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幕府山迷案(四)

 冬歌文苑 2021-12-04

幕府山迷案(四)

潘新华||江苏

十多天以后,远在江西的景德镇上出现了一条爆炸性传闻。据说,这个传闻源自一个外地来的少年乞丐之口。他把这则消息告诉几个小孩,孩子之间口口相传,又传进了大人的耳朵。于是,街头巷尾的人都在议论这则消息,没多久就满城风雨妇孺皆知了。传闻是这样子的:南京城幕府山下,有一户人家突遭天火,不但把房子烧成灰烬,还把住在里面的吕婆婆烧死了。官府在他家堂屋下面挖出两坛黄金。官府就发出布告,要求吕婆婆的亲人来县衙领取这些黄金。这么多钱,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那可是几辈子也花不完啊。好多人只能望洋兴叹,埋怨自己没那个命,不是吕婆婆的亲人。也有几个异想天开的,认为事在人为,并对这笔还在天上的钱动起了歪脑筋。

景德镇以瓷器闻名天下,每天都会有天南地北的商贩来此地采购,带动了当地经济,街面上算命卜卦的瞎子、走街串巷的货郎、还有专治疑难杂症的江湖郎中天天粉墨登场,显得十分繁华热闹。沈成是土生土长的镇上人,二十来岁,整天把自己拾掇得油头粉面,在街上摇来晃去,眼睛贼溜溜地盯着每一个遇到的妙龄女子。最近他就相中了王家巷的一个女子,而且两人还说过一些话,那女子对他似乎也有情有意。沈成听得出来该女子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应该是南京人,甚至开始肯定,她就是吕婆婆的亲人。他就经常撺掇女子,和他一起去南京领黄金。女子虽然愿意,仍然迟疑不决。

镇上有一位名叫吕阿满的老头,已经花甲之年,一辈子不务正业,如今落得晚景凄凉。他心想,自己也姓吕,何不去南京冒充吕婆婆的亲弟弟。还有一个青年叫何三,也是好吃懒做,总做梦不劳而获的主。他想法更加大胆,决定冒充吕婆婆的儿子。他从别人口中探听到,吕婆婆儿子叫余大宝,于是逢人就说,他就叫余大宝。认识他的人,都笑他想钱想疯了。三人都心知肚明,去官府冒领黄金,那是担风险的事情,弄不好要吃官司,可是不去试一试,又心有不甘。怎么办呢?三人思来想去,几乎都想到了同一个办法:算一卦。

这天晌午,有个货郎肩担子,手摇转鼓走在大街上边走边吆喝。他卖的都是大姑娘小媳妇用的东西,什么木梳子、头油、鸭蛋粉团、胭脂等等,一应俱全。最后,他在一条巷子口停了下来,一边用草帽扇身上的汗,一边叫卖,不一会儿货担四周围上许多女子。她们摸摸这个,挑挑那个,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其中一位年轻女子拿起鸭蛋粉放在鼻子下面仔细地嗅了一会,说道:“呀,这才是正宗的南京产的鸭蛋粉团。”

货郎立刻笑嘻嘻地说:“这位姑娘,你真识货。我卖的确实是南京产的鸭蛋粉团,比你们本地产的要好多了!”

年轻女子的脸上飘过一丝愁云,黯然说道:“我不是本地人?”

“敢问姑姑哪里人啊?”货郎问。

“我是南京人。”

货郎立刻笑得更加灿烂,说道:“真巧啊,我就是从南京来的。”

女子一定久居他乡别地,心里十分思念家乡,见到老乡就感到格外亲切。她转忧为喜,问货郎:“听说南京有一户人家挖出两坛金子,等亲人去领,可有此事?”

货郎一本正经地回答她:“说来更巧,我家离那户人家不远,那两坛金子我是亲眼所见。唉,可惜我没那好命,不是他家亲人。得到那么多金子,我哪要跑这么远卖货挣小钱。”

女子眼里放出光芒,问道:“如果这户人家只有一个儿媳妇,她可以去领吗?”

货郎笑道:“儿媳妇也是亲人,当然可以领了!”

