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一名自杀干预师”

 昵称zWojhGnh 2021-12-02

“每一个危机行为的背后,都是对生命的绝望。

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而是指爱心的渴求,

赤身、寒冷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

无家可归并不单指要一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遗弃。”

——德兰修女





2012年3月18日,博主走饭的微博永远定格了。
 
临走前,她留下一条遗言: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不幸的是,在全网关注下实施的救援,还是晚了一步。
 
走饭走后,她的微博成了一个现象级树洞,数百万网友在下面留言。
 
不求有回应,但求一诉衷肠。
 
甚至,在今年7月27日,还有人留下了“自杀计划”:
 
“明天就去买刀子,我还是......扛不过去啊!”

“阿饭,我已经离不开这个病了......期待每一次能得到关注......”


“我经历过被丢弃,被家暴,被校园暴力......好想有份力量和支持。”
 

     
原来,当一个人打算“诀别”人间时,很可能会留下蛛丝马迹。
 
也许是倾诉的话语,
也许是自杀意图的表露。
 
可统一归结为自杀的“预告”。
 
海子说,“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如果是提前“走”呢?
 
也应该要对着“空谷”喊一声,不管有没有回音。
 
而专门捕捉这种“空谷回响”,并向他们伸出手的人,有个神圣的名字,叫“自杀干预师”。
 



“你不卖给我,我就从8楼跳下去。”
 
“你不要拦我了,拦我是没用的,这不是我第一次想死了。”
 
“上次吃药没有成功,就想着换个方法。”
 
武纲在电商平台工作,但他不卖货,而是与“死神”抢人。
 
抢在这类“自杀预告”付诸实践之前。
 
对他来说,订单背后所隐藏的焦虑、绝望、呼救信号,比起订单本身要重要无数倍。
 
自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决绝的,悄无声息的,不带有一丝生的渴望。
 
这种完全无法干预。
 
另一种还带着求生欲,在生与死之间徘徊。
 
他们带着某种期盼,给陌生人留下自杀的信号。
 
武纲团队要做的,就是在平台上捕捉这种“信号”,进行安抚。
 
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重视,感受到生的呼唤。
 
拖延时间的同时,联合政府部门做出干预。
 
曾有人质疑这种干预行为:
 
“这也太讨厌了,连死都不让了,这不是逼死人太甚吗?”

          
恰恰相反,一个人如果执意要死,不可能拦得住。
 
因为死亡的方式多到超出你的想象。
 
而自杀干预师的存在,不过是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引导他们看见活着的美好。
 
有人说,这是社会的进步,因为有人不顾业绩,愿意聆听生命本质的声音。

 
有人说,他们“卖的不是货,是温暖”。
 

     
从这个角度看,自杀干预师难道不是天使一般的存在?
 




 
抑郁患者最致命的一点是,明明病得很重,但全世界都以为你在矫情。
 
他人不仅不肯停下来,聆听你的绝望和脆弱。
 
还要埋怨,“事怎么这么多。”
 
好像人人都是“百毒不侵”的模样。
 
“我活不下去了。”
              
2019年12月的一天,客服璐璐收到这么一条信息。
 
通过聊天才知道,对方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觉得“生活好累”、“所有人都在嫌弃我”,于是想买安眠药自杀。
              
璐璐只好说,安眠药没货了。
 
没想到小女孩马上想到另一出,她威胁说:
 
“如果你们不能发货的话,那我只能一会儿跳楼去了。我不想自杀未遂,这么高,应该能死吧?”
 
璐璐意识到,小女孩轻生的念头很强烈。
 
于是一边把问题反馈到阿里安全,一边安抚她的情绪。
 
“你看12月这么美好,
有初雪、有新年的钟声、
有倒计时后的烟花,
我们都要在12月里好好过啊。”
线上劝解的同时,线下援救也在同时进行。
 
凌晨,民警终于找到小女孩的家。
 
那时,小女孩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而父母一无所知。
 
毕竟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无足轻重的。
 
人,敏感有时,奔溃有时,累积得多了,就是死亡的讯息。

幸运的是,这些讯息不再被漠视。




当然,有些人的“自杀预警”是很残酷的,不仅仅是说“我想死了”,而是“正在死去”。
 
“抑郁研究所”有一个很极端的案例。
 
在“患者群”里,有一个患者,一边感叹“活着好难!我好想死啊”,一边在手上划出数十道伤口。
              
工作人员老吴在聊天中,知道了对方的症结所在。
 
原来,对方从小被家暴,
大学时被孤立,
工作时常常为上司背锅......
 
