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仔猪腹泻不用慌!教给你“火眼金睛”,一眼鉴别!

 兽医匪浅肝肠通 2021-12-03

仔猪腹泻作为一种临床症状,是一类以腹泻为特征的疾病的统称,是影响养猪业稳健发展的重要疾病。在养猪业生产中,引发仔猪腹泻的因素主要有病原性腹泻和非病原性腹泻,其发病特征为猪的粪便稀薄,不成形,严重时则出现水样,消化紊乱,体态消瘦等。仔猪患腹泻病不仅会生长缓慢,增加养殖成本,而且还会降低免疫力以至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导致仔猪死亡,严重损害生猪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仔猪腹泻的影响因素

1.1 仔猪自身因素

仔猪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其抗体主要来源于母猪的初乳,易遭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继而引发腹泻。此外,仔猪胃肠功能尚不健全,胃液中胃酸及胃蛋白酶等含量不足,不能对乳汁及食物进行良好的消化吸收,所以也容易因消化不良而出现腹泻,添加龙昌胆汁酸能够促进仔猪肝脏和肠道的发育,使仔猪能够很好的消化吸收乳汁及食物。

1.2 母猪遗传及营养因素

母猪的健康及免疫状况也会对仔猪腹泻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母猪自身抵抗力强,仔猪腹泻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反之,则会提高仔猪腹泻的发生率。此外,在妊娠后期,若母猪的营养不足,会导致仔猪营养不全,抵抗力弱而引发腹泻,反之,母猪的乳汁浓稠,营养过剩,乳汁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也会导致仔猪发生腹泻。建议母猪日料种添加龙昌胆汁酸。

1.3 环境因素

仔猪的养殖环境以及卫生条件对仔猪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猪舍温度不适宜、卫生条件差以及消毒不彻底等均会引起仔猪腹泻,例如猪舍温度过低时,仔猪会出现以腹泻为主要症候群应激反应。

2 仔猪腹泻的鉴别方法

2.1 依据仔猪日龄鉴别

有研究发现,仔猪腹泻与仔猪日龄具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来说,1~2日龄的新生仔猪发生腹泻,多是由低血糖或感染大肠杆菌,魏氏梭菌而引起;7~10日龄的仔猪发生腹泻,多为感染了轮状病毒、沙门氏菌以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而大于 10日龄的仔猪发生腹泻,多是由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以及伪狂犬病引起。此外,同窝仔猪中,如果只有体型大且健壮的仔猪发生腹泻,多是由梭菌性肠炎引起,反之,如果只有体型小且瘦弱的仔猪发生腹泻,则多是由低血糖引起。

2.2 根据仔猪腹泻程度鉴别

仔猪如果出现暴发性腹泻,且快速传播,多为病毒性腹泻;而如果是隐性发病,仔猪的腹泻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加重且传播速度慢,则多为细菌性或寄生虫性腹泻。

2.3 根据仔猪粪便情况鉴别

一般来说,仔猪病毒性腹泻多排水样便,呈喷射状;仔猪细菌性腹泻排便多成糊状、黏液状或混杂泡沫状;仔猪寄生虫性腹泻排便多呈黄灰色的糊状,并散发一定的恶臭味;而仔猪伪狂犬病性腹泻,会伴有呕吐、口流泡沫等现象。此外,仔猪的粪便呈现出黑色的柏油样,多由胃溃疡引起;而如果是带血的鲜红色粪便,多为肠道出血,通常是因为感染猪痢疾、球虫病或魏氏梭菌病而引起。

3 仔猪腹泻的防控措施

3.1 做好免疫工作,提高仔猪抵抗力

做好免疫工作是预防仔猪腹泻性疾病发生的重要一步。在母猪分娩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对母猪进行接种免疫,如产前给母猪接种魏氏梭菌疫苗,K88-K 99 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以及轮状病毒病疫苗等,使母猪获得一定的免疫抗体,而仔猪通过吮吸母猪的初乳时,获得母源抗体保护,有效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预防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的发生。此外,在仔猪断奶后,应当及时接种仔猪副伤寒苗,以有效防止仔猪腹泻。

3.2 提高饲养水准,搞好环境卫生

在养殖过程中,应当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不断提高饲养水准,采用封闭饲养,全进全出的新型养殖模式,并定期对仔猪的养殖场地及饲养用具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清理仔猪的粪便,保持养殖场地温度、湿度适宜,特别是对即将分娩的母猪,在其进栏前,应当充分的清洗消毒,如用 0.1% 高锰酸钾水溶液分别对母猪的腹部、后躯,乳房以及四肢进行擦洗消毒,有效防止病毒的侵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