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品读06:西周的浪漫烽火,竟成王朝覆灭的导火索

 千言无万语 2021-12-02
如果真的让人回忆周朝留下的故事,最出名的,当然是武王伐纣那段。
 
往后推,周公的故事,可能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才可以。
 
再继续,就到了东西周分界线的那个故事:烽火戏诸侯。
 
这段轶事,算是促进周朝走向末路的一个关键性事件。至于是不是决定性事件,我不知道。
 
翻读《史记》的时候,看到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许多,既有对周幽王这段爱情故事的惋惜,也有对于八百年兴周的哀叹。
 
 
 
一、爱情或许就是命中注定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
 
这段话,我觉得放在褒姒身上,是最为应景的。
 
历史这玩意,我曾经说过,是极难界定所谓的正确与否,只能选择相信与否。
 
褒姒的故事,也是如此。
 
周厉王不讲武德,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让一个小宫女怀孕。
 
小宫女担心出事,就把生下的女婴抛弃在野外,被正好逃难的夫妇给救走。
 
后来褒国得罪了周朝,就把本国的一个美女进献给周幽王,这个美女,就是那个当初被救下的下女婴。
 
因为生在褒国,取名——褒姒。
 
后面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
 
周幽王独宠褒姒,想废掉原来的王后及太子,又加上自己的作死行为,导致老丈人带着犬戎进门,把自己坑死了。
 
这段故事,确实具有玄幻色彩,哪些是真是假,不是那么容易判别。
 
褒姒的出生,不一定真的那么复杂。不过,她应该是褒国人,也应该是被褒国当成赔罪的礼物进献给周幽王。
 
这么说来,其实褒姒最开始的命运也不算很好。
 


能够吸引到周幽王,说明这个妹子姿色不错;能够被进献出来,说明她的命运不能自己做主。
 
假如,褒国没有得罪周朝,褒姒没有来到幽王身边。有没有可能,她的结局会更加悲惨?
 
而对于幽王,看到自己的宠爱的女人一直没有笑,从而找各种办法让她去开心,貌似没错。
 
男人嘛,让自己爱的人开心,是没错。
 
而错的,就是身份,是具体行为,是环境影响!
 
人是社会型动物,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不是你想怎样就可以。哪怕贵为一国之王,也并非那么随性。
 
何况,随性的行为,又是国之重器。
 
浪漫的爱情告白,也就变成了昏君行为。
 
 
 
二、幽王的婚姻到底咋回事?
 
幽王上台时的周朝已经有衰落的迹象了,之前还发生过周王远征楚国被淹死、某任太子差点被干掉的事情。
 
不过,那时在诸侯中,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
 
不然也就不会发生褒国害怕周朝报复,以及烽火能够召集诸侯的事情。
 
只是,很不幸,他上台之后,正好碰到各种自然灾害。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人,还是比较尊重玄学,加上一帮阴谋家暗戳戳地煽风点火,幽王上位之后,就是面对一个困难模式。
 
这时能够当好守成之主就不错了。至于中兴之主?这种难度略高。也不能强加到幽王头上。
 
性格方面呢,这哥们性格确实较为随性。其他的本事如何,很难界定。因为《史记》没有记载。
 
重用的大臣石父,就是电视剧里面的典型奸臣模板,朝野上下不是很爽。
 
自己呢,又特别感性。看到褒姒漂亮,就独宠这妹子。
 
本来嘛,我想的是,他娶的王后是申侯之女,通过后来的事情,应该可以发现申侯的势力很大。
 
说明幽王还是有两把刷子吧……
 


前后文对照之后,我猜想,是不是幽王的老爹给他安排了这门亲事,属于包办婚姻的典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幽王的爷爷是周厉王,就是那个打开“潘多拉盒子”的人。他当朝的时候,性格暴戾,结果民众造反了。
 
厉王的儿子,当时被一个大臣藏起来了;这位大臣为了让造反军消气,就把自己儿子贡献出来。
 
后来,这个被藏起来的太子即位,就是周宣王,也是周幽王的老爹。
 
周宣王从出生开始,就正好遇见了这么劲爆的剧情,估计心里也是虚得很,没有安全感。
 
那就想办法加强安全感嘛,怎么加?拉外援。
 
拉外援的方式,要么就是功名利禄,要么就是联姻加强关系。
 
周宣王这招我觉得也算没问题,至于外戚势力啥的,当时也没来及考虑那么远,先把儿子王位稳定下来再说。
 
 
 
三、褒姒到底在想什么?
 
王位慢慢稳定之后,幽王对于王后那一家子,估计属于“相敬如宾”:各玩各的,别打扰。
 
对于申侯和王后而言,无论大王如何胡闹,反正让王后生的嫡长子,太子宜臼即位,那就可以。
 
幽王没有什么搞头了,那就好好培养下一代就完了嘛。
 
可是,命运总是像一个爱捣蛋的老头,总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褒姒,来了!
 
对大王而言,身边有几个漂亮妹子,这很正常。
 
大王宠爱漂亮妹子,这也很正常。
 
作为王后及其家族,如果这点肚量都没有,那这个王朝的权力,到底在哪里,就是个大问题。
 
褒姒能够生下儿子,说明王后比《甄嬛传》里的那几位姐姐好无数倍了。
 
当然了,也说不准中间有什么曲折……
 
不过,作为高冷女神褒姒,能够在进献到幽王面前,快速获宠,诞下王子,甚至让大王想要废后废储。
 
我觉得,褒姒妹妹,应该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清心寡欲”吧!
 
