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天然适合家庭医生

 中医知识圈 2021-12-02

中医天然适合家庭医生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笔者想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首先,中医的天然属性就是家庭医生,贴身服务。

张仲景在《伤寒论》这样介绍桂枝汤服法:……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桂枝汤的服法是很细腻的。每一服,医圣都是很计较的。医圣并没有认为自己的那一碗药进去,就石沉大海。他说,应该有效,可能第一碗有效,可能第二碗奏效,当然也可能第三碗有效……但是如果第二剂第三剂都没有效,就已经算是比较夸张的情况了。桂枝汤是伤寒论群方之首,它的服用方法对所有方子都是适用的,是真理性的,普适性的。

感冒初起都要“周时观之”,医馆做不到,住院没必要。中医天然就是在家庭一线发挥作用的。

其次,病初起的时候是比较容易治的。黄帝内经:“故善大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通过治小病防大病,家庭是健康最好的防线。家里人朝夕相处,非常了解。

再者,张仲景著述《伤寒杂病论》,起因是家族被疾病伤害;药王孙思邈则认为,“故养生之家,特须教子女学习此三卷妇人方,令其精晓,即于仓卒之秋,何忧畏也。”这里“三卷”指的是千金要方的妇人上、中、下三卷。药王认为中医妇科是家庭子女的必修课,并且这个必修课还是建立在直接对药物的使用上的(行医),而不仅仅停留在对药物的理解上(科普)。

最后,如果我们复盘家庭中医疗选择的过程,家人已经在承担医生部分职责:是用中医还是西医;是需要进医院还是停留在家中照料;是用成药,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是用医生建议的a方案,还是b方案……家庭层次已经无时不刻在进行诊疗活动。

视而不见,不如因势利导。

 

传承传统,砥砺进取

呼应家庭对中医的需求,就要遵循中医的法度,要让中医在家庭一线就开始发挥作用。中医要跟语文、数学一样,成为中国人的必修课。而中医书院适应民间对中医的广泛需求,在中医的普及和中医思维的提升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要整体提升中国人的基本中医素养。从小学生起就开始科普中医,并随着学习程度的深入设计进阶课程,贯穿小学到高中,直至大学,完成中医观念的植入。科普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而应该有实操,有实践。学以致用,百闻不如一见。最有效的科普不是背熟黄帝内经,而是头痛一针见效,感冒一碗即愈。

——要延续学医疗亲的传统。医学医疗毫无疑问是应该在家庭一线就开始发挥作用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大医都是因为亲人疾苦,转而发愤图强,研修经典,成就一番医学伟业。培养能实操、能治病的学子,是中医书院的一个着力点。在社会层次做培养,要注意遴选有资质,有悟性的学子,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利国利民。

——要跟医师管理系统衔接。民间有太多的自学成才的中医行走在灰色地带,亟需给他们一个快捷的认证通路。合符情理的做法,应该由中医部门、团体认证中医师,创造一套更加简便有效的认定办法。应该分步认定,比如针灸,应该有更加简便快捷安全的认证体系;或者干脆独立出来成为理疗,放生掉,别跟中医处方混一起了,搞得束手束脚。用药的认定,可以稳妥一些,但也不宜时限过长且范围局限。中医都是全科医生,优秀的人才大胆破格录取。中医书院系统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也不妨有计划、有步骤纳入认证范围。

——还要特别注意媒体甚至是新闻院校大学生的中医素养培养。媒体不能一味哗众取宠,而是应该了解什么是好的医学,要提供公众什么好的医学。要给媒体记者亲身体验,甚至亲自治疗的经验,要让他们理解中医的奥妙。新冠中医的作用,媒体展现得远远不够。

——要做好医案、中医论文的诠释、科普工作。时常看到西医的新闻,中医的新闻就不多。很多医案晦涩难懂,要写得更加科普。中医每天都在诞生奇迹,治愈高血压、高血糖,乃至肿瘤、癌症。这些是最好的科普。

总之,中医书院并不是中医学院教育的补充,恰好是在瓜分中医学院无用留下的空白市场。如果中医学院还不能学会怎么教出来有用的、会治病的学生,估计中医书院发展还要更上一层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