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免疫学基础课程作业(29)
2021-12-02 | 阅:  转:  |  分享 
  
免疫学基础课程作业_C一、单选题1.(4分)下列哪项阳性表明机体具有HBV的免疫保护作用A.HBsAg+B.HBcAb+C.HB
sAb+D.HBeAb+答案C解析第三十三章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2.(4分)对逆转录病毒特性的叙述,下列错误是A.球形,有包
膜B.基因组为单股RNA二聚体C.含有DNA依赖的RNA聚合酶D.复制通过DNA中间体E.病毒的DNA能整合于宿主
细胞的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第三十章第一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3.(4分)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内毒素B.外毒素C.
侵袭性酶D.荚膜E.菌毛答案A解析第十五章第四节奈瑟菌属4.(4分)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提法错误的是A.为革兰阳性
球菌B.耐盐性强C.引起化脓性病变较局限D.不易产生耐药性E.可在血平板上形成透明溶血环答案D解析第十五章第一节葡
萄球菌属5.(4分)目前认为与鼻咽癌病因有关的病毒主要是A.巨细胞病毒B.麻疹病毒C.鼻病毒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E.EB病毒答案E解析第三十六章第二节EB病毒6.(4分)下列方法中,不能灭活HBV的是A.煮沸100℃10minB.
高压蒸汽灭菌法C.0.5%过氧乙酸浸泡D.75%酒精浸泡E.5%次氯酸钠浸泡答案D解析第三十三章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7.
(4分)肠道杆菌中有胞内寄生特点的是A.大肠杆菌B.痢疾杆菌C.伤寒杆菌D.克雷伯菌E.变形杆菌答案C解析第十
六章第三节沙门氏杆菌8.(4分)多种细胞均能合成补体,产生补体的主要细胞是A.肝细胞和巨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
.红细胞答案A解析第三章第一节补体系统的组成9.(4分)疫苗接种后,最先产生的抗体是A.IgAB.IgGC.IgE
D.IgME.IgD答案D解析第二章第三节各类Ig特性与功能10.(4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通过同性或
异性间的性行为B.输入带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或骨髓移植,人工授精,静脉药瘾者共用污染HIV的注射器和针头等C.消化道
传播D.母婴传播答案C解析第三十章第一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1.(4分)细菌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A.基本结构B.特
殊结构C.分解代谢产物D.侵袭力和毒素E.侵入机体的部位答案D解析第十四章第二节细菌的致病性12.(4分)破伤风的紧急
预防应注射A.类毒素B.抗毒素C.抗生素D.干扰素E.丙种球蛋白答案B解析第十八章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13.(
4分)检查可疑肉毒毒素中毒患者,首先应采集的标本是A.患者的尿液B.伤口渗出物C.患者脑脊液D.患者吃剩的食物E
.患者血液答案D解析第十八章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14.(4分)培养真菌的最适酸碱度是A.pH1.0~3.0B.pH4.0
~6.0C.pH7.2~7.6D.pH7.8~8.0E.pH8.2~8.6答案B解析第二十六章第一节生物学性状15.(
4分)替代途径的C5转化酶A.C4b2bB.C4b2b3bC.C3bBbD.C3bnBb答案D解析第三章第二节补体
系统的激活与调节16.(4分)免疫复合物所致基底膜损伤主要由那种物质引起A.溶酶体酶B.淋巴毒素C.链激酶D.溶血
素答案A解析第七章第三节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17.(4分)下列属于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A.新生儿溶血B.药物过敏
性休克C.系统性红斑狼疮D.接触性皮炎答案A解析第七章第二节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18.(4分)初次体液免疫应
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A.IgGB.IgAC.IgED.IgME.IgD答案D解析第六章第二节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
疫应答阶段19.(4分)半抗原A.只具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B.只具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C.具有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
D.无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答案A解析第一章第一节抗原的概念和特性20.(4分)细菌外毒素叙述错误的是A.由活的革兰氏阳性细
菌释放至细菌体外B.化学组成为磷脂一多糖一蛋白质复合物C.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破坏D.毒性作用强,各种外毒素有选择
作用,引起特殊病变,不引起宿主发热反应答案B解析第十四章第二节细菌的致病性二、判断题1.(4分)肺炎链球菌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有荚
膜菌株才能引起人致病答案正确解析第十五章第三节肺炎链球菌2.(4分)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肯定能够激活补体C1答案错误解析第三章
第二节补体系统的激活与调节3.(4分)正常菌群释放的外毒素等物质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保持活跃状态,是非特异免疫功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答案错误解析第六章第一节概述4.(4分)核糖体是细菌胞浆中唯一的细胞器答案正确解析第十章第二节细菌的结构5.(4分)目前临床将TCR-、mlg-CD56-、CD16+淋巴细胞鉴定为NK细胞答案错误
献花(0)
+1
(本文系云中书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