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参败毒散:咳门第一神方(含音频)

 为什么73 2021-12-03
欢迎走进中医的世界,我是无疾。上次课我们讲了治疗外感发热的两张重要方子,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也讲了遇到小的风寒、风热邪气,有哪些中成药可以用。如果这些邪气就此被赶走了,当然再好不过。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得法,或者正气太过虚弱,最终邪气没有从体表赶走,而是进一步深入到肺脏了,会怎么样呢?

邪气进到肺脏,最常见到的表现就是咳嗽。回想、体会一下自己咳嗽的过程,肚子一绷劲,气往上一顶,从嘴巴里咳出来。你觉得通过这个动作,身体想干嘛?很明显,是在努力把邪气咳出去。

肺脏轻盈通透,最怕有邪气来捣乱,影响气的运行。所以,不管是寒邪、热邪,还是痰湿、气滞,一旦大规模进到肺脏,肺都会通过咳嗽,努力把这些邪气给赶出去。不过,咳嗽的滋味可不好受,时间一长还会耗气。那面对咳嗽,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张治咳嗽的小方子,人参败毒散。

一 人参败毒散的应用场景

人参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证: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并皆治之。
组方:柴胡 甘草 桔梗 人参 川芎  茯苓 枳壳 前胡 羌活 独活 此十味各等分。另加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

败毒散,是临床上治疗外感咳嗽一个很好用的小方子出处是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这个惠民和剂局,是宋代一个官办的药事机构,专门负责制药和卖药。《局方》呢,就是这家机构出版的,官方认定的药方书,有点像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我们后面要学的不少方子,比如二陈汤、四君子汤、逍遥散、藿香正气散,都是《局方》的方子,到今天仍然非常好用。接下我们就看一下,败毒散这张方子,能治哪些问题。

原书上写的症状比较多,有点乱,简单整理一下:外感风寒之后,出现的恶寒发热,头疼、身疼,脖子僵硬,鼻塞干呕,以及咳嗽。听到这些症状,你会想起什么?有没有觉得,和我们上次课讲的一张方子,有点像?对了,就是麻黄汤。

同样都是恶寒、发热,都是头疼、身疼。因为它们背后的机理是一样的,有寒邪袭表。不过,麻黄汤有明确的要求,一定是没有汗,才能用。说明寒邪的势力一定很大,把毛孔闭得死死的。而败毒散没有这方面的要求。说明虽然败毒散也能解表寒,但寒邪的性质,比起麻黄汤来,要弱一些既然寒邪的势力弱,要解表,就不需要用麻黄那么猛的药;相应的,换成柴胡,羌活、独活这些通常力度的发散解表药,就可以了。

另外,败毒散有个雅号,叫“咳门第一神方”,说明它治外感咳嗽的效果很好。而咳嗽这件事,我们刚刚讲过,是邪气从表入里的过程中,一个最常见的表现。败毒散里,用桔梗、前胡,配上枳壳,组成了一个调理肺气,降逆止咳的经典药对。临床上,经常会以这三个药为基础,稍作加减,来调治各种类型的咳嗽。

最后,败毒散的名字前面,带着一个药,叫人参败毒散。这和通常的解表药就有一点区别,说明它在解表的同时,还有扶助正气的作用。对那些气虚外感的人,会更适合。比如我们课程一开始,讲到的小红同学,每年感冒12次,每次感冒1个月。外感非常频繁,就是因为体内的正气不足。这时候,在解表的同时,就需要配合人参来扶助正气了。实际上,我们给小红同学用的,也正是这张人参败毒散。

总结一下,败毒散的应用场景,有三个要点:风寒外感,咳嗽,气虚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人参败毒散这张方子,是如何实现这些治疗作用了。

二 组成与方义

这张方子一共十味药,可以分成几组来认识。

第一组,柴胡、羌活、独活柴胡我们讲中药的时候详细讲过,但当时突出的,是关于柴胡能补肝气的作用。说它那个“字形的走势,弯曲是为了伸直,很有木气的特点,所以能帮助肝,疏解气的郁滞。而现在要讲的,是柴胡的另外一个作用,解表。

柴胡解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擅长解决身体两侧的问题,包括风寒侵袭头的两侧,出现的偏头疼;以及影响体内气的运行,出现胸胁两侧的胀满。而这些位置,从脏腑的角度看,主要都和肝胆有关。这样再看柴胡解表的作用,其实它是先鼓舞体内不足的肝气,让肝气有力量赶走身体两侧的邪气。这个作用的机理,和桂枝扶助卫气,其实有点相似。

