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中阳:校准业绩持续增长的方向——从指标解码到战略定位

 新用户39306hBz 2021-12-03

(11月26日沈阳国际软件园SISP总裁沙龙第1期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悄然又是岁末。

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明年的经营计划暨指标分解堪称年关“第一难”。

君不见:一方面,指标总是测不准、扯不清、落不下;另一方面,解码难免讨价还价、内耗不断甚至事与愿违。

直线增长模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已从不确定时代,被裹挟着进入高度不确定的“乌卡时代”。

风靡一时的“战略解码”正面临空前挑战。所谓通过可视化的系列方法,在各层级分解战略指标与任务并使战略落地,这种“解码”在方法论上凸显简单粗暴。更重要的是,它与战略地图一样,其底层逻辑就是经营业绩的直线增长,并在各维度、各层级之间分解和宣贯。

如果靠指标测算和任务分解就能搞好企业,那么数学和语文老师的“二人转”最有优势。

要学习方法,更要掌握方法论;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否则,难免邯郸学步,甚至本末倒置而适得其反。

在我20年的咨询生涯中,有两家长期客户印象至深。他们发展道路和业绩表现迥异,相信有助于大家校准业绩持续增长的方向。

案例之一:业内黄埔军校,从再创辉煌到一蹶不振

珠三角某制造业家族企业已有30年历史,在业内有“黄埔军校”之称。但进入本世纪后,业绩徘徊在2亿元上下,人才流失现象日益突出,且不少竞争对手后来居上,企业运营压力山大。

2002年,我们推动该企业在业内率先实行事业部制,并配之以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方案。不同产品事业部之间相互竞争、平等交易,企业对物流供应链则实行统一采购、资源共享。

2003-2006年,企业实现总营收和净利润的同步“翻两番”,分别达到8亿元和0.8亿元。

随着企业跨地域投资、产业链经营格局逐步形成,2008年,我们为该企业制订战略定位引领下的转型升级系统方案,并实行公司统一战略管控下的区域化经营模式。随后三年时间,企业总营收和净利润分别攀升至12亿元和1.2亿元。

不料想,2013年“画风”骤变。该企业引入某营销咨询机构,为配合公司上市计划,提出“百年企业、百亿企业”的战略目标。最为关键的是,在“双铁三角”创新机制的配套下,公司对各业务单元强行予以指标解码、任务宣贯。

“重压之下,必有莽夫”。

为避免被通告、降薪乃至免职等处分,各业务单元纷纷放松合同付款条件、加大原料及半成品库存,力争十年内实现“百亿”目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013年,企业总营收创历史新高达13.4亿元,盈利水平却直线暴跌、乃至基本“躺平”。

相比利润骤降,弄虚作假、内耗冲突导致的人心涣散才更可怕。

焦头烂额之下,2015年开始,该企业又全面引入“教练技术”。改变员工心智容易,公司业绩却毫无起色。但至今“教练运动”持之以恒,因为教练谆谆教导:如果与业绩、利润挂钩,那就俗了。

相信“相信”的力量,这算是一种执念吧?

案例之二:北控水务集团,从零到一再到世界第一

5年前,国际水务情报(GWI)发布“全球水务50强”榜单,按BOT/BOO项目(污)水处理量计算,雄霸榜首的不是威立雅、苏伊士等跨国巨头,而是名不见经传的一家中国企业——北控水务。

从2001年凭1000万元起步的前身四川中科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成)算起,15年内北控水务创造了全球水业的一大奇迹:按权益折算的污水日处理量达812.5万吨,实际控制规模超过3000万吨。

中科成创立之初,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为第一大股东,但未达绝对控股地位,如此形成的“混改机制”独具优势。当时公司不过“十来个人七八条枪”,竟聘请我做常年管理顾问。

除了帮助规范公司治理、培育企业文化,我的工作重点就是鼓励企业保持战略聚焦,坚守城市污水处理领域。

2006年底公司总部搬到成都之后,“吃着麻辣烫、打着小麻将”的享乐思想开始蔓延,更重要的是战略思路发生“飘移”,市场拓展出现滑坡。

2007年夏,中科成正式委托我们咨询团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在调研诊断基础上,我们制订出以下资源战略整合方案:第一,确立战略定位,致力于“领先的污水处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二,深化组织变革,按价值链设立相应事业部,业务决策权下放;第三,建立透明的薪酬制度和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机制。

自此,企业踏踏实实搞污水,一心一意做环保。2008年,公司BOT/TOT中标水量同比增幅一举超过600%。

面对高歌猛进的城市水务投资领域,2008年春,著名的红筹股北京控股通过壳公司增发配股,将业内黑马中科成纳入囊中。由此,北控水务(HK00371)横空出世,同时中物院功成身退。

资产重组催生北控水务后,管理整合成为当务之急。作为多年合作伙伴,我们首先完成了统一薪酬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工作;然后搭建集团化管控平台,支撑企业走向“领先的综合水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令人惊讶的是,北京控股并没有走“管人、管事、管资产”的老路,对北控水务的经营班子(含财务总监)保持不变,在主业投资、经营管理等方面高度授权。

