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阳,启动南朝帝陵和石刻文化申遗!

 聆雨江南 2021-12-03

图片



25日上午,我市召开全市文物保护暨申遗工作动员会。市领导黄万荣、金夕龙、刘宏程、孙桂林参加会议。



图片

会议指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关心和重视文化工作,全市文物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我市将紧扣吴文化、齐梁文化、大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四条主线,积极推进丹阳南朝帝陵和石刻文化申遗工作;做好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葛城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拓展延陵季子庙文化内涵,构筑吴文化高地;积极策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整合解放上海总前委纪念广场等资源,创建国家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同时继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用“活”文物资源,将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推动文旅融发展。   

丹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图片

“保护传承丹阳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任务,发扬光大丹阳的文化魅力和价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市长黄万荣说,丹阳有6000年文明史、近3000年建城史,且享有“江南文物之邦”的美誉,其中的吴文化、齐梁文化、现代红色文化更是璀璨无比。如今,随着人们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关注,城市的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它是无形资产。黄万荣指出,丹阳与其他发达城市比,要比文化价值的彰显。因此,我们要敢于亮相、善于发声,深挖文化资源,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发展水平,增强丹阳城市的软实力。 

丹阳此次申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图片

黄万荣强调,丹阳南朝帝陵和石刻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市文化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关于下一步的申遗工作,他强调,要从市级层面成立申遗工作班子,定期协调推进申遗工作;要考古4座帝陵。严格按照考古要求,全面深入了解南朝陵墓的墓园布局、文化内涵,最大化提取文化遗产信息;要做好规划,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环境规划,科学系统指导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要结合实际要求发挥梁文帝建陵、梁武帝修陵等核心资源价值,打造“南朝十二陵”石刻遗址公园;要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按照申报审定程序,确保材料一份不缺、程序一个不少、申遗一次成功。

推动丹阳文物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

图片

黄万荣指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从丹阳的现实情况来看,在认识、人才、队伍、经费、责任落实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任务更加繁重,压力不断增加。他强调,要大力增强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明彰显的法治意识,不断强化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明彰显的队伍建设;要足额保障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明彰显的资金需求,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明彰显的责任体系,全力营造全社会保护文物、传承文化、彰显文明的浓厚氛围,推动丹阳文物保护传承事业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

会上



副市长刘宏程就下一步全市文物保护暨申遗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住建局和开发区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会议还邀请了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作了专题培训讲座。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夕龙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从心怀敬畏真重视、守正创新再出发、务实行动抓长效等方面提出要求。

图片




图片

六朝(222–589年),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孙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在六朝历史上,有两个重要朝代的萧氏皇帝家族生在丹阳,一个是齐,一个是梁,尤其是梁朝,在六朝中,执政最长,发展最快,最繁华,文化最丰富,其宗教与艺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齐梁石刻就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齐梁陵墓石刻是我国六朝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具有创造人间奇迹的卓越才能和智慧。我国艺术宝库中的这朵瑰宝,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图片




图片

【帝陵介绍】南朝齐梁十二帝陵是齐宣帝萧承之、齐武帝萧赜、齐景帝萧道生等12位齐梁帝王的陵墓,现存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1处、26件南朝陵墓石刻,包括20件石兽和建陵遗存的2件神道石柱、2件石柱础、2件龟趺。这些石刻不仅形态各异、高大威猛,身上还刻有华美的文饰,堪称南朝石刻中的精品。石兽中的天禄早年被确认为我市的市徽,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原样复制陈列。

图片


丹阳现存的南朝石刻分别为: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金王陈村失名陵石刻、水经(晶)山村失名墓石刻、烂石垅失名墓石刻、陵口陵墓石刻。


图片

丹阳这些石刻

图片
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

萧承之,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之父,生前未做皇帝。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建成于公元479年。在今丹阳胡桥张庄东北。陵前有石刻麒麟、天禄一对。

图片

图片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建成于公元493年。景安陵坐落在前艾裴家村处。帝在位十一年,陵前现存石兽两只,天禄,麒麟。

图片

图片

图片

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

萧道生未曾称帝,其子齐明帝萧鸾追封萧道生为齐景帝。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建成于494年,在丹阳胡桥仙塘湾。陵前石兽二只,天禄,麒麟。

图片

图片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建成于498年,帝在位五年。墓在丹阳荆林三城巷北。陵前有麒麟和天禄各一对。

图片

图片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公元502年,萧衍为帝,追尊其父为文皇帝。陵曰:“建陵”。丹阳郊外集中分布着南朝陵墓石刻组件,以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尤为完整精彩,陵前设置天禄、麒麟一对。有神道石柱二根,两石柱上端有神道石额两块,石额上刻有“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八个大字,左右相向,左为正文顺读,右为反文逆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梁武帝萧衍修陵。公元502年,萧衍自立为帝,在位四十九年,公元549年卒,时年八十六岁,十一月葬修陵。修陵在丹阳荆林三城巷地。陵前现存天禄一只。

图片

图片

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

文帝在位仅两年,公元552年卒葬于庄陵,在修陵北(丹阳荆林三城巷北)。陵前有天禄,仅存前半身,形体比较高大。

图片

图片

金王陈村失名陵石刻

金王陈南齐失名陵石刻,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后巷金家村后。陵南向,有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此陵经专家推测和论证,有齐东昏侯萧宝卷陵之说。

图片

图片

水经(晶)山村失名墓石刻

水经(晶)山村南朝失名墓石刻,位于丹阳市埤城林丰村,水晶山东南处。东近水库,南邻烂石弄。此墓原为南朝佚名陵,现经专家考证,认为可能是齐郁林王萧昭业陵。陵东向,陵墓前置石辟邪两只,较完整,南北相对而立。

图片

图片

烂石垅失名墓石刻

烂石弄南齐失名墓石刻,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后巷烂石弄北。陵东向。原为南朝佚名陵,后经专家考证,认为可能是齐海陵王萧昭文陵。陵前现有石辟邪两只,南北相对而立。南辟邪已碎成数块,北辟邪较完好。

图片

图片

图片

陵口陵墓石刻

陵口二石兽,据史料记载,梁文帝建陵、梁武帝修陵、梁简文帝庄陵,均在荆林三城巷北,北靠皇业寺,在萧港附近。梁时公卿遏陵,皆由方山下秦淮河上船,经破岗渎(孙权时就开始修凿)、句容到丹阳,进入了萧梁河达萧港。因此,特在萧梁河设置石兽二只,东为天禄,西为麒麟。陵墓由此人口,陵口因此得名。

图片

图片

图片

(句容)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

图片
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丹阳日报  综合网络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