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4日,节目《杭州和事佬》最新一期播出。 我简单概括下这期节目的内容。 24岁女孩洛洛意外身亡,公司人道主义赔偿6万元。 起初,她父母同意并签字。 3天后,她父母反悔了,要求公司再赔偿35万元。 目的是用来给儿子买房。 当公司了解到洛洛生前的一系列事情后, 决定请媒体曝光, 并拒绝赔偿。 当事情曝光后,网友怒了。 洛洛不就是“现实版樊胜美 ”吗? 我想告诉你的是,洛洛比樊胜美还要惨。 这一悲剧背后,矛头直指洛洛的父母。 更丧心病狂的是, 他们在女儿离世后, 由于工作能力强,公司很器重她,原本打算让她做一个新项目。 可新项目还没上,她就出事了。 
2019年10月17日凌晨。 洛洛因心情不好,到钱塘江散步。 不料,悲剧发生了。 遇到涨潮,她被江水卷走了。 警方称:从监控判断,洛洛不属于自杀,属于意外。 也是从这时起,事情开始走向魔幻。 事后,洛洛父母悲伤之余,还多次暗示公司赔钱。 甚至提出让同事捐款。 出于人道主义,公司和其家人协商下,赔了6万元抚恤金。 
白纸黑字画押,作为凭证。 
没想到,3天后,洛洛父母再一次找上门,这次索赔35万元。 公司负责人表示: “公司为洛洛购买了保险, 保险公司赔的钱也将给洛洛父母, 但对方还是不依不饶。” 他们来公司门口大闹,甚至发短信威胁公司负责人。 “你这边不出来好好谈, 我会一直在杭州, 每天去你公司, 反正女儿都没了, 我俩夫妻死也死在你单位里, 说到做到, 对我来说活着反正也没有意义了。” 
好好谈?确定不是赤裸裸的敲诈? 洛洛发生意外,非在工作时间,也非执行工作任务。 所以不属于「工伤」。 按法律来说,不应该赔偿,但人道主义补偿是可以的。 我觉得够仁义至尽了,毕竟公司不是慈善机构。 那为何家属还要闹? 在调解视频中,公司负责人咬牙说了一句话: “以前我对洛洛的家人充满同情, 现在我不想同情了。 他们配不上洛洛!” 这不是危言耸听。 他们想要的只是钱,而不是还女儿以公道! 
在视频中有这样一幕。 这时,洛洛母亲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 “人家一条生命都没有了, 我的心头肉我的女儿, 就值6万块钱吗?” 
生命无价,不止6万块钱。但你有把女儿的命当命吗? 口口声声说是你的心头肉, 来, 看看这对父母有多疼爱女儿。 母亲要买最新款手机,旧手机给洛洛用。 从2019年开始,父亲不断伸手要钱,一来就是一两万。 洛洛的朋友说:“如果她只有7000元,父亲会把7000全都要了。” 就连洛洛死后,父母多次提出要公司赔钱给儿子买房。 
生前是“提款机”,一人赚钱全家不愁; 死后是赔偿金,要榨干最后一滴血。 洛洛父亲还说: “我从小就教她独立, 什么事情都是她自己做的, 我们关系相处的很好。” 好到什么程度呢? 两人没什么联系,连电话号码都没有。 
当被问及洛洛是做什么工作,在哪里,收入怎样。 父母一概含糊不清,只有对月薪一万非常清楚。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心头肉”? 更讽刺的是,他们在向陈述索赔理由时,句句不离钱。 重点强调把女儿培养这么大,需要多少钱。 女儿在公司3年,为公司做了多大贡献。 而且他们认为, 是公司给女儿带来很大工作压力, 才导致悲剧发生。 
但洛洛生前三个月的考勤表显示: 7月0小时加班, 8月2小时, 9月7小时。 《劳动法》规定,每月加班时长不超过36小时。 也就是说,洛洛的加班强度没有超标。 不过最后涉事公司还是给其家人赔了16万。 那洛洛的家庭呢? 他们完全没有责任吗? 当问到家庭是否会给她带来压力,父母矢口否认。 即使那么多“证据”摆在面前,他们依然坚称不知情。 事实是,洛洛曾拼命挣扎,向他们“求救”,可换来了什么? 变本加厉的“剥削”, 和愈加严重的抑郁。 她不被看见,不被理解,直到告别这个世界。 
朋友劝她:“实在不行就报警吧。” “报警有什么用?” 
