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名医定义的十大庸医标准,当代套上再无名医!

 为什么73 2021-12-03
本能系统医学论 2021-12-03 11:33

现代的中国,中医合法与不合法的标准是看这个人有没有中医类学历,以及有没有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拿下了执业医师证。如果拿这个标准来审视古代的大医,恐怕他们都是非法行医者,由此反证这个标准很扯淡!比如,古代很多大医都是自学成才者,而到了现在,都不可能被国家承认,最多只能偷偷行医,时时刻刻担心被管理部门查抄。

中医治病是个性化的,几乎一人一方,它根本没有标准。所谓的中医类学历,不过代表了这个人擅长于记忆,而不能说明这个人中医水平,古代师承的中医虽然学历不高,但临床水平并不差;至于执业医师考试,竟然用带有标准答案的试卷来检验,就更荒谬了,因为中医治病方法丰富多样,即使用同一种方法,也由于学派或认识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这怎么可能用统一的一种方法来判定呢?

如果想要判定中医水平,方法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临床,让病人通过疗效来进行评价。古代用这种方法来判定中医,实现了中医的优胜劣汰,使中医一直良性发展。而现在呢?却用死知识的考试来判定中医水平,这其实是劣胜优汰,没有了好中医,中医快速走向衰落。

那么我们现在如何判定一个中医的临床水平呢?古代名医痛斥庸医的陋技与劣迹应该是成功的经验:

一、不学无术

王叔和指出:一些医生,不懂医理,不明源流,本属无知,偏自逞其能,以致轻症酿成重病,顽症失去治愈的希望。

孙思邈指出:一些医生不读《内经》、三史、五经、庄老,靠“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

二、浅尝即止

孙思邈指出:一些医生“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

李梴指出:一些医生“读入门书而不从头至尾,零星熟得一方一论,而便谓医”或“熟读而不思悟融会贯通”。

三、医技拙劣

陈自明指出:一些医生临证开方治病无效,就束手无策,有的治病简直无方可据,全凭主观猜测,随便用药,有的只知死守药方,完全不懂得灵活变通。

张景岳指出:有些医者直到白发苍苍,牙齿脱落的老年,仍然是一个庸碌之医。究其原因,就是诊病无定见,治疗不精一,“凡遇一证,便若观海望洋,茫无定见,则势有不得不为杂乱,而用广络原野之妄”。要么药不及病,杯水车薪,要么术投药剂,误治误人。

叶天士指出:庸医茫茫无定见,借口说处方要兼顾寒热温凉各个方面,希图侥幸把病治好,凭借四平八稳的方子来掩盖自己医术的拙劣。

顾炎武指出:“古之时,庸医杀人,今之时,庸医不杀人,亦不活人,使其人在不死不活之间,其病日深而卒至于死。”

四、敷衍塞责

张仲景指出:“现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李梴指出:有的医生论方用药,潦草而不精详。

五、欺世盗名

孙思邈指出:一些医生“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快,邀射名誉”,有的“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

李春甫指出,一些无知的庸医,只知窃取祖传世医的招牌,抄写几个成方,记住几条脉诀,本事也就不过如此。他们着意于衣饰打扮,借花言巧语应付病人,靠阿谀逢迎,骗取虚名。

徐灵胎指出,世间有一些获取虚名的时医,到处误人,而有些病者反说此人治了还无生机,乃是命定,这真是“有杀人之实,无杀人之名”。

华岫云指出一些庸医写医案时,辄称与贵显某某交游,疗治悉属险证。如何克期奏效,刊成医案,妄希行世。不知此皆临证偶尔幸功,乃于事后夸张虚语,斯诳后世,以沽名誉,则其涎漫不足信也。

六、妄自尊大

孙思邈指出:有的“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

顾铭照指出,一些医者书写处方时,故意开些别名,僻名,借以显示自己博学,结果是引起失误。

赵学敏指出一些不学无术的官医,乘坐华丽的车子,带着许多随从人员,戴着高高的宣帽,奔走于达官贵人之间,夸耀自己的功绩。其实,他们既不通晓识证,知脉、辨药的玄妙,也不能决死生,达内外,定方剂。

七、訾毁诸医

孙思邈指出,一些医生在病家面前,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

龚廷贤指出,有些医生“专一夸己之长,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问疾疴,惟毁前医之过以骇患者”。

李中梓指出,一些嫉妒之流,嫉妒成性,排挤同行,阳一套,阴一套,表面上好像很讲团结,背地里却互相倾轧,是非颠倒,黑白混淆。

八、利欲熏心

陈自明指出,有的医生为了贪利,竟以价廉之药代替贵重之药,以致疗效不佳。有的居心不良,贪人财利,故意不用确实对症的药剂,惟恐迅速获效而少得钱财。还有的得到一二个方子,以为秘传,甚至将通用的效方改换名称,而为秘方,以便向病家敲诈勒索。

李春甫指出,有的医生治起病来,轻率乱来,妄投药剂。偶然侥幸治好一个病人,就重重索取报酬,而误治伤人,则谎称命该如此。

李中梓指出,有的贪辜之流,贪得无厌,轻忽人命,病在危疑,仍贪功妄投药剂,一旦贻害病人,又将责任推给他人。

九、爱富厌贫

龚廷贤指出,一些医生诊病重富轻贫,“每于富者用心,贫者忽略。”

孙思邈指出,有的医生恃已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到病家见其绮罗满目,丝竹凑耳,珍羞迭荐,醹醁兼陈,便左右顾盼,利欲熏心。

十、欺诈蒙骗

李中梓指出:一些医林便佞之流,或用巧言骗人,或用甜言迷人,或强词夺理以相欺,或危言耸听以相恐。有的欺诈之流,腹中无点墨,双目不识丁,却诡称神授,假托密传。

赵学敏谈到江湖医时指出,他们凭着一点医术勒索钱财,放肆地贪图私利。偷偷学得一点医学皮毛和药剂,却妄称秘传奇术。他们还常常采用画符念咒之类的迷信方法去“治病”。

以上古代名医论庸医十端,将庸医的嘴脸,进行了曝光,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今天我们还应当以古为镜,警钟长鸣,防庸医之幽灵死灰复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