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坛回顾-下丨循环餐具效益表现亮眼,观众担忧卫生?企业、专家一次性解答

 摆脱塑缚 2021-12-03

*本文共计5000字,阅读需时约13分钟*

11月25日,摆脱塑缚与阿拉善SEE珠江中心共同主办的“助力碳中和”——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应对塑料污染2021线上论坛,为关注循环使用模式减塑效益与经济潜力的各界人士搭建了一个专业讨论与经验分享的平台。

论坛分为快递包装、外卖餐具以及EPR制度三大板块,相关领域的学者、企业代表在论坛中分享了循环重复使用模式在外卖、快递等关键领域落地的实践效果。

本次论坛共吸引超过200名观众报名参加,其中38.2%是企业、25.4%是学生、18%是非盈利组织,还有不少媒体、政府部门、学术科研人员报名参与。上午时段的最高在线人数为242人,下午时段的最高在线人数为445人。更令我们感动和振奋的是,观众在论坛进行时踊跃交流,犀利的提问一个接一个,体现了对循环使用模式的高度关注。

论坛虽已结束,但其中的诸多观点和深度讨论内容值得记录。12月1日我们发布了精彩回顾的上篇,对循环使用模式在快递包装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今天,我们将探讨循环使用模式在另一关键行业——外卖的实践情况。一起来看我们整理的精彩回顾(下篇)吧!

外卖循环餐具环境效益表现亮眼

外卖循环餐盒如何助力减塑减碳?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周雅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重复使用餐盒助力碳中和”主题分享。

重复使用模式具体能够带来怎么样的减塑和减碳的效应,一直是最为人所关注的。周雅指出,通过推动上下游产业的一系列改变,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转型,循环经济最终能够达到非常大的减碳效应。

2019年,我国餐饮外卖收入已占总餐饮收入的近两成,外卖用户超过4.2亿人,相当于平均约4个中国人里面就会有1个人去点外卖。如此庞大的市场也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塑料包装垃圾。

随着绿色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市面上首先涌现了用纸餐盒代替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做法。但周雅的测算发现,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生产纸餐盒所需要消耗的资源总量比生产一次性塑料餐盒要大。如果不相应配套统一的科学的垃圾回收体系,纸餐盒并不会更环保

那循环餐盒的环境效益表现又如何?通过对循环餐具供应商“爽提”的研究测算,周雅团队将循环餐盒与一次性PP塑料餐盒进行对比发现,在平均使用寿命为两年的前提下,相比同样使用量级的一次性PP塑料餐盒,循环餐盒可以减少44%的碳排放

同时周雅发现,循环餐盒的碳排放基本来自于运营和使用阶段,尤其是清洗环节的碳排放占了77.5%,消毒环节占了21%,显示未来循环餐盒的碳排放还有进一步减少的空间。

周雅总结了自己对中国城市外卖包装垃圾治理对策的思考。她认为,要想实现循环餐具的减塑减碳效应,需要建立重复使用的全链条环境监测与运营体系,基于这样的系统,商家可以开始在园区、高校等场景进行试点;

同时她也建议,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循环使用包装政策,从而实现塑料污染的靶向治理;

最后,周雅认为,应当大力培育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习惯,消除消费者的文化和卫生顾虑,让循环餐具为更多人所接受。

周雅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教授

生活方式改变消费,消费驱动生产,驱动社会经济活动,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循环餐具在使用上有一些公共卫生的风险或是安全的考量,是否有非常科学的评估的结果?

