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美术馆半日游杂想(一)

 其实斋啡几好饮 2021-12-02

由衷感谢陈默默、刘苏乔贤伉俪供图,图中人乃系在下。

(一)

我第一次亲眼目睹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是在几年前,造访杭州“晓书馆”的时候。

我记得那是个阴天,当我下车走到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前,望着巨大的几何形屋顶,由素净沉稳的清水混凝土与玻璃完美融合的建筑主体,我大受震撼,呆立良久,腿都忘了迈开。

再环顾远处的山川与田野,四周的樱树与浅水池,我开始有点明白了,什么叫“情感本位”的空间概念,什么叫建筑要注重和人与自然的内在关联。

(二)

而此番前去的和美术馆,当然也很好看,安藤的建筑理念贯穿始终,只是呈现上又有些许不同。

据说和美术馆的设计融入了传统岭南建筑文化(恕我眼拙加无知,看不出哪些细节有所体现,希望懂岭南建筑的人不吝指点一下),但在我看来,它还是更像一个当代艺术作品。

唯一有关中国文化的元素,恐怕就是整体方圆之间的对比了,天圆地方,圆满即“和”。

(三)

但这圆却也并非是单纯而是多样化的圆。

安藤乃是以散开的水波纹般的圆为灵感,令四层圆环重叠交织,逐渐地向上偏移并变形,一层比一层悬挑出去。

而这样的尝试,亦打破了他原先偏沉稳、偏力量感的风格,更具一种跃动感,这在他其他建筑里应该也是较少出现的。

(四)

与“圆”环叠层外观设计相呼应的,则是内部以DNA双螺旋楼梯为核心的五层中庭设计。

以双螺旋楼梯连接各层视线焦点,就在圆环构成的空间以外,多了一个富有张力、层次丰富的垂直和旋转空间。安藤称这个空间称为“巨大的圆筒”(我不禁想到了圆筒纸巾)。

而光线,就从这圆筒的顶端照射下来,投射于层层叠叠的楼梯,不同时间(太阳方位)、不同天气(光照强度)下,光影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五)

关于螺旋楼梯,这里想多说两句。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外围,也有相类似的楼梯,我那时还特地走过,因此这回并不感到如何惊奇。

不过和美术馆里的明显要更大,亦更壮观。尤其是坐在最底层的圆中央,仰望穹顶打下来的光,仿佛沐浴于神光之下,真会生出些许神圣感来。

可见安藤说设计灵感来自万神殿,还真不是吹。对光的追寻,也几乎贯穿了他所有的作品。

(六)

沿着双螺旋楼梯往上走,然后从上往下慢慢地参观各个展览空间,参照指示走,像拿着开挂地图走迷宫一样,不知不觉就游览了整个美术馆。

内部多用不同几何形状的柱子和墙,将空间不断进行分割,富于巧思与变化,但整体又无比统一和谐,非进去一游,不能领略其妙处。

每一层展厅的外圈都是落地玻璃,光线明亮通而透,被外立面的隔栅细细切分的条形光线,投射于地面,亦有变化多端的光影之美。

(七)

透过玻璃望向窗外,可一览与美术馆氛围格格不入的城市景观。再一对比,又会发现,高处俯瞰下的美术馆夹岸花园与水池,真是美不胜收。

这里的水景确实为建筑增加了许多亮点,不少美术馆或博物馆都会采取类似的景观设计。走上廊桥,穿过水域,看建筑倒映于水中,虚实相照,观赏的乐趣也会随之大为提升。

关于这一点,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是木心美术馆,整个看上去就像是水上的一座岛屿,与整个乌镇水乡的气质天然契合,无缝连接。

(八)

由于和美术馆周围没有设置围墙(据说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如果你能忘记来时路上所见到的城市景观,便也不会太觉得这里的草木与水有何突兀和造作之感。

而在外边看,开放式园林的景观,也令整座美术馆像是隐现在大腹木槿树、樱树与紫荆树之间。

而矗立于入口处的洛克西·潘的装置作品——Dendroids(树状体)系列的Ballast,其在水面的位置与角度,又正好呼应了整个园林设计,从任何角度欣赏,都觉得远近映衬,和谐统一。

 (九)

总的来说,光是欣赏安藤忠雄此一建筑,便已值回票价(更何况还有展)。

今天也主要是谈谈对于这座建筑的一些所见所感。

至于展览及其它感想,以及安藤忠雄先生一些言论对我个人的影响,限于篇幅,后续再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