不敢想象,究竟是怎样的“敲诈”,以至于言语之间,全是无奈。 她的微博,一一记录着家庭给她带来的“苦楚”。 “我从来都不是独立惯了的孩子, 从小到大父母陪伴太少, 以前不需要, 现在更不需要, 迟来的亲情只会让我觉得是负担。”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格外吸引人去爱, 他们在爱里自由自在, 也能在被爱中爱别人, 很可惜,我不是。” 
“亲情于我而言真的只是负担, 就让我做一个薄情寡义的婊子。” 
“我倒宁愿花钱买断亲情,从此两不相欠。” 
那样决绝又绝望的话语,令人触目惊心。 可没有人懂。 也没人看见。 “总是不确定是否有被爱着, 因而决心亲手撕破爱。” 
一次次被家人忽略,不理解后,她慢慢走向极端。 “我每天都不快乐,还要被斥责'你为什么这么悲观’。” 
甚至曾自杀过2次。 “割过腕,也吞过药了。 折磨过自己也折磨过身边的人。” “如果有一个按钮可以让人毫无痛苦死去, 我会毫不犹豫按下去。” 
慢慢地,抑郁“缠”上她。 “隔壁桌在讨论抑郁症, 我感觉突然掉进寒潭, 在她们的笑声中往下沉。” 
《我有一只叫抑郁症的黑狗》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 “它就那样出现了,不分场合,没有来由。” 也许我们不明白被“黑狗”咬住不放的感受; 不懂对一切都失去感觉的滋味; 无法体会世界一片黑暗的绝望。 她也曾向家人“求救”。 洛洛弟弟跟母亲说:“姐姐心情不好,情绪低落。” 母亲回复说: “叫她以后千万不要这样, 你说还有你和爸妈。 都是最亲的人。” 但凡多关心、安慰女儿一句,她可能就会好受些。 可是你什么都没做,任由她继续消沉。 洛洛的朋友说:“之前她是一个很乐观积极的女孩。” 
这个乐观的女孩,最终沦为“生财工具”。 没有快乐,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出生在“吸血鬼”的原生家庭,是洛洛最大的不幸。 她得不到关爱,也得不到认可。 于她而言, 家人不是归宿, 而是致命的“无底洞”。 她一直在付出,家人一直在索取。 原生家庭之所以会伤人,源于没有足够的自由与爱。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们应当回报。 但这种回报,不是毫无底线、永无止境。 要知道,比回报更可贵的东西,那便是对生命的尊重。 正如纪伯伦所说: “孩子其实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求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而生, 却并非从你们而来。”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她不是父母实现愿望的工具,更不是被敲诈的“筹码”。 在“洛洛事件”中, 我们看到没人性的父母, 逃不出“牢笼”的洛洛。 还有万恶的“重男轻女”腐朽思想。 冥冥之中,好像女孩注定要成为“牺牲品”。 她的命运里,写满付出和容忍。 洛洛不是第一个悲剧,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希望每一个“洛洛”都记得,原生家庭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父母给不了你一切,更掌控不了你一生。 但你可以,靠自己去得到想要的一切, 学会拒绝, 树立界限, 对无止境的索取说“不”, 让自己拥有选择的能力。 不断学习,不断成长,逼自己变大变强。 前方充满荆棘,但只要你愿意,命运依然掌握在你手里,一切都还不晚。 观察者网 《24岁女孩被江水卷走,父母索要公司赔款为儿买房》https://zx.sina.cn/n/2021-01-27/zx-ikftpnny2200207.d.html?sinawapsharesource=newsapp&wm=3200b站 《杭州和事佬》现实版樊胜美?花季少女在钱塘江殒命,父母索要赔款为弟弟买房?(第一集)现实版樊胜美?花季少女在钱塘江殒命,父母索要赔款为弟弟买房?(第二集)现实版樊胜美?花季少女在钱塘江殒命,父母索要赔款为弟弟买房?(第三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