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消费者在外用餐,都要面对餐厅里重复使用的餐具卫生问题。既然餐厅餐具的卫生问题能够通过制定规则、确立监管流程、加强监管等措施去解决,循环餐盒的卫生同样可以通过类似的设置去保障。

在周雅教授总体介绍后,深圳快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副总经理王奕超为我们介绍了爽提循环餐具模式在国内的具体实践经验。

通过和不同高校后勤人员的沟通与观察,爽提发现,校园内的外卖垃圾污染已经成了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同时,商家自行采购的外卖塑料餐盒存在着来源不明等安全隐患。高校实际上存在着保障学生食品安全、减少校内垃圾处理成本的需求。

在开发循环使用外卖餐盒体系的过程中,王奕超坦言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最大的便是批量处理订单的效率问题。但最终,王奕超毅然决定“放手一试”。他指出,选择在高校场景内投放产品,除了高校环境相对封闭,易于实现回收和清洗流程外,更有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环保新事物、更容易对其进行消费者教育的考量。

通过在生产出来的每个可重复使用PP材质餐盒内置芯片与唯一识别码,爽提可以从餐盒分发、分拣、回收、盘点等环节追踪餐盒流向,搭配点餐小程序,最终实现了餐盒的循环使用。

王奕超介绍,爽提模式主要分为四个体系:分发体系、回收体系、清洁体系以及监控体系。他认为,爽提循环餐盒模式除了可以减少白色垃圾,减少碳排放等环境价值,还有节省后勤成本等经济价值以外,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学生们的绿色消费观念。

王奕超

深圳快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副总经理

说到循环餐盒,更多人关注的是在餐具本身,但实际上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一整套闭环模式。

爽提的循环餐盒模式未来会有更多应用场景的可能性吗?

其实光高校的这个场景市场已经足够大,全国有三千多所高校,如果我们把这三千多所高校都能替换成循环餐具模式,那么就减少了全国高校一年要消耗掉的16.2亿套一次性塑料外卖餐盒,我们就已经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么除了高校以外,如果是是跟高校类似的一些工业园等封闭的场景的话,我们觉得也是可以去探索的。

外卖循环餐盒的应用在国外也有不少实践案例。Enviu零废弃生活创投项目负责人Tauhid Pandji介绍了重复使用模式在印尼的外卖餐饮中的创新应用。

作为一家关注行业系统性问题的创投机构,Enviu在寻找实现可持续消费的商业机遇中发现了循环餐具模式的潜力。在急需解决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印尼,他们创立了致力于源头减塑的零废弃物生活实验室。

Tauhid介绍,和中国一样,印尼也是个外卖消费大国。在印尼,外卖行业每年的订单量达到10亿,每年所生产的外卖垃圾量达到了1万吨。零废弃物生活实验室由此开发了名为“alas”的循环餐盒系统,通过同时跟顾客以及跟餐厅的供需两端对接去推广循环餐盒。

在“alas”平台上,顾客可以选择使用循环餐盒盛装他们的外卖食品。在享用完美食之后,顾客可以选择通过归还点归还或上门收回餐盒的方式去归还这些循环餐盒。零废弃生活实验室执行清洗消毒环节,然后再将循环餐盒交回给餐厅。

如何盈利?Tauhid介绍,要享受“alas”的循环餐盒服务,顾客的订阅费约为23000印尼卢比(含押金,相当于人民币10元),此后通过持续充值使用;商家要支付的打包费则约为1000印尼卢比/次(相当于人民币0.4元/次)。对商家而言,这样的费用实际上比传统的一次性打包餐盒更加便宜,更具有成本效益。

作为一个2021年6月才起步的创投项目,Tauhid对于“alas”的增长速度十分满意,更有许多商家和顾客对该项目表示正面的反馈和赞扬。截止至10月份,他们一共执行了458份订单,餐盒餐具的归还率达到了94%左右。

Tauhid Pandji

Enviu零废弃生活实验室创投项目负责人

通过我们自己的行动,我希望能够给世界带来改变,同时尽可能地建立影响力,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好。

在推广过程中,与商家或者平台沟通有没有遇到困难?那如果有,具体是如何解决的?

