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茂名张护士,被持续跟踪了两年之久。 如今有孕在身,情绪却一度崩溃,不敢出门,甚至出现了幻觉。 日复一日,躲不掉,逃不开,还求助无门。 终于,她忍无可忍,决定公开控诉这段噩梦。 7月17日,她在网上首度发声: “我无法用语言形容自己的心情,我朋友和家人都已经看不下去了。联系对方父母,他们却说不是她父母。” 这件事情,要从一场车祸说起。 2019年,女子黄某因车祸入院。 她在住院期间,主要由张护士看护。 等出院后,她多次表示喜欢张护士。 张护士以为她只是一时兴起,不予理会。 谁知道,她得寸进尺。 张护士不理她,她就想方设法跟踪。 所谓“跟踪”,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光明正大。 张护士在前,她跟后,几乎平行走。 
对着张护士家门口的监控比心。 
在手上画红心,然后伸到摄像头前。 
亲吻猫眼。 
发张护士的照片到微博,对其表白。 “遇见你,很喜欢。” “给你留下我最真挚的心,我不怕你恨我,我怕你不够恨我,姐姐加油。” 

在张护士家楼下拉小提琴。 
以张护士的名义拿快递,盗取护士服。 
为了摆脱跟踪,张护士多次搬家,但每次都能被黄某找到,并搬到隔壁住。 她甚至还在社交平台上跟网友炫耀: “她的婚纱照我有128张,她的背影照我有368张,她小学初中高中的照片我也有。” 
2年时间里,张护士从结婚到怀孕,她步步紧逼。 张护士说:“已经拉黑了她100多个电话。她希望我能跟她一起吃饭、聊天、看电影、一起睡觉,她想认识我身边的朋友,还想让我老公也娶了她……” 看到这,我感觉后背发凉。 张护士多次试着和她谈,也无济于事。 今年5月,黄某被送去治疗精神医院治疗过一段时间。 可出院后,她变本加厉。 直至最近,张护士母亲忍不住在网上发文怒斥。 “我走遍茂南区所有相关部门,他们也很努力帮我调解,但黄某家人还是敷衍了事。” “谁能帮帮我们善良的一家?” 
言语之间,尽是哀求。 他们找过黄某的父母,她父母却说: “孩子只是喜欢张护士,并不会对她进行伤害,让她不要害怕。” 张护士网上发声求助后,黄某也进行了回应。 “还需要活着,过程很痛苦,但不再跟你是我确实能去做的。” 
尽管她精神不太正常,但卖惨挺有一套。 纵观她2年来的所言所行,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总会把“跟踪狂”和劫财劫色联系在一起。 但事实上,有些跟踪狂,他们“以爱之名”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在跟踪狂的世界里,别人一个眼神,一点善意,他统统理解为“爱意”。 一旦接收到“爱意”信号,他便开始幻想和受害者的未来。 完全脱离现实,但他固执认为那是真实存在的,继而对受害者做出一些致命举动。 
有人会觉得,这种行为只会在高颜值人群中发生。 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跟踪狂,也可能成为受害者。 跟踪,即一个人对另一人的有害或过分关注。 诱因多样,或因感情破裂,或是心理有问题,或是报复,或是对某个人妄想迷恋。 如今,“跟踪现象”正日渐成风。 安全专家兼前探员达伦·莫顿表示: “在全球范围内,有57%女性及46%男性,都曾被跟踪过。” 换言之,跟踪狂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2018年12月,有一则视频走红网络,名为《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男子就在书店苦等50来天》。 视频中,孙先生自述: “在书店和一个女孩对视10秒后,一见钟情,断定女生就是'今生所爱’。” 
可惜再抬头时,女生不见了,他很后悔没要联系方式。 为了找到女生,他在书店整整蹲了50天。 期间,他专门做了宣传单,到地铁、街边等地方分发。 为了寻找女孩,他辞掉工作,没钱就去跟亲戚朋友借。 有人劝他去工作,他说: “工作能挣几个钱?你工作为了什么?赚钱为了什么?你为了养家糊口,你家都没有呢,养谁去?” 
