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武帝为何要在晚年时诛杀卫子夫和卫青的家人?

 广州玉 2021-12-04

皇帝是最无情的物种,别看卫氏家族对汉朝功勋卓著,但汉武帝为了自身统治地位不被动摇,也不得不对卫家后人下手。

我们先说一下汉武帝的一个心结,那就是外戚势力对皇权的削弱。

汉武帝刘彻原本不是太子,太子是他的哥哥刘荣,但由于汉景帝刘启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刘嫖的干涉,刘彻这才成为太子并最终继承皇位。

汉武帝继位之初,其实并没有很大的权力,因为以他的祖母太皇太后窦漪房和母亲皇太后王娡为代表的外戚势力特别强大,汉武帝凡事都必须向她们汇报,并且朝堂上也都是外戚当权。

在执政思想上,汉武帝推崇儒道,但窦漪房推崇黄老之术,汉武帝为了抓权,先是将崇尚黄老之术的丞相卫绾和御史大夫直不疑给罢免,然后将崇尚儒术的魏其侯窦婴(窦漪房的侄子)和武安侯田蚡(汉武帝的舅舅)分别任命为丞相和太尉。

正当汉武帝想要进行儒学改革的时候,窦漪房却出面阻止,汉武帝迫于压力,不得不将窦婴和田蚡等人罢免,改以开国功臣后裔许昌、庄青翟为丞相、御史大夫,这两个人都是窦漪房的亲信,而已经实施的儒学改革也被叫停。

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毋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曰:“此欲复为新垣平邪!”乃罢逐赵绾、王臧,而免丞相婴、太尉蚡,以柏至侯许昌为丞相,武强侯庄青翟为御史大夫。

好不容易熬到窦漪房去世了,汉武帝这才开始有了实权,他便重新任用田蚡为丞相,任命韩安国为御史大夫,但他很快就发现田蚡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所以对其疏远。

直到窦婴因为假遗诏事件被处死,田蚡也因为过于放纵而病死,汉武帝痛定思痛,这才决定启用贫寒之人,比如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张汤为御史中丞,后来还让主卫青推荐的父偃主抓儒学改革,并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推恩令。

汉武帝任用贫寒之人的这一举措意义非凡,也是他摆脱外戚势力的重要一步,也是他权力越来越大的开始。

不过,汉武帝还有个很让他烦恼的事情,那就是姑母馆陶公主刘嫖和妻子陈皇后,这母女二人仗着有拥立之功而骄横跋扈,让汉武帝非常生气,就想要废除陈皇后,但被母亲王太后制止。

皇太后谓上曰:'汝新即位,大臣未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耳,宜深慎之!'上乃于长主、皇后复稍加恩礼。

后来,汉武帝在姐姐平阳公主家遇到了卫子夫和卫青,随后二人被他带到宫中,而且得到了他的极大宠信。

汉武帝喜欢卫子夫不假,但其实他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借用卫子夫和卫青来对抗刘嫖和陈皇后。

后来卫子夫生下儿子,汉武帝就找到了借口,以陈皇后无德无子为由将其废黜,并封卫子夫为皇后,卫青也因此扶摇直上,成为了汉武帝最为宠信的臣子和最得力的助手。

也就是说,汉武帝通过扶植卫子夫和卫青这对寒门姐弟来建立了一套新的外戚势力来取代老的外戚势力,并且让新的外戚势力对自己誓死效忠,言听计从。

事实证明,汉武帝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卫子夫堪称一代贤后,而卫青也没有辜负汉武帝的期许,在对匈奴作战的过程中功绩显赫。

并且,汉武帝还充分发掘了卫氏家族的潜力,比如说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他对汉武帝来说就是个极大的惊喜,也是汉朝极大的福气。

随着匈奴人被赶到漠北,卫氏家族的权势也达到巅峰:卫子夫是一国之母的皇后,卫青和霍去病同是位在宰相之上的大司马,掌管着全国军政大权,卫青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和卫登,以及霍去病的儿子霍嬗也都在襁褓之时成为列侯。

天子曰:“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奴王十有馀人,益封青六千户。”而封青子伉为宜春侯,青子不疑为阴安侯,青子登为发干侯。

除此之外,卫子夫的儿子刘据还是太子,卫青其他几个哥哥姐姐及其家人也都显赫无比,成为当朝权贵。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朝当时几乎半个朝堂都是卫氏家族之人及其姻亲和亲信,这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而随着卫氏家族的崛起,汉武帝逐渐意识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约束住他们呢,可不能再让外戚削弱皇权的事情再发生了。

那么,汉武帝究竟是怎么对待卫氏家族这个新的外戚势力的呢?