无人理解、关心自己,让她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但她心里还是存有一丝念想。
 
而老吴的倾听,无疑满足了她的期待。
 
听完后,老吴没有给出安慰,而是建议说:
 
“每周花两分钟记录一段积极的经历,
整理自己过往作品,
闲时更新自己的简历并浏览一些招聘机会,
试着多向信任的人聊自己的一些状况获取更多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临近深渊的人,单单是鼓励、加油,有时作用不大。
 
如果能让他们产生活下去的理由,才能从源头上根治。
 
果然,患者的注意力转移了。
 
她对老吴说,“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你,过段时间我会去试试你说的方法。”


 

很多人自杀,是一种“冲动型”自杀。
 
这意味着,只要度过“危险期”,他们可能不会再自寻短见。
 
看过一个非常有感触的故事片段。
 
有一个干预师,给一个想不开的女孩留言说,“我给你买一束向日葵。”
 
因为向日葵代表着阳光。
 
女孩一开始拒绝说,“姐姐,我真的不会养。”
 
收到向日葵后,女孩先是说,“姐姐你怎么还给我买向日葵,我都说不要了。”
 
但话头一转,马上又问,“姐姐我拿什么东西去养它呀?”
 
两天后,女孩的心房慢慢打开了,看见了向日葵正在绽放的美。
 
她对干预师说,“姐姐你好好工作,我会好好学习的。”
 
原来,一时的过激、痛苦是可以被分担,被“细化”的。
 
相当于一个缓冲。
 
糟糕的情绪得到疏导。
 
而厌世者是“藏不住”秘密的,只要稍加询问,或关心,他们就会和盘托出,就差提醒对方:
 
“我想自杀,你快点拦住我吧?”
“告诉我一个不自杀的理由吧?”
 
因为他们无法自我劝解,无法自己打开心结,但自杀干预师可以,拉他们一把,救他们一命。
 
 


 
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全球自杀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二十人自杀未遂。
 
“自杀,已成为15至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因。”
 
人终归是情绪性动物,一心求死的念头也会受到动摇。
 
德兰修女说:
 
“每一个危机行为的背后,都是对生命的绝望。
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而是指爱心的渴求,
赤身、寒冷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
无家可归并不单指要一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遗弃。”
 
这提醒了我们,不要用傲慢的姿态去看待别人的脆弱,因为你未曾经历别人的痛楚。
 
我们能做的,是保持敬畏,保持聆听,而这种态度,往往能给人以力量。
 
就像某个树洞工作人员所说,“倾听本身,就是在干预他们自杀自残。”
 
从这个角度看,人人皆是“自杀干预师”。
 
看见别人的悲欢,
看见别人的孤独和绝望。
做一个倾听者,消解他们对活着的不安。
让他们看见包容,得到慰藉,得到理解。

并由衷地感到,活在这人间,并非是孤立无援。
 
这就是干预轻生者最有效的良药。
 
而这一点,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

点个“在看”吧,提醒自己,没有谁是一个座孤岛。
 
 
参考资料:
1、2020.1.6《电商平台的自杀干预师,挽救了上千条生命》
https://mp.weixin.qq.com/s/mp_0pY_6zqyqveiVulxSJg
2、2020.1.16《AI拦截自杀:“生命是最大的伦理”》
https://mp.weixin.qq.com/s/cuES5mXMyNrAUUbfTU169g


哈喽,我是卓绝。
自从开通问答以来,
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来信,
大家有各种各种的困惑。
这些来信,我们会尽可能回复。

除了免费咨询,
大家也可以加卓绝的私人微信。
在这里,你可以把他当树洞,
也可以关注他的朋友圈,
会不定期更新一些有趣,有获得,有见地的内容。
快来和我们玩耍吧。

猛戳二维码

和我做朋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