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瘀血症的10大典型症状,读懂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上)

 杏林夜话图书馆 2021-12-03

中医认为,导致人身体发生疾病的原因有很多,血瘀就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血瘀是一种疾病状态,身体发生血瘀后,会有不同的不适症状,这些反应和症状给我们发出了“预警信号”。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读懂这些身体给我们发出有关瘀血症的“预警信号”。

文章图片1

疼痛—血瘀凝滞,不通则痛。


血瘀凝滞,不通则痛。由于瘀血部位不同,痛区广泛,可以全身,也可以局部。不论血的郁滞或凝结,均会构成“不通”的条件,而导致疼痛,故痛是瘀血证中最常见的证候,只是疼痛可有轻重不同而已。


凡痛有定处,疼痛部位固定,如头痛、胸痛、胁痛、腹痛、腰痛、肢体关节疼痛等一切痛证,痛如锥刺,或如刀绞,或痛甚于胀,痛处拒按,按之痛甚者,均属血瘀之证,为血瘀病证特异性症状之一。是因血瘀阻滞,脉络不通所致,属实痛之范畴。

文章图片2

发热—血瘀滞塞不通,郁而生热


血瘀滞塞不通,郁而生热,瘀血证常有不同的热感表现。王清任认为:“要知血府血瘀,必发烧”,在发热的类型中,有身外凉,心里热的,王清任称之为“灯笼热”。热

感也内外不一,时为全身性,时为局部性,常有感觉五心灼热、夜发一阵热、潮热如骨蒸、胸中某处发热、在肌肉翁翁发热等,但体温基本正常。

少数患者出现低热或不规则发热而体温升高的,此类发热常伴足冷,并非全身灼热之感。血瘀发热的热型,大都如王清任所述“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

文章图片3

心悸—血瘀滞阻,血少不足


血瘀滞阻,血少不足,难以供养人体,可引发心悸、心慌、心跳。如《血证论》描述:“心虚则心神不安,有瘀血亦怔忡。”临床常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可有涩脉,促、结、代脉和(或)青紫舌的患者,同时伴有心悸、怔忡。

文章图片4

出血—离经之血即为淤血


瘀血在内也可导致出血,瘀血证患者流出的血液颜色多为暗红色、紫黑色或是凝血块,大多为瘀血出血的特征。血瘀阻滞,血不循经,决而外溢,则致各种出血。另外,各种出血均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甚难完全排出体外,稍有留滞,则致血瘀,故出血亦为血瘀常见之证。

文章图片5

胸闷腹满—血瘀者气不利。


中医学认为,血瘀者气不利。血瘀病人常见有胸闷、腹满、腹部膨隆如鼓的症状。胸闷多为气窒,常欲伸颈引胸,大声叹息,患者虽感满但食欲如常。

妇女则可伴有痛经、闭经、漏下等。腹部膨隆如鼓常有2种情况,其一,腹腔胀气,可因电解质紊乱或慢性肠胃炎引发;其二,存在有一定量的腹水,气血运行受阻遏,出现水湿内停,均为血瘀的表现。

文章图片6

写在最后

王清任是治疗血瘀症方面的医学名家,他在《医林改错》中就有50种血瘀证,他认为内在的血瘀必然反映到体表,表现出一定的症候。判断有无瘀血存在,首先应着重于病因和病史的分析,从症状和体征两方面着手,通过望、闻、问、切,获得正确的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