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中国《六十四》

 孟玥 2021-12-03

《央视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

        著作权:央视  诵读:雄鹰

                 紫禁城内外

图片

民国十一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即公元1922年12月1日是逊位皇帝溥仪大婚的日子。清帝退位后,沉寂十年之久的紫禁城忽然热闹起来,至尊至上的皇帝宝座已经空了整整十年,这一年溥仪十六岁,新娘婉容与他同岁,婚礼日程安排了五天。

正式婚礼的那天北京城万人空巷,人们争相目睹这位昔日小皇帝的结婚大礼,溥仪仍然维持着他一国之君的尊严,在民国的大批军警护送下,清宫仪仗队耀武扬威的在北京街道走过。

图片

当时的民国政府位于铁狮子胡同。为助大婚,民国财政部特意从关税款内拨出十万元,其中两万元算做民国贺礼。

图片

民国头面人物的贺礼也引人瞩目,大总统黎元洪,前总统徐世昌都重礼相赠,一时间紫禁城内外成为中国关注的焦点,最令王公大臣们和遗老遗少兴奋的是东郊民巷的客人们,这是辛亥革命以后,紫禁城中第一次出现外国官方人员,清宫中还特意安排了一次招待酒会。

三岁登基,六岁退位,十六岁大婚整整十年。末代皇帝溥仪在紫禁城里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人世间最荒谬的少年时代。

图片

从1912年到1922年,对中国来说这是天翻地覆的十年,中国的正体改变了,但北洋军阀的统治与清政府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北京的心脏地带,一边是紫禁城住着一位名义上的皇帝,而另一边是中南海则住着民国现任首脑,这种畸形的体制是共和革命中相互妥协的产物,而变革开放的启蒙运动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图片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逐渐深入,社会变得开放而五彩缤纷,一场爱情法则的大讨论在北京热热闹闹的开展起来。中国人在报刊上展开如此大规模的爱情讲座是破天荒的。深居高墙内的溥仪渐渐呼吸到外面的新鲜空气。

图片英国人庄士敦(1874—1938)与溥仪(1906—1967)

1922年他特意邀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胡适进宫,讨论社会上流行的新思潮,这位小皇帝抵御不了新生活的诱惑,剪掉了辫子,穿上了西装,甚至萌发了出洋留学的念头,还想把颐和园改成大商场,他命内务府采购了多辆各国自行车,为了骑车方便,溥仪还命人锯断了宫内的门槛。皇后婉容喜欢上了西式照相机。给溥仪带来变化的是他的一位英国老师庄士敦,用溥仪自己的话说,这位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已经成为他灵魂重要的组成部分。溥仪还不顾大臣的反对,让梅兰芳进宫演出人们觉得不吉利的《霸王别姬》。

图片

泰戈尔(1861—1941)与溥仪(1906—1967在故宫

1924年4月,紫禁城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他就是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这个稳定而庄严的封建堡垒引起了泰戈尔极大的兴趣,而在北京南苑,一位将军正在策划一场针对北京的政变,他就是冯玉祥。

〈诗歌与作者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处理〉

诵读:雄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