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雪波讲述80年代丨允许诗人发疯,允许诗人倒立看世界

 置身于宁静 2021-12-02

梁雪波:1973年生。1990年开始写作,曾组建民间诗歌社团,主编校园油印文学刊物多期。近年来主要写作诗歌、评论、随笔等,作品发表于《钟山》《作家》《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诗江南》《诗建设》《诗刊》《非非》等,被收入多种诗歌选本。出版有诗集《午夜的断刀》。曾获江苏青年诗人双年奖、金陵文学奖等。现居南京,供职于某出版社。

「 梁雪波讲述80年代」

“允许诗人发疯,允许诗人倒立看世界”

梁雪波说,他并不属于80年代的诗人,但是那个年代的诗歌,给他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

上初中的时候,梁雪波开始接触到“朦胧诗”,知道了北岛、舒婷、顾城等诗人。只有十四岁的他,写下了平生第一首诗。说起第一首诗,他用“幼稚”来形容,却记忆犹新:那是一首以“小船”为意象的诗歌,很年轻、很清纯的一首诗。

真正有意识地开始诗歌写作,是1989年从县城到淮阴市(即现在的淮安市)读书,那时梁雪波担任学校文学社社长的工作,主编社团文学刊物,组织文学讲座,忙得不亦乐乎。1993年工作后,随着环境的变化,他有过一段时间“暂停”写作,从事过互联网产品销售、媒体记者、书店经理等多种职业。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之后再回归诗歌,使他的写作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引起诗歌界的广泛关注,成为70后代表诗人之一。

作为深受80年代影响的诗人,梁雪波认为,“80年代”是一个贫乏与激情、压制与反抗、遮蔽与突进冲撞共生的时代,是一笔重要的精神遗产。为此他曾写过一篇文章《异端的锋芒:80年代诗歌精神》,对80年代的诗歌发展流变进行总结和阐述。平时他也会留意与80年代诗歌有关的回忆文章,而这些年与一些成名于80年代的诗人有了进一步的接触之后,又使那个遥远的年代仿佛变得可感可触。

谈起80年代诗歌,大多数人都会说那是一个黄金时代。梁雪波用三个词进行总结:异端、先锋、狂飙突进。

*结束,国门打开,各类型作品被大量引进,年轻人学习模仿他们,颠覆以往的美学风格。在短时间内造成强有力的冲击力,也造就了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

何以称之为“黄金时代”?梁雪波说了两个小故事。

1986年,四川成都举办了一次星星诗会,邀请了北岛、顾城等几位诗人,大学生将会场围得水泄不通,现场气氛很是激烈,甚至在演讲中还发生了争执。朗诵完了很多现场的观众拿着诗集、本子让他们签名,汹涌而上,桌子都被推翻,几个被邀请的诗人吓坏了,有人跑掉了,顾城只能躲在桌子底下,大学生的钢笔就戳在北岛的身上,问顾城去哪里了。其实条件很简陋,但是大家激情澎湃。

8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有一位诗人叫宋琳,他当时是华师大夏雨诗社的社长,毛尖把宋琳当作自己的偶像。毛尖在随笔里说,2000年之后,宋琳又回到华师大,他感到极为失望,因为宋琳从学校前门走到后门只花了十来分钟的时间。而在80年代,宋琳从前门到后门是要“跋涉”一个上午的,因为路上不断地被同学拦住,请他签名,跟他聊诗。80年代,一个写诗的学生,在校园里就是被狂热崇拜的大众偶像。

梁雪波说,80年代,中国有太多的诗人。在空中丢一块砖头下去,可能就会砸到两位诗人。

那个时候贫富差距没有这么大,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没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大家就把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不少年轻人选择了写诗。

发表过《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梁小斌,曾经是合肥制药厂的工人,工资每个月50块钱。那时候他写诗给《诗刊》,发表了一组,后来也因为发表的这组作品,他去北京参加诗会,结识了不少诗歌界的名人,在当时的合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诗刊》发表一首诗当时的稿费也是50元左右,相当于一个月工资。他盘算着,一个月写十首诗,就算发表五首,那也比一个月工资高太多了。回来后他就不想上班,而当时都是公有制企业,没有那么容易辞职。

不让辞职,他就请病假,然后跟朋友写诗,聊诗,到处玩。假期超过了还不回来,厂长开始催他,最后没办法就把他开除了。但他的人生就因为写诗而改写了。

经历过80年代的那批作家和诗人,在当时的处境并不好,生活状态也不理想。他们有的在单位上班,工资不高,工作枯燥,还有一些待业青年“不务正业”,整天写写诗,打打架,喝喝酒,到处蹿。

西川那时在学院任教,家里经常莫名其妙来一些诗人,问他是不是叫西川,西川回答是,然后他们就住在家里,一住可能就是好几天。有些人,西川不认识,就会掏出一张条子,上面写着我是哪位诗人介绍来的,就像介绍信一样。

他们没钱,不被社会认可,有时候甚至还有公安盯着他们。当时诗歌刊物只要不是官方出版的,都属于非法出版,随时都有被抓去坐牢的可能。

梁雪波说,在80年代,印刷民间刊物其实很危险,那些诗人也非常小心。印刷厂不敢印,就找朋友找关系,印好晚上偷偷把他们运出来,甚至这边刚印完,第二天印刷厂可能就出事了。

梁雪波介绍,90年代以后,尤其是90年至92年,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原来80年代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依然有惯性的延续,而全面的物质化倾向还没有出现,他恰恰在那个时期开始自觉地写诗。

海子之死对他震撼很大。在海子自杀之前,梁雪波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位诗人,海子自杀事件给整个诗坛带来极大的震动,当时几乎所有的缅怀文章,梁雪波都找来看了,同时,海子所有的诗集,也都第一时间买来阅读。

那时候梁雪波的创作热情高涨,经常是彻夜不眠,宿舍熄灯后,甚至点着蜡烛读书、写诗。在他看来,海子不仅有才华,更主要的是他对诗歌的虔诚和执着,有一种圣徒般的炽热与纯粹,这种精神令梁雪波震撼、感动。

如今的梁雪波说,其实海子的生活一点也不传奇,他的死和他的个人生活有更大的关系。海子毕业后,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也就20岁。因为他喜欢诗,所以每节课会留几分钟跟同学读诗。有一次他问学生,你们喜欢谁的诗,有一个女孩站起来说,我喜欢海子的诗。那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海子”这个笔名,这个女孩后来就成为海子的初恋女友。

海子后来也谈过几次恋爱,但是都没有持久,而初恋对海子的影响最大,也是导致他死亡的原因之一。

梁雪波曾在一篇诗学随笔中写到:“应该允许诗人发疯,允许诗人倒立看世界。”他说,诗人的思维方式、感受方式、表达方式往往与众不同。从一个社会对待诗人的态度可以看出出它的文明开放的程度。现在回过头来看,正是一些在当时不被社会兼容的思想异端、美学异端造就了80年代诗歌的辉煌。那是一个不太看重物质,比较注重精神的时代。才华、精神和浪漫气息,更为迫切地被大家需要和看重。当下的诗歌整体成就虽然已超过80年代,但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依然会怀念,也许只是怀念那个特殊时代的精神氛围,被大家深情追忆并不断重述它的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