事实上,早在卫青还活着的时候,汉武帝就已经开始对卫氏家族进行打压了。

前116年,也就是卫青对匈奴最后一战漠北之战后三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的长子卫伉坐“矫制不害”免侯。

所谓“矫制不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假传圣旨,诈称君命,擅自行事,是矫制矫诏罪的一种。

汉朝时对矫制矫诏按照后果分为三种,分别是矫制大害,也就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判处腰斩;矫制害,也就是危害不是很大的,判处弃市;矫制不害,也就是没有危害甚至还有功劳的,从轻处罚或者免罪。

卫伉犯的罪是矫制不害,汉武帝完全可以看在卫青的面子上免除处罚,但他却免去了卫伉的侯爵,这个处罚是非常严重的,大大超过了法律规定的处罚范围。

四年之后,汉武帝再次出手,以“坐酎金”罪将卫青的次子卫不疑和三子卫登给免去了侯爵。

所谓“酎金”,是汉朝诸侯献给朝廷供祭祀之用的贡金,其实就是皇帝让各个诸侯间接交税的一种办法。

按照汉朝法律,如果酎金成色不足,将会受到处罚,具体而言就是诸侯王削去一个县的封地,诸侯则直接削去整个侯国。

坐酎金,王削县,侯免国。

不过,在汉武帝时期,酎金成色不足是个普遍问题,并非一两个人这个干,而是几乎所有诸侯都是如此,汉武帝也一直是睁一眼闭一只眼,但他偏偏拿着个做文章,免去了卫青二儿子和三儿子的侯爵。

就这样,卫青三个儿子的侯爵都被免除了,要知道那时候卫青可还活着,而且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汉武帝这也太不给他面子了吧?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这么做?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对卫氏家族进行敲打,这其实就是一种恩威并施的举措,是在告诉卫氏族人,给他们的东西随时都可以收回,所以都老老实实做人吧!

不过这还没完,我们接着往下看。

前106年,卫青去世,由于他长平侯的爵位是可以世袭的,所以卫伉就以长子的身份继承了爵位,重新成为了列侯。

但是,就在卫青去世后四年,汉武帝再次下手了,他以“阑入宫”之罪再次免除了卫伉长平侯的爵位。

所谓阑入宫,其实就是没有携带符籍入宫,也就是擅自入宫,这其实是一种可大可小的罪名。

当时的情况是,卫伉作为卫青的继承人,在朝中的影响力也很大,而且他的姑姑卫子夫是皇后,表兄弟刘据又是太子,所以他入宫带不带符籍,其实问题也不大,但汉武帝非要揪着这个不放,将他的侯爵给免除了。

卫伉的侯爵被免除之后,卫氏家族外戚势力大大削弱:卫青和霍去病已死,卫青的三个儿子都失去侯爵,霍去病的儿子冠军侯霍嬗也在前110年意外去世,死时只有十岁。

也就是说,卫氏家族所有侯爵都没有了,全部成为了平民老百姓。

自卫氏兴,大将军青首封,其后枝属为五侯。凡二十四岁而五侯尽夺,卫氏无为侯者。

就说大家服不服,汉武帝的手腕可以说是相当强悍了,用完了卫青和霍去病就过河拆桥,将其家族势力给彻底打压了。

但是,你以为这样就完了?