再说羌活、独活。这两个药,我们在中药部分没有讲,因为它们在临床上用的机会不是特别多。现在涉及到,我们简单提一下就行。首先从大类上看,羌活、独活可以认为和荆芥、防风一样,都属于比较温和的辛温解表药。再看它俩身上的闪光点,最突出的就是善于燥湿。能散风寒,又能燥湿,所以这两个药,还经常被用来治疗那些风寒湿邪引起的腰疼、腿疼、关节疼之类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两个药本身燥湿的特点明显,所以败毒散解表,对那种风寒夹杂着湿邪的情况,会特别适合。如果一个人身上本来湿气就比较盛,再感受风寒邪气的时候,也会比较适合。如果还是和麻黄汤做个对照的话,这里羌活、独活的作用,会有点类似于麻黄,是解表散寒的主药。所以这两个药,也是全方的君药。

不过,羌独活这种燥湿的作用,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如果一个人阴分本来就不够,再去大力燥湿的话,精血、津液就会被消耗的更厉害了。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熬夜是家常便饭,思虑是谋生手段,以至于精血不足的现象,相当普遍。所以,无疾在临床用败毒散的时候,经常会羌活、独活换成两个更温和的解表药,荆芥、防风,用起来会更踏实一些。好,继续第二组药:桔梗、枳壳、前胡

这三个药,在中药部分都讲过,是治咳嗽很经典的一个小药对,我们看一下。首先,要治咳嗽,一定得把气往下降才行。因为咳嗽本身,就是一个气往上逆的过程。要降肺气,我们学过杏仁、前胡、苏子,这里用的是前胡。因为前胡除了能降气止咳,还有不错的化痰作用。而咳嗽的时候,往往是伴随有痰的。所以,如果只用一个药来降肺气,止咳化痰,我们一般会首选前胡。那枳壳在里面,是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枳壳最擅长消心下痞满。如果胃那个地方堵住了,我们就可以用枳壳来消散。但咳嗽的时候,为什么用枳壳呢?

你想,当我们把上逆的肺气往下降,我们在哪最容易遇到阻力呢?在肺脏的下面,人体最中间的位置,是胃。也就是说,如果要让肺气下行,胃是必经之路。而当一个人感受外邪,正气忙着与外邪交争的时候,脾胃的气,是最容易被征调去前线,帮着打仗的

所以,感冒的时候,我们的食欲一般都不是太好;在胃这里,也就最容易形成积滞。枳壳的作用,刚好是可以相对和缓的,把胃的积滞疏散开;从而让肺气通降的过程,更加顺畅。同时,脾胃出现积滞,往往是形成痰的重要原因。所以枳壳还兼有一定的化痰作用。

再看桔梗。我们前面讲理气药的时候,详细讲过。我们说,桔梗的作用,主要是两点:往上冲,然后泻。在败毒散这张方子里,以及许多治咳嗽的方子里,都能看到桔梗。但咳嗽本身就是气往上逆,为什么还要用向上升提的桔梗呢?这就要说到中医治咳的思路了。

咳嗽的时候,我们当然希望尽快把上逆的肺气给按下来。但我们知道,肺气本身,也是有生命的。如果我们只是一个劲的往下按,得到的效果往往是不太好的。就像使劲往下按一头牛,牛就会向上顶你的手。与其这样对着干,还不如顺着牛的劲,先往上升一下,然后再往下按,沉降的效果会更好。这三个药,先是前胡降肺气,然后桔梗向上宣提,再然后枳壳继续往下降。经过这样一降、一升、一降的过程,降逆气的目的就达到了。当然,这只是从药性的方向上来看;桔梗本身也有一定的化痰、利咽喉的作用,对治咳嗽都有帮助。

如果仍然是和麻黄汤对标的话,这三味药,桔梗、前胡、枳壳,对应的就是杏仁了,目的都是为了调理肺气。但败毒散里面,调肺气的力度,明显要大得多,已经有小规模集团作战的架势了。所以,在全方中的分量,就不再是杏仁那样的佐药,而是属于臣药的范畴了。败毒散里的佐药,一共有三个,川芎、茯苓和人参,我们看一下。

川芎这个药,特别善于行走,到处跑,尤其喜欢往头上跑,所以有句话,“头痛不离川芎”。而外感的时候,因为体表有寒邪稽留,所以容易出现头疼、身上疼,脖子僵硬等等表现。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往往都有气血凝滞的现象存在。川芎可以帮助通行气血,从而止疼,所以是佐助药。

茯苓呢,善于利水健脾,对于体内湿邪偏盛的人来说,茯苓把多余的水湿排出去,对正气祛邪,对治咳嗽,对化痰,都会有辅助的治疗作用。所以,同样是佐助药。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方子叫人参败毒散,怎么到现在还不讲人参呀?