寻找50天未果,他决定起诉寻人。 在《民事起诉状》中,他写道: “姑娘消失不见,好像失去了什么一样。之后明白了,那是可能失去了一生所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一定时间内找不到姑娘,选择做一个失去灵魂的肉体躯壳,像个活死人般终其一生,忍受命运对我开的玩笑。” 
除了斥责女生不露面,他还提出两个要求: 一、请法院向女生发出公告,要求其出庭与他对峙。 二、希望女生赔他精神补偿费。 
看完他的“控诉”,我不寒而栗。 这哪是爱,明明就是变态! 好在,法院没有受理他的请求。 可他并没有因此死心。 他表示:“这个方法不行就想下一个。” 
不料,几天后,他的“痴情人设”翻车。 有网友爆料,“他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有目的在固定地方蹲守妹子,寻找下手对象。” 
自始至终,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却偏执地认为这是“两情相悦”。 丁香医生对此表示:“这种在临床上被称为钟情妄想症。” 受害者的一举一动,他都认为是在向自己示爱。 为了达到自己的幻想,无所不用其极。 轻则跟踪,重则暴力袭击。 
有人会好奇,他们为何会成为“跟踪狂”? 上文跟踪张护士的黄某,她曾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 病因复杂,但遗传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黄某的病是否由遗传所致,我们无从得知。 但张护士曾透露这样一个信息。 她多次联系黄某家人,他们都拒绝出面处理。 或是潦草回复: “孩子没病,她自己的事,我们不管。” 张护士让他们带黄某去检查精神问题,反被辱骂一顿。 等张护士报警时,他们就说:“我孩子有病。” 黄某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但没多久,她父母就去接回来。 张护士丈夫表示,“我跟她哥哥聊过,还有她爸爸,都不管她。” 任由黄某为所欲为,她家人毫无歉意,也没任何表示。 难道黄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困扰吗? 知道,但她控制不住自己。 
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病态的依赖”。 这种“依赖”,可能和车祸脱不了关系。 由于家人对她爱理不理,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缺爱”。 而车祸后,是最需要关爱的时候。 张护士刚好出现了,给她无微不至的照顾。 好不容易“被爱”一回,她会条件反射去紧紧抓住。 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依赖。 再加上她有精神障碍,分不清现实和幻想。 最终,造就了一个“跟踪狂”。 
除了“有病型”跟踪狂,还有“依恋型”的。 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于两性关系中。 比如在一起多年的恋人、夫妻。 他需要从对方身上获取安全感,得以使这段关系保持平衡。 当关系一破裂,他会瞬间失衡。 这时,他亟需去追随对方,试图修复关系,寻回平衡感。 如果对方不领情,他会异常愤怒。 即使不被劫财劫色,她们也会承受着“看不见的痛苦”。 一如张护士。 她陷入害怕和恐惧,之前打算备孕时,却被医生告知:精神压力过大,不适应怀孕。 她很无奈地说:“为什么她可以大摇大摆,而我走在路上就得畏畏缩缩?好像有错的人是我。” 可她明明什么都没做错。 是黄某以爱之名,行变态之事。 
更让人揪心的是,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张护士”被困于恐惧之中。 那么,如果被跟踪,有办法脱险吗? 有。 我有以下3条建议: 1、明确表达拒绝。 有一个关于“跟踪”的调查,其中跟踪者最疑惑的是: “如果她不想我烦她,她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而是在躲我。” 所以,当终止关系时,一定要明确表达清楚态度,不能有半点含糊。 你的含糊,可能会被他视为“希望”。 但如果是患有钟情妄想症的跟踪者,不要给出任何形式的回应! 书店“痴情男”最后还是没有找到女生。 因为那个女生从未回应,也不理会。 等时间一久,他便会放弃。 2、保留证据。 跟踪狂有时会在社交平台给你发信息,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删除。 但在这种情况下,先别急着删,因为它可以作为证据。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记录下跟踪狂出现时间、地点、次数以及举动,方便日后警察取证。 3、注意人身安全。 如果确定自己已被跟踪,尽量避免单独出行,并在包里放一些防身器具,随身携带报警器。 及时更换手机号和社交账号,告知亲友你的行踪,随时保持联系。 加强家中的安保系统,减少独处时间。 白天,跟踪狂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穿梭在人流中,无法分辨。 但天黑后,他会伺机而动。 你在明,他在暗。 无法及时捕捉他的动态,我们只能提高防范意识,早点察觉,早点远离。 不要等到经历过“亡羊”,才想到“补牢”。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将后悔莫及。 希望大家帮忙“转发”出去,提醒身边的女性朋友们: 要保持警惕,并学会识人、辨人,才能平安地度过这一生。 参考资料: 《女患者疯狂示爱!女护士崩溃发声》 htps://mp.weixin.qq.com/s/HeNsDq0Vcva87QIOKOwXQw 《女患者表白女护士被拒2年疯狂跟踪;不堪骚扰,女子拉黑100多个电话:“在等处理结果”》 https:///MgqLu 《这项犯罪总被忽视:女子受此威胁8年情绪失常,最终辞职改名》https://mp.weixin.qq.com/s/tHsAnkUl7nrDJpO7hXBLY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