女子不再言语,放下几文买鸭蛋粉团的钱,若有所思地转身走了。货郎紧紧地盯着她走进一条巷子,默默地记了下来。

言不赘述,货郎正是吴鹏知县所扮,传言也是他让李二毛扮成乞丐,在景德镇上大肆散播。捕快杨英雄扮成的算命先生正在一个树荫下招揽生意。别人算一卦得十文钱,他只收两文,生意自然红火。沈成第一个来找他,把自己的打算告诉杨英雄,让他算一卦,此去南京是凶是吉。杨英雄告诉他一定能成,他高兴地付了钱。吕阿满紧随其后,也说想去南京领金子。沈成质问他:“老东西,你凭什么去?”

吕阿满正色说道:“我凭什么?我是吕婆婆的亲弟弟。”

何三不紧不慢走出来说:“你们争什么?我是吕婆婆的儿子余大宝。”

沈成听了,紧张地闪在了一旁。吕阿满就像亲人似地握着何三的手,几乎老泪纵横,说道:“外甥,没想到在这遇上你。”

接着,两人假惺惺地抱头痛哭。杨英雄不动声色,把这些人的言行一一记在心里,然后给他们每人一个吉卦,才起身回到客栈,吴知县早在那里等他了。两人在客房里仔细讨论案情,乞丐李二毛走了进来,说:“吕阿满和何三准备动身去南京了,要不要把他们抓起来。”

吴鹏告诉他,坐镇南京的黄师爷肯定会见机行事。三个人一直聊到天黑,突然店伙计告诉杨英雄,有人找他算卦,他就叫伙计把那人领来。

来人已经让人看不出多大岁数,穿得破衣烂裳,蓬头垢面,完全一个街头乞丐,两只手全是泥巴,像枯枝一样弯曲。他看到杨英雄房间里还有两人,转身就要走。捕快一把抓住他胳膊,告诉他不要害怕,那二人也是算命的,他才走进房间,在凳子上怯怯地坐下。杨英雄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想算什么?”

男子操着一口南京口音说:“我叫余大宝,生于幕府山下。听闻母亲被火烧死,很想回家看看。”

吴鹏插话问他:“你为什么不直接回家,是没有盘缠吗?”

此人欲言又止,说:“我是逃难到这里的。”

吴鹏追问一句:“你是不是在老家杀了人?”

男子大惊失色,慌忙说:“我没有杀人。”

杨英雄赶紧打圆场:“你不要害怕。我已为你算过,回家一定没事。”

男子这才偷偷地舒了一口气,放下两文钱,就准备离开。杨英雄留他吃了一顿晚饭,从他口中得知,他在一家窖厂做工,天天与泥打交道,难怪如此模样。送走男子,吴鹏欣喜地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个男子必定就是真的余大宝了。”

第二天早上,吴鹏又挑着货担来到昨天的巷子口,刚站了一会,就看到从一个房子里吵吵嚷嚷地出来三个人。走在前面的正是沈成,后面跟着昨天的女子,其实就是万连锁,她旁边站着一个中年男人。那男人对沈成恶狠狠地说:“你再敢来,我打断你的狗腿。”

沈成回头怼道:“老东西,你等着瞧。”

他愤怒地向吴鹏这边走来,差点撞上货担。吴鹏笑脸相迎,问他:“这位先生,你们刚才为什么争吵啊?”

一个人生气的时候,最需要有人来听他诉苦,于是沈成对吴鹏说道:“这个傻冒,他媳妇明显就是那失火人家的媳妇,我想陪她去南京领金子,他居然要打我。两坛金子,他这个破郎中,几辈子能挣到?”

吴鹏随声附和,又问他,那郎中姓甚名谁。沈成气呼呼地说:“马步云。”

吴鹏回到客栈,觉得大事已成,可以进行收网了。他取出纸墨,给当地衙门写了一封信,请他们协助捉拿余大宝、沈成、万连锁和万步云,然后押送到南京。他们三人则骑快马赶回上元县衙,并发布告示,择日吴青天将公审此案。

(未完待续)

插图/网络

 

作 者 简 介

潘新华,江苏宝应人,笔名:巴尔扎克的粉丝,普通工人,喜欢写故事,小说,叙事散文,发表于诸文学网站,《怖客》。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