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氏三姐妹与水煮牛肉

 袁丁先生 2021-12-03

      1942年4月21日,四月的盐都正值春暖花开,一行浩浩荡荡的车队从洋灰桥驶入自贡市区。车队的数量及豪华在当时相对闭塞的自贡来说是少有的。车队经王爷庙、沙湾,一直来到位于西秦会馆的川康盐务局大门前。只见车门打开,原来是宋庆龄、宋霭龄、宋美龄三姐妹来到自贡,视察抗战时期的自贡儿童保育院和受难儿童。宋氏三姐妹的到来,惊动了自贡朝野。她们一下车就受到了自贡市政当局和各界知名人士的夹道欢迎。

    宋氏三姐妹到自贡视察,首先是去了位于贡井的自贡市儿童保育院,这些都是抗战时期收留的孤儿。然后到各盐场井灶参观,那时井灶上的烧盐匠,大都是光着身子,下面只围了一张围帕。生产场景相当艰苦,但盐业工人为支援抗战,正加班加点地生产食盐。宋氏三姐妹看后非常感动,宋庆龄并当场向烧盐的工人致谢。后又来到大坟堡扇子坝,面对扇子坝高耸入云的天车,宋氏三姐妹谈笑风生,颇感兴趣,惊叹天车之壮观。当时还在用牛拉车,宋氏姐妹极为惊奇,亲眼看到了卤水提取流程。当时的盐场主人颇为好客,盛情邀请宋氏三姐妹午宴。宋氏三姐妹欣然应允,主人自然喜出望外,立即吩咐人准备。

       当时宋氏三姐妹中的宋庆龄贵为国母,能莅临盐场用餐,那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啊!盐政当局即命盐场王老板妥善安排,菜品要精练,一定要在菜式上突出自贡特色,王老板哪里敢怠慢啊,立即调集人马选料烹制。怎么才能突出盐都特色?众人大为困惑,不得其法。正在大家焦头烂额之际,突然有人提议:“井上今早累死了头老牛,不如用老牛肉烹制?”大家循声望去,却是一老盐工。

   “大胆,亏你想得出来,跟你一耳屎(一耳光)。”老盐工却并不慌张,笑笑说:“你们不懂,这盐场的牛出过大汗,肉质很好,味道鲜美,嘿嘿,只要制作得法,保证她们吃得欢喜嘛。”王老板一想,老盐工说得有些道理,也罢,就对老盐工说:“你去厨房嘛,整对了,老子给你加钱12吊。整拐了,赏钱没有还挨板子。”话说这老盐工姓范名吉安,是自贡20世纪40年代的名厨,因排行在三,人们尊称“范三爷”。范吉安发明水煮牛肉是受了当时盐工们的启发。当时抗战吃紧,各种物资奇缺,穷苦盐工们只能将各种能弄到的食物放在清水里放上一些盐,一煮了之,最多再配上一个麻辣碟子,干蘸蘸。当时牛肉是自贡最便宜的。鼎盛时期有四万多头牛。累死的,老死的,比比皆是。最容易弄到的肉菜,就是牛肉了。水煮牛肉片实际上是盐工们的大众菜。善于观察研究的范吉安发现,这种吃法很难压住牛肉的腥味,口味欠佳。尤其菜迅速变冷后腥味更重,鲜嫩也难保证,遂加以研究改良。

       用餐时间到,一桌菜甚是华美,无一不精。不一会儿上来一道菜式,只见其色红绿分明,红的是那油亮的红油,绿色则为铺陈其上的小小葱花,而滑嫩欲滴的牛肉正载浮载沉地隐现于红绿之间,花椒香味扑得满鼻都是。宋氏三姐妹大为好奇,伸筷夹了一块入口,啊,肉质真是鲜嫩无比,滑嫩易嚼。由于每一片牛肉片都经过精心调腌入味,每一次咀嚼都散发出醉人的满足,虽麻辣鲜香但不失其美味,更绝的是牛肉下面垫底的青笋,又薄又脆。宋氏三姐妹连声呼好,急问是何菜式,满桌人皆不能答,王老板急忙叫老盐工进厅应答。老盐工抄着手进来,宋美龄笑着问询,范老盐工一一作答,末了道:这原料非井灶之牛不可,井灶上的牛出汗多。牛肉选材最好是腰勾,肉质结实。而不能用油炸,只能用水煮熟才可以,面上的辣子红油要起锅的时候才淋上去的。这海椒嘛,要用新店子的海椒;花椒,要用汉源九襄的花椒;青笋必用农家自种的青笋。青笋只用尖,去皮后,切成薄片,薄片要均匀,在烧沸的开水中焯一下,放少许盐即可,保证它的嫩脆、清香。

    宋美龄满意地点点头,说:“那这道菜叫什么呢?”取没还“:说工盐老范名字的。”宋美龄想了一想,说:“这菜就叫水煮牛肉吧!”众人一听皆抚掌称善。就此水煮牛肉名扬天下,成为自贡饮食文化的一道招牌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