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琴湖】浅说少儿古琴学习

 新用户05201860 2021-12-03

图片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逐渐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古琴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古琴作为能与孩子相伴一生的爱好,也逐渐走进了更多家长的视野。

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学习得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后会运用表现出来,从小习琴可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耕植于少儿的童心,用经典进入童年,以文化滋养人生,当然绝不是倡导所有的人进行习琴,也不是说学琴越早越好,只是针对有明确学琴需求的少儿家庭,探索一下如何能帮助孩子踏上琴学之路。 

图片

有些人认为孩子太小,学识和阅历都还远远不够,无法真正理解古琴,因此不适合学琴,这种想法还是有的颇陡了,以少儿诵读经典为例,我们要求孩子们背诵经典并不是指望他们当时就能明析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而是让孩子通过大量的背诵做好积累,等文字和文化基础达到一定水平后,自然在未来的生活中水到渠成、融汇贯通,领会先贤们的智慧,同样道理,少儿习琴也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涵养性情,更早的开始积累沉淀,最初的时候是模仿苦练,这是量的积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眼界的开拓、阅历的丰富和知识的增加,有朝一日自然会豁然开朗,真正领悟琴曲的韵味,了解古琴所蕴含的文化,从而真正了解古琴之美,因此家长如果希望孩子能早点学琴,且孩子已具备了初步学琴的条件,那就应该早些开始积累了,孩子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的,我们常常把孩子比做纯净的白纸,心灵具有很强的音乐感的,他们能够更加直观感觉到乐曲中那些触动心灵音乐的信息。

图片

《礼记·大学》里记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可见要做到修身格悟之至,诚意正心缺一不可!任何一个习琴者心态一定要正心诚意,而不能有尝试急成功利的心态。实际上年龄小的孩子能否坚持下去,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家长的决心和态度。

古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对于小朋友来说仅仅把琴当作一种表演性的乐器,从而停留在机械性的练习掌握琴的演奏技巧,这是非常可惜的,这样不仅仅容易陷入模仿的怪圈,止步于一般意义上的悦耳动听,更令人遗憾的是难以达到音与意合的境界,也表达不出自己的情感与意志。

图片

少儿在学琴的时候不仅要基础牢固、掌握技巧,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要着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与道德情操,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累积知识也要内化知识,丰富阅历更要沉淀阅历,完成从模仿型的学习到思考型的学习转变,这是少儿习琴的必经之路。小琴友必须结合所见所学所感所悟慢慢的尝试去理解每一首琴曲背后的意韵与哲理,逐渐领会每一首曲子的意境韵味和独特的内涵,感受古琴的文化魅力,从而更好更准确的对琴曲进行诠释。

子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路途上,乐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202010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也是国家对包括乐教在内的美育工作的倡导与政策支持。

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走进古琴的世界,在学习文化年龄的同时以音乐之美升华人格之美,让琴音进入生活中每一天!

图片

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走进古琴的世界,在学习文化年龄的同时以音乐之美升华人格之美,让琴音进入生活中每一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责任编辑:如一、烟花三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