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赖婚

 铭记心间 2021-12-02

    《民间故事》赖婚

        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顺德知府陈崇砥,被调任到河间府去做知府。陈崇砥从几个幕僚处得知,前任河间知府遗留下了很多比较棘手的案子,亟需自己来处理判决。

        陈崇砥知道,这些幕僚是在考验自己处理案件的能力,于是欣然接过成捆的卷宗,一本接一本的审阅剖决,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将近百份卷宗妥善处理完毕。幕僚见状,佩服不已。

        在这些案件之中,有一件非常奇葩的赖婚案,牵扯的时间最久,最难处理,陈崇砥最先解决了这件案子。

        话说河间有个富翁名叫郝延龄,他把女儿许配给了举人周敬止的儿子周公子。不久后周公子不幸去世,周敬止十分伤心,为了不耽误郝姑娘,他主动取消了儿子和郝家的婚约。

        郝延龄无奈只得答应退婚,又将女儿许配给了另一个举人周庆云的儿子周墨。不料几年后,周庆云病死,周家家道中落,周墨粗心大意,连缔结婚约的婚书也遗失了。

        到了两家约定结婚的好日子,周墨兴冲冲地带着队伍去郝家迎亲,郝延龄看见女婿来了,翻脸说:“我女儿许配的是周敬止家的公子,不是你这个穷小子。”表示拒绝让女儿出嫁,还派人将周墨和迎亲队伍给赶走了。

        如果说郝延龄不让女儿嫁给周墨是嫌贫爱富的话,他接下来的一番操作就无法理喻了。第二天,郝延龄将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让下人用马车送到了周敬止家,说是要让女儿给死去的周公子守节。

        周敬止当场拒绝,派人对郝延龄说:“我儿子已经去世,和你家的婚约也早已经取消,你怎么能让你女儿在我家居住?”然后他就让车夫把郝姑娘又拉回了郝家。

        郝延龄觉得这是周敬止看不起自己,勃然大怒,提笔写了一封诉状,直接告到了官府。在状词中,郝延龄撒谎说:周敬止的儿子没死,只是被强盗给掳走了,我女儿必须嫁到周家。

        周敬止依然不同意,说自己儿子的确早已去世,和郝家婚约也已经取消,没有理由再让郝姑娘嫁过来。两人各说各的理,互不相下,吵得不可开交,前任知府觉得不好处理,这件案子也就耽搁了下来。

        陈崇砥看了此案之后,认为郝延龄纯属嫌贫爱富,胡搅蛮缠,当堂做了如下判决:

        周敬止之子已死,也已经和郝姑娘退婚,两家恩义已绝,再无任何关系;周墨虽然遗失了婚书,但是有媒人可以做证,依然是郝姑娘合法的未婚夫,郝延龄不得因为他贫穷就悔婚,本府命你今天就将女儿送到周墨家中成亲。

        此外,郝延龄身为秀才,富甲一方,却诬告良人,扰乱公堂,让周家人和女儿为难,特革去秀才功名,略示薄惩,以儆效尤。

        这个判决一出,围观的人纷纷喝彩,周墨可以迎娶娇妻,喜不自胜;周敬止免于被纠缠,也安下心来:只有郝延龄偷鸡不成蚀把米,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羞愧地低下了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