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发奋读书?这些古诗词是最好的答案

 江南荷叶 2021-12-02

读书很重要,那读书为什么重要呢?因此从古至今能够成就事业的人,基本上没有不读书的。赵匡胤和李煜向来被对比,前者是一个武将,后者是以为诗人。实际上,赵匡胤虽然以武功闻名于世,他也是很爱读书的。赵匡胤还在柴荣手下做事的时候,每次行军打仗都会带着一大车箱子,有人向柴荣举报赵匡胤中饱私囊。结果打开赵匡胤的箱子,柴荣发现都是书籍。柴荣哈哈大笑说,大将冲锋陷阵读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当年东吴名将吕蒙读书之后才得到重用,怎么能说军人读书就没有用呢?赵匡胤尚且如此,普通人有什么理由不读书呢?实际上,很多文人都把读书的好处写在了古诗词里面,今天就来一起欣赏。

劝学诗作者: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集大成者,无论是表扬还是贬低,他都是中国思想史上没有办法绕过去的人物。他的这首诗写于公元1196年,此时朱熹正在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人生易老,学问难成,所以必须爱惜光阴。没等池塘生春草的梦中醒来,阶前的梧桐树叶已经在秋风中沙沙作响。全诗通过青春易逝、季节变换迅速来描写时光转瞬即逝,告诫年轻人应该珍惜时间。尤其是第一句告诉后人,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努力刻苦学习,这首诗是朱熹讲学时候所作,必然是对自己的学生说的。

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保存到今天的将近一万首。这首诗是诗人陆游写给小儿子陆聿的,希望他能够明白读书的道理。诗的前两句总结了古人做学问的艰难,指出做学问没有捷径——要从年轻的时候培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后两句在前两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仅仅读书好不行,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能称得上是有学问的人。而有学问的人,才能成为栋梁之才。

白鹿洞作者: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刻苦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金子那样珍贵。如果不是道人和我开玩笑,我还在追寻周公孔子的脚步。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是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不管时代怎么变迁,学习知识没有捷径,只能一点一点的累积,想要有成绩,就要十分珍惜时间。

劝学作者: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石头只有通过击打才能迸出火花,不击打连烟也不会冒。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就应该刻苦努力,一个人难道能永远是少年?我们每天面的浩瀚的信息,但只有那些你真正掌握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你在实际生活中用到的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掌握知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摆脱未启蒙的少年状态,才是读书的最大好处。

媒体来源:超哥爱侃球V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