在外卖平台推广方面,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外卖平台有自己的一个点餐app,我们如果合作,就需要把我们这个循环包装的选择功能跟外卖平台的app进行一个技术整合。但对于外卖平台来说,他们希望循环餐盒的解决方案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能够触及更多的受众,他们才愿意去做这样一个整合。因此我们的合作目前还没有成功。

对于顾客来说,实际上他们除了要使用这个外卖本身的app之外,还要额外去使用我们的alas循环餐盒平台,使用体验目前并不是那么地方便流畅。我们目前的推广解决方案是先瞄准那些环保意识更强的群体,再一步步扩大使用群体。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助力循环模式发展

结束了循环模式在外卖餐具上的环境效应与商业实践分享后,论坛来到了从政策上,尤其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上探讨如何促进循环模式发展来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第三个主题环节。

在环境政策上,EPR常常被大家提起。它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OECD成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一共有38个国家成员)等许多国家均运用它来应对废弃物管理的问题。EPR将生产者对其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流通消费、回收处置等。

在中国,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国办发〔2016〕99号)》。方案中明确了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定义和范围,即开展生态设计、使用再生原料、规范回收利用、加强信息公开,并针对电器电子产品、电池、汽车和纸基复合包装4个行业。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全球项目主任陈欣为我们分享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EPR项目情况以及其在德国的发展。她认为,EPR可以起到鼓励产品生态设计、减少环境影响的作用。

陈欣介绍,为帮助更多人了解EPR制度在循环经济中可起到的作用,WWF开发了《迈向循环经济 , EPR 指南》的EPR网络课程(https://www./catalog/view/course/id/215)。

在德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EPR制度已经形成了全面的体系。陈欣指出,EPR 系统的完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德国用了将近 28 年的时间才最终建立一个中央级的注册机构。

陈欣展示德国的EPR制度体系

陈欣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全球项目主任

解决塑料危机关键是要发展循环经济模式,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是实现循环经济转型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在中国的推行情况又如何呢?北京盈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特聘专家常涛介绍和分析了国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出台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包括《循环经济促进法》、《发改委关于生产者责任的相关文件》、《十四五塑料料污染防止管理理办法》等,都明确了生产者责任。不过,常涛提到,目前我国虽然明确了责任归属,但是缺乏详细的目标、方法、路径以及时间要求。

常涛介绍了EPR制度在我国的一些具体实践案例,例如家电拆解基金制度(提高了家电回收和高值化利用的比例),农药包装物押金回收体系,纸基符合包装的目标回收体系(数据还待观察),以及在双碳的背景下,一些省份开始考虑针对商品包装物例如玻璃瓶等启用押金回收体系。

常涛总结,要进一步实践和推行EPR制度,需要政府出台强制性政策,并有上位法支持,同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部门牵头落实;还需要通过研究机构确定实施的品类、回收目标、生产者责任目标和完成时间等。

常涛

北京盈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特聘专家

要推行EPR制度,需要给生产者和整个产业链足够的调整时间和合理预期,同时大力培育生产责任制制度设计的专家团队和专业人才。

闭幕致辞

最后,阿拉善 SEE 治理团队成员、阿拉善 SEE 珠江中心副主席兼秘书长、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启茂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循环重复使用模式给了我们通向无塑未来一个前景美好的答案。通过使用可重复使用的产品与服务交付方式,循环重复使用模式了实现从源头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的使用,从而达到减少塑料消耗和污染的目的,其市场表现也不容小觑。

李启茂

阿拉善 SEE 治理团队成员、阿拉善 SEE 珠江中心副主席兼秘书长、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循环经济模式在快递、外卖等领域的突出表现,让我十分振奋,也对其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效应充满了信心。

“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2020年中国正式提出双碳目标,恰逢十四五开始之际,可以说今年是迈向“碳中和”元年。我们举办论坛,共同探讨循环经济模式,应对塑料污染,这是一个小小的努力,也给了我们更大的期待:

我们期待政府部门更多战略举措的落地,

我们期待更多专家学者参与循环经济的研究,

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企业投身到循环经济的实践,

最重要的是——

我们期待共同建造的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