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didas 300亿大订单,被这家鞋厂拒绝了!

 cpu001 2021-12-02

图片

综合来源:今周刊(台)


今天(12月1日),据台湾今周刊报道:

2019年底,全球运动鞋代工业耳语纷飞,「台湾的清禄,居然敢向adidas说不!」

「是的,清禄在2019年9月,决定结束与adidas集团长久以来的合作关系。」从未接受过媒体採访的苏清禄长子、现任清禄鞋业董事长苏姜雄,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向《今周刊》证实了这项震撼业界的事件。

「NIKE、adidas和代工厂之间的利润很固定,NIKE给代工厂8%的利润,adidas大约只有5到6%。」一位在超大型代工鞋厂有超过40年资历的顾问,一言道出了品牌与运动鞋代工厂之间,长期以来「不能说的祕密」。

「不要小看这2到3%的差距,因为真正赚钱与否,往往就是在这2到3%。」这位资深顾问解释,品牌对代工厂的利润空间掌握得非常精准,无论是8%或是5%,都是「毛巾拧到乾」之后的计算。

2016年,adidas换上新执行长,来自德国化工大厂汉高(Henkel)集团执行长的卡斯帕(Kasper Rørsted)翩然跨进运动鞋业。这位从化工黏著剂产业空降运动鞋业的大将,对代工厂的利润勒得更紧,连清禄都吃不消。

「再这样下去,只会被欺负,赚不了钱。」苏姜雄回忆,他从2017年开始和adidas展开谈判,分析自己的利润结构,也试图调整生产模式,前后整整谈了2年,没有共识,最后,只有走向「分手」一途。

「代工厂是有价值的,我们必须要求合理利润!」做了这个重大决定2年之后的今天,苏姜雄已经能平静地说这件事,他知道这绝对不是一件没有风险的决策,甚至可能会有强大后座力,他必须做好所有准备。

最好的准备,就是技术。

商场翻滚数10年,苏姜雄当然知道只有技术领先才是最好的保障。他一挥手,切断了和adidas数十年的合作关系,也等于向每年300多亿元的adidas集团订单说再见,占当时清禄营收足足一半之多。

所幸NIKE订单持续涌入,且不断成长,如今清禄的营收虽然还没有回到过去的高点,但因为拥有合理利润,盈馀已经与之前相当。

如今清禄在全球有近10万名员工,年产近1亿双鞋,9成以上以NIKE订单为主,站稳一线代工大厂地位。

清禄鞋业是创办人苏清禄1959年创立,最早是向南亚塑胶採买塑胶皮开始制鞋,几年之内,员工数从10人扩充到上百人。到了70年代,规模已是可以承接国际品牌代工订单的工厂,2010年后,规模更已横跨中国、越南、印尼,成了全球员工数超过8万人、年产能超过8000万双运动鞋的大厂,甚至是NIKE、adidas等品牌不可或缺的代工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