因为人参在这张方子里的地位,其实并不太高。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能发现,败毒散的主要作用,是解表和止咳,这两个方向。而人参的作用,是扶正。在整个方子里面,几乎没有队友,所以显得有点单薄,分量呢,也只能是佐药。那人参岂不是可有可无了吗?对那些正气不亏的人来说,人参确实不是必须的。但如果存在气虚的情况,用不用参,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了

我们打个比方。一匹马拉着车往前跑,马的身体很虚弱,所以根本就跑不起来。这时候,如果我们每天喂马,除了普通的草,还给它加点细粮,马的力气就能变大一些;连续几天细粮吃,马再跑起来,就快多了。正气虚弱,没办法把邪气赶出去;或者刚赶出去一波,新的一波又来了。这时候,用点参,就像给马细粮一样,能让身体慢慢强壮起来,就不至于再反复生病了。好,我们讲个案例。

时×,男,4岁。2018年11月25日诊。
患儿一个月前受凉咳嗽,至今未愈。现咳嗽有痰,活动即咳,受凉即咳,咳甚即吐,大便干硬成球。电话问诊,未察舌脉。
此属典型气虚咳嗽,兼燥。宜人参败毒散加减。
党参 茯苓 生甘草 枳壳 桔梗 柴胡 前胡 太子参 杏仁 各6克 生姜3片(自备)
5剂。开锅后小火15分钟,分三次饭后服。
2剂后咳嗽明显减轻,服完5剂咳已大安,大便坚硬好转。嘱原方隔日服,3剂,善后。

有个4岁的小朋友,咳嗽一个月了,一直不好。现在的情况是,一活动,跑两步就咳嗽;或者受一点凉,马上就咳嗽。这是典型的气虚外感出现的咳嗽,最适合用败毒散加减。因为现在表邪已经不明显了,所以不需要用羌活、独活;气虚的情况比较明显,所以是党参和太子参一起用,来扶正气。同时,因为大便干硬成球,所以用了兼有滋润效果的杏仁。

结果是,喝完2副药,咳嗽就明显减轻了。喝完5副,咳嗽基本上就好了,大便也明显改善了。像这样的小朋友,咳嗽一个月还不好,如果家长一着急,送医院输液,恐怕阳气损伤的情况还会加重。连续几次下来,就可能会变成下一个小红同学了。

好了,方子我们先讲到这。最后说说,生活中如果遇到小咳嗽,有哪些方便的中成药可以用,怎么用。

三 常用咳嗽中成药

首先,如果和败毒散证相似,都是受寒之后,出现的小咳嗽,有一个成药就很好用,叫做通宣理肺。我们可以在文稿里,看一下这张方子:

图片

通宣理肺
紫苏叶144g 麻黄96g
桔梗96g 前胡96g 枳壳(炒)96g 苦杏仁72g 
陈皮96g 半夏(制)72g 茯苓96g 
黄芩96g 甘草72g 

怎么样?看到这张方子的组成,有没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主体思路,和我们讲的败毒散很相似,解表、止咳,然后又增加了陈皮、半夏这些化痰药,还配了一味清肺热的,黄芩。所以,一般情况下,受寒之后出现的小咳嗽,小的痰,都可以用这个药来治。

需要注意的是,通宣理肺常见有两种剂型,一个是大丸药,一个是口服液。相对来说,口服液这种形式更好一些。因为那种大丸药里,有一半以上的成分都是蜜。蜜这种东西,是典型的甘味药,而甘味都有缓的作用。但是,对外感病来说,我们希望的是,越快越好,速战速决,“治外感如将”嘛。刚刚开始咳嗽的时候,及时用这种口服液解解表,理理气,化化痰,一般不超过两三天,咳嗽就能过去了。这时候用大量甘缓,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另外,如果是肺热咳嗽,伸出舌头一看,颜色通红,舌苔很黄,咳嗽声音很响亮,脉象上右寸部有明显的滑数象,这时候就可以用我们上次课讲的,几种麻杏石甘制剂,尤其小儿清肺化痰,配伍比较精当,成人也可以用。

最后,如果是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咳嗽的时候,痰很少,很粘,这种燥咳的情况,需要润肺化痰止咳,就可以用川贝枇杷露,其中的川贝、枇杷叶、百部,都有润肺化痰的作用。止咳呢,这里用的仍然是用前胡、桔梗这对药。

图片

川贝枇杷露
川贝母5g 枇杷叶130.9g 百部23.4g 前胡14.1g 桔梗9.1g 桑白皮9.4g 薄荷脑0.16g

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善治咳嗽的一张小方子,人参败毒散。我们说它善治风寒外感引起的小咳嗽,尤其适合给气虚的人来用。相应的,这张方子的要点,一是散寒,二是止咳,三是用人参来扶正气。最后,我们讲了几种常用治咳嗽的中成药。对风寒外感引起的小咳嗽,可以用通宣理肺口服液;肺热引起的咳嗽,可以用小儿清肺化痰;燥咳、燥痰,可以用川贝枇杷露。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无疾学社,中医路上,我们一路同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