我不知道彼时的进献制度如何。但是一个小国,进献的美女,能够快速出现在大王面前,中间会有多少程序?
 
周朝,可是一个非常非常注重礼法的王朝啊!
 
这里有没有什么操作呢?难说。
 
被大王看到之后,独特的颜值,吸引大王,这就不说了。
 
但能够留住大王的心,可不仅仅是靠长得漂亮就完了。
 


什么天下第一美女,其实更多的是营销噱头。
 
以幽王的德行,之前他接触的美女还算少吗?有多少不是新鲜感一过就完了。
 
褒姒能够让他沉迷,或者说,一个女人,能够让强权的男人为他沉迷,可不仅仅是靠脸蛋。
 
更多的,是在于心计。
 
寻开心,能够寻到烽火上;恰好就是等待着,等待着,等着勤王大军来到,褒姒笑得开心。
 
幽王一看,嘿,管用!那就是继续试一试。
 
怎么联想到这种操作上?谁提醒的?中间漫长的等待过程发生了什么?褒姒因为这个发笑了,后面还屡试不爽?
 
要么,就是褒姒的脑壳和常人不同;要么,她的脑壳真的和常人大不同!
 
真相如何,不得而知,历史的烟云,不过在众口之中了。
 
 
 
四、烽火过后的废墟到底有什么?
 
历史上,把周朝分为东西周,就是以烽火戏诸侯这个时间作为引子。
 
犬戎攻入周朝国都,抢劫了一番才离开。
 
之后,诸侯奉幽王的儿子,也就是申侯的外孙宜臼即位,史称周平王。
 
由于周朝国都已经成为废墟,平王迁都到了洛邑。这个地方后来还有一个名字,洛阳。
 
这番操作下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诸侯看到,“天子”也不过如此。
 
后来有个叫孟子的大哥,说过这样一句话: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幽王对待那些诸侯,召之即来,完全就是为了耍开心,这就是赤果果的打脸了。
 
当王能够到这种程度,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如此一来,诸侯对于天子,对于周朝统治核心,可谓是离心离德。
 
没有什么能够值得怀念,也没有什么值得畏惧。
 
留给那些野心诸侯的,只有一句话:天下之大任吾行!
 
至此以后,中国的历史书上,给这样的时期,加上了这样的定义:战国。
 
平王之后的东周,基本上进入了剧烈的诸侯混战时期。
 
如果说,西周时代,诸侯之间还要照顾点什么颜面,周朝发话进行战争调和可能还有用的话。
 
到了东周时代,只有手中的刀剑,才是道理。
 
至于王命?呵呵,那啥玩意?
 
平王即位五十一年,算是长寿代表。不过,很可惜,根据之前的在幽王时代的表现,决定了这孩子确实也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
 
加上外公家的势力“辅佐”,算不上窝囊,也和傀儡差别不大。
 
另外一个影响,当时没有看出来,但是500年之后,就能看到这件事的影响了:
 
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这里的襄公,指的是秦襄公。就是从这一代开始,本来在西边穷山恶水的“秦伯”开始进入诸侯行列。
 
其原因,无外乎是当时申侯招来犬戎,结果发现请神容易送神难。
 
这帮野蛮人到处搞事情,可是诸侯就是作壁上观:反正打不到我这来。
 


只有当时的秦伯带兵勤王,因为有功,所以被封为诸侯。也是这一代开始,秦国的大佬,可以称为“公”,而非之前的“伯”。
 
其实,这个封赏,实际的意义不是很大,没有啥奖金物资之类的,就是给了一个名衔。
 
然后,再画了一张特别大的饼:
 
看到西边那些地没有?全是你的!不过,那里现在有戎狄,你得先干掉他们。打下他们一座城,你的地盘就多一座城;打下十座城,你的地盘就多十座城!
 
这个饼太大了,看起来虽然空,却很有效果。
 
普通人看到之后,可能觉得这是假大空;但历史告诉我们,有时候,要的就是这张饼。
 
因为,在这之前,有一个前提:正统性!
 
不管当时周朝如何没落,至少,普天之下,它还是公认的权威机构。
 
被封为诸侯,被指定了大范围的封地,那就是你的。
 
有时候,对于很多有能力的人来说,暂时不能完全打破规则,又要强大自己的情况下,要的,就是这个名衔。
 
毕竟,名利,名利,能够自古至今蛊惑人心,也是有其独特魅力的。
 
秦国这帮大佬吃下了这张饼,之后十数代国君,心里都存有一份念头:扩疆!扩疆!
 
秦人好战,除了后来的商鞅变法外,从老祖宗开始,就是这个传统。
 
直到,后来出现了一个叫“嬴驷”的人,他的目光,开始瞄准东方。他的后代秦庄襄王,以吕不韦挂帅,带兵灭掉东周。
 
先人救周于危难而得位,后人因势而灭周。
 
真的让人唏嘘。
 
更神奇的是,秦国(不是秦人)的第一代先祖秦非子,就是创立秦国根据地的第一人,是那一代申侯的女婿。
 
秦非子之后五代,秦襄公又去解决彼时申侯惹下的滔天麻烦。
 
这,恐怕就是历史的独特魅力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