 我亦终于想通了,当初之所以感受不到它的好,只是因为后来看了太多以它为滥觞变奏、发展、衍生出来的作品。 这些后来者们,当然也都很好,各自放飞想象,亦成就了各自的一方世界。 然而这所有想象力的格局,追根溯源,在我看来,恐怕当初都早已由《指环王》所划定出来了。 我甚至忍不住将它和中国的《西游记》《水浒传》和《封神榜》作比较,寻找中西方人物创作上的共通性,比如矮人的设定就很像猪八戒+李逵。 (六) 走神的地方还有几处。 比如,看到阿拉贡登场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啊,这不是《绿皮书》男主吗?天呐,年轻时候这么帅的吗? 而波罗莫死前与阿拉贡那段临终告别,基情四射,看得我心潮腐湃。 想不到《权力的游戏》中悲情伟岸的奈德·史塔克大人,年轻的时候就已养成了早领便当的习惯。 说到帅,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出场时,我也是随看随喜随赞,真是养眼得很。还有,我实在是羡慕死男主,怎么可以又是被丽芙·泰勒抱在怀内,又是被凯特·布兰切特女王亲吻额头? 最后就是,护戒队九人乘船见到那两尊巨像时,我对身旁男伴说,啊,这俩可以做表情包耶哈哈哈! (七) 当然,正经的感悟也还是有的。 譬如人心的欲望,族群的撕裂,命运的诡谲。 然而,最使我心有戚戚的,还是男主反复的追问,如果这一切没有发生,那该多好? 这正正是命运的不可测之处。 为什么是你?为什么偏偏是你?为什么这一切都要降临到你头上? 究竟是命运在推波助澜,还是你主动选择了承担? 但无论如何,你都得要接受这命运。只有接受了,你才能勇敢往下走。 哪怕你预见到了不好的未来,也依然要保持希望,尽力做好你所能做之事,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大概就是这部鼻祖级奇幻片中,最强的魔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