2011年夏,中国企业联合会颁发“2010年度全国管理咨询优秀案例奖”,本人担纲的北控水务集团“战略管理咨询项目”荣誉入选。

值得一提的是,北控水务年度经营计划中的业绩指标,在本质上只是指导和预测性的,内部不会为此讨价还价。原因就是凭借内部市场化基础上的竞争机制,业绩实际完成情况与奖惩直接挂钩、分段计算,大家力争上游即可。

2013年,北控水务新增水量一举超过600万吨/日,这更是干出来、而非压出来的。随后年度增量规模有所下滑,主要是公司侧重资产结构调整和业务战略转型。

2016年,位列全球污水处理第一、综合水务前三的北控水务,提出了新的战略定位:领先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水生态环境治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不难看出,“北控水务现象”的底层逻辑,恰恰在于不是依靠指标解码,而是动态确立战略定位和资源系统整合。

转型升级:超越战略解码的六大要诀

从营销定位到战略定位,理论上的一小步,成就实践中的一大步。

在长期理论探索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本人战略定位的理论体系日益成熟,对其核心要点可概括为:

重塑一个初心:企业愿景;

澄清两大本质:产业本质、商业本质;

抓住三大规律:产业边界动态扩张,商业形态有序升级,竞争地位持续跃迁。

第一,重塑一个初心。

“全国人民学华为”,榜样当之无愧。

华为之“成功秘籍”众说纷纭:“基本法”、业务领先战略、研发流程管理,以及“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员工虚拟持股制度等等。

上述认识可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本质上都属于瞎子摸象。

请看华为官网: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源代码”竟昭告天下。但遗憾的是,包括华为内部都鲜有能予以深刻解读的。

首先,企业使命与愿景,在本质上是一回事。

华为的使命,就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华为的愿景,就是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初心/使命是起点、手段,愿景是终点和结果。

其次,使命就是存在的价值,愿景则是践行使命、使得服务客户和奉献社会所达到并分享的理想状态。

愿景不是远景,必须关注客户价值、体现客户理想状态。所有“做大最强”“受人尊重”等表述,都属于封闭和自嗨;不仅千篇一律、难以分解,而且动力无法长久。试问,跻身“世界500强”后,发展动力又何在?

最后,华为的战略定位清晰、准确。

战略定位是动态的,包含三大维度:产业边界为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商业形态为提供商,而竞争地位则是全球领先。

第二,澄清产业本质。

所谓产业本质,不是你的专业技术特征,而是客户价值主张,是消费者本质和深层次的需求。

餐饮业的本质何在?是能量提供和维持,否则会饿死人。

辟谷也可以解决问题,当然需要阳光和空气。

海底捞你为什么学不会?餐饮业之转型升级,就是从满足温饱到享受尊重。

海底捞为什么风光不再?餐饮业之转型升级2.0版,是从营养健康到社交休闲。

疫情蔓延近两年来,视频会议大行其道,大家的工作习惯和沟通方式迅速改变。

请看龙头企业ZOOM官网:

作为一家致力为用户提供移动化、云端化视频协作体验的技术服务提供商,将移动协作系统、多方云视频交互系统、在线会议系统三者进行无缝融合,为用户打造出便捷易用的一站式交互视频技术服务平台。

看明白没有?视频会议只是一种产品,而客户“刚需”和产业本质在于“远程协作”,包括需要远程协作的教育、医疗、抗震救灾或防洪消防,乃至军事活动。

产品会不断迭代更新,而产业则生生不息。

第三,澄清商业本质。

什么是商业本质,什么是商业模式?什么是商业模式创新?

我们说:

商业本质就是提供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

商业模式就是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把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模式(效能)做到极致。

如何提炼商业本质?就是抓住不同商业形态所构成的商业模式。

什么是商业形态?就是企业在产业(链)上得以存在的组织形态和类型。

大家都知道,在近十年的“世界500强”中,沃尔玛超市有九年霸榜。

鲜有人了解,在近十年的“全球富豪榜”中,沃尔顿家族有九年登顶。

沃尔玛为将“零售商”做到极致,坚持“赢在硬件投入的起跑线上”。

要实现“让老百姓买得起富人用的东西”之企业愿景,如果既不能拼命压榨供应商、也不是以次充好玩猫腻,那就只能将“进销存管理”和“供应链效率”做到极致。

为此,沃尔玛超前推行计算机管理,信息化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军方。

为此,沃尔玛率先采用POS机,建立EDI系统;1987年耗资4亿美元,委托休斯公司发射了全球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从此,其遍布全球的终端店、配送中心,进入了大数据传输和智能化管理时代。

尽管在电商时代慢了半拍,沃尔玛依然基业长青。

有什么样的商业形态,就有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你是什么身份,就决定着你有什么样的特点偏好和谋生手段。