当然没有,因为卫青还有个姐姐叫做卫君孺,他的丈夫公孙贺和儿子公孙敬声依然是朝廷高官,汉武帝准备将他们也给收拾了。

接下来就要说巫蛊之祸了,汉武帝将会彻底达到铲除外戚势力的目的,卫氏家族残存势力的浩劫也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很多人在谈起巫蛊之祸时,都说汉武帝只是被江充和苏文等人蛊惑了才杀了那么多人。

这确实是事实,但不是全部,汉武帝其实有借着巫蛊之祸来铲除外戚势力的用意,不过主要发生在巫蛊之祸之初,后来的事情才是汉武帝在被蒙蔽的情况下发生的。

事情是这样的,公孙贺当时从太仆升为丞相,而他的儿子公孙敬声则升任太仆,但公孙敬声在任期间有违法行为,挪用了军队一千九百万钱,因此被治罪下狱。

公孙贺为了救儿子,就上书汉武帝,说他愿意拿抓捕当时的大通缉犯阳陵大侠客朱安世来给儿子抵罪,得到了汉武帝的同意。

贺子敬声,代贺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敬声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征和中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诏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上求之急,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之。

后来,公孙贺果然抓住了朱世安,但他为了自救,竟然在狱中说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还用木偶人诅咒汉武帝,也就是实施巫蛊之术。

汉武帝不分青红皂白,就将公孙贺也逮捕下狱了,不久之后就将公孙贺和公孙敬声给处死了,其家族成员也全部被处死;卫青之子卫伉,阳石公主,卫子夫之女诸邑公主等人也被汉武帝牵连进去,也都全部被杀死。

安世遂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及使人巫祭祠诅上,且上甘泉当驰道埋偶人,祝诅有恶言。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尽诛。

至此,不但卫氏家族彻底倒下,其在汉廷内部的政治盟友也损失殆尽,只有卫子夫和刘据苦苦支撑,不过他们后来也没能保全。

这件事着实诡异,汉武帝为何会听信一个流氓地痞的话?

并且,当初朱世安在狱中之时,曾见到过公孙贺,他竟然对公孙贺不怀好意地说“丞相将要祸及全族了”,不久后他就上书给汉武帝,而后公孙贺一家,两位公主以及卫伉等人就被杀掉了。

朱世安一个罪犯,怎么可能有资格上书汉武帝,他又怎么知道自己的诬告一定会被汉武帝相信的?这些都是很难解释的事情,也都是此案的疑点。

只能说,朱世安绝对不简单,不排除汉武帝借他来铲除公孙贺一家的嫌疑,但汉武帝也太狠心了,竟然连自己的亲女儿也杀掉了,或许她们只是添头而已,为的就是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

这几件事之后,江充等人就开始借助巫蛊之祸来诬陷刘据和卫子夫了,汉武帝那时候刚好有病,头脑也不清晰,所以被麻痹,最终导致刘据起兵被杀,卫子夫也选择自杀以证清白。

至此,卫氏家族算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没有留下半点痕迹。

巫蛊之祸之后,汉武帝查清了真相,感到非常懊恼,便下令将诬陷卫子夫和刘据的江充和苏文等人给诛杀并灭族了。

巫蛊之祸的结果虽然惨烈,汉武帝也感到后悔,但他最担心的一件事也消失了,那就是朝廷再也没有外戚势力了,他的权力变得比他之前任何一位汉朝皇帝都大。

并且,后来汉武帝在选择新的继承人这件事,也体现了他对外戚势力的厌恶,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杀母立子”事件。

刘据去世之后,汉武帝选立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为了确保刘弗陵的地位,汉武帝杀掉了钩弋夫人,理由是子少母壮,防止吕后故事再次发生。

其後帝闲居,问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

刘弗陵当时只有八岁而已,除了他之外,汉武帝还有好几个年纪更大的儿子,但他却没有选其中任何一个,而是选中年纪最小的刘弗陵当太子,还不是因为钩弋夫人母族没什么人,未来不可能产生外戚势力。

所以说,汉武帝之所以打压卫氏家族,其实就是为了消除外戚势力,从而加强皇权,保证刘氏子孙地位稳固。

最后说一下,卫氏家族虽然被汉武帝打压了,但卫青长子卫伉的子嗣,次子卫不疑与三子卫登的家族并未受到牵连,这或许是汉武帝感念于卫氏家族的功劳,所以没有赶尽杀绝吧。

汉宣帝时期,由于他是太子刘据的儿子,所以他很优待卫氏族人,下诏让卫氏族人全部复家,并赏赐他们大量钱财。

汉成帝时期,又封卫青的玄孙为长安公,赐官侍郎;王莽也曾下令封卫青的一个子孙为关内侯,并让其在朝中任职。

现如今,已经不知道卫青的后人还有没有,如果有又在哪里,只知道山西临汾有大量卫青故居供我们瞻仰,却不知当地是否有卫青后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