第四,抓住产业边界动态扩张规律。

“二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本田宗一郎意识到交通工具的巨大社会需求,将淘汰的军用微型发动机安装在自行车上。

物美价廉的“机器脚踏车”成了爆款,开了大半辈子自行车铺的老爸乐不可支。次年,本田开始生产真正意义上的摩托车,并迅速崛起为全球老大。

1959年,本田不顾冷嘲热讽进军“四个轮子”的汽车制造业;跻身全球五大汽车厂商后不进反退,转而在船舶(发动机)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有意思的是,2015年底,第一架本田私人飞机正式交付客户。这种“空中出租车”载客7人,不仅速度快、噪音低和油耗少,而且空间布局更为合理。两年后,HondaJet出货量在小型私人喷气式飞机领域一举夺冠。

摩托车、汽车、船舶到私人飞机,随着产业边界的持续有序扩张,本田成为海、陆、空全覆盖的“个人交通工具提供商”。

当今最大的“风口”非人工智能莫属。

早在2000年,本田全球首款具备人类双足行走能力的类人型机器人阿西莫(ASIMO) 便诞生了。其身体自由度(类似人体关节)数量,由第一代的26个、第二代的34个,逐步发展到第三代的57个。它端茶倒水不成问题,玩儿起“剪刀石头布”等小游戏堪称高手,甚至曾和来访的奥巴马总统踢过足球。

人们期待着ASIMO真正变成家庭好帮手,比如照顾老弱病残,甚至用于消防救灾等行动。

本田之所以能在智能机器人领域走在前列,正是“梦想驱动”的产业边界扩张——提供个人交通解决方案。

对中小企业而言,一定要保持聚焦、专注;做强做大、特别是进入行业第一阵营之后,一定要动态、有序地拓宽产业边界。

在此意义上,多元化与专业化之争不过是个“伪命题”。

第五,抓住商业形态有序升级规律。

商业形态(Business Pattern)概念来自商业流通领域,是指商业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经营组织类型(简称“业态”),主要包括零售商和批发商;零售商又分为百货商店、购物中心、超市、杂货铺、连锁店甚至网店等形式,它们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没有本质区别。

我们将商业形态概念延伸、提高到产业高度:指企业在产业中的组织类型和在产业链上的存在形态

在房地产行业,按价值链顺序涵盖的商业形态是:投资商、开发商、设计商、承建商、销售代理商和物业管理服务商等。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商业形态包括加工商、制造商、提供商、零售商和运营商等。商业形态不同,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随之而异;前者为道,后者为术。

简而言之,加工商赚的是加工费(如富士康),制造商赚的是产品利润(如格力),提供商挣的是产业链利润(如苹果);而零售商的盈利来自供应链效率(如京东),运营商及平台企业则依靠垄断取利。

商业形态的有序升级规律,就是从加工商、制造商到提供商,从提供产品、服务到提供解决方案。

比如,汽车厂商最初是靠产品配置和性价比盈利,后来转向配套服务(含金融支持)。对滴滴而言,凭借智能定位、实时约车和移动支付,提供的是“出行解决方案”。

两年前,丰田宣布新的战略定位: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竞争对手不再是BBA等汽车巨头。

第六、抓住竞争地位持续跃迁规律。

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以竞争战略成名,并坚持“低成本、差异化和聚焦”三大策略放之四海而皆准。

实际上,处于跟随、维持地位的企业,缺乏行业影响力,必须将有限资源配置到价值链关键环节。因此,低成本、聚焦几乎是其必选的竞争策略,以突出区域化市场、差异化产品和中低端客户。

作为业内领先企业,难免社会责任大、运营成本高,不可能走低成本和聚焦路线,何况打价格战还会“掉价”。需要在抑制“大企业病”的同时,跳出低层次竞争陷阱,积极开拓新的事业领域、进军国际市场;需要整合行业资源、控制产业链关键环节,谋求战略联盟才是其优势所在。当然,还不能主动犯错以给跟随者留下机会。

从市场占有率出发(注意不可教条),我们将竞争地位划分为以下六大类:控制地位、主导地位、领先地位、优势地位、维持地位、挣扎地位。

在网络时代,“赢家通吃”特点明显,主要原因在于边际生产成本趋零、用户体验凸显。但“一家独霸”不仅妨碍市场竞争效率,而且违背产业生态规律,导致垄断者自身丧失动力和压力。

小企业讲竞争,大企业重合作。从竞争到合作,正是从优秀到卓越的必由之路。

各位:

细节决定成败,败了可以卷土重来;战略决定生死存亡------

方向对了,事半功倍;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错了,努力就是犯罪。

诗曰——

定位定力抵抗力,转型升级靠导航;

三维坐标九宫格,战略定位定方向;

领导力加执行力,方向不对真可怕;

战略规划四部曲,先有定位再解码。

最后提醒大家,转型升级首先要在思维方式上实现“四大转变”:

从关注指标到把握趋势,从竞争方法到发展方向,产品竞争到产业经营,从热衷策略到学习战略。

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