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催官篇》精要剖析

 小鱼网摘 2021-12-04
图片

《葬经》里说,人死了也可以通过气的感应而为其后人造福。《诗经》里说,嵩岳降其神灵,以福祚伯夷之后,生下了甫国之侯与申国之伯。这就是说,要先祖的身体先得山川灵气,后人才能受其荫生,川嶽才降下神灵,产出英杰。如果祖辈尚在人世,其后人已经出生,则其所禀之气就不是这山川的灵气,又怎能希望通过这山川灵气将后人变愚为智、化贱为贵呢?或者其高祖就已经葬在了风水宝地,能荫生出富贵之人,之后其祖父死了,也葬在了吉地,后人很快就登科及第,似乎是其祖父坟有了催官的效应,这其实只是人事的一种巧合,但风水师却说是他的理气方法起到了催官的作用。

其实,发福并非由此坟而发,虽然此坟也能荫发其下一代的子孙。还有的贫寒之士,其祖坟本来没有葬到吉地,但可能是其阳宅风水好,或者是其生辰八字生得好,其出生以后才将祖坟葬到了吉地,其登科及第的原因是祖宗积德甚多,感动了上天,才让他生了一个富贵子孙。只是像这种情况是极少有的。

当今的风水师们,动辄就说催官荫人,若是问其催官之说来自何处,便都说来自赖文俊的《催官篇》。殊不知赖公在其《披肝露胆篇》明确指出:“千万不要听信那些欺世盗名之徒,说什么飞星打劫啊,大卦小卦的,那样只能自取其祸!”即此可见,赖公根本就没有什么天星催官之说!如果赖公有什么天星催官之说,那赖公为何又在其《披肝露胆篇》里将其那些玩星卦的地师斥之为“诈伪之徒”呢?他能这样自相矛盾吗?

古人把杨筠松、曾文遄、廖金精、赖文俊称之为四大明师,杨、曾、廖这三位并无任何星卦之说,难道赖公一人故意著此《催官篇》要与杨、曾、廖三位大唱反调吗?何况我们看《催官篇》里有关辨龙、评穴、评沙、评水等内容,说来说去也就是以二十四方位反复论吉凶,不论及龙格、峡格、穴格、官贵禽曜等风水重要内容,考察其方法,可以说是一无可取。而且其文理舛错,语法不通,不足为训。

就拿其“天皇气从右耳接”与“右耳乘气无冲脑”这两句来说,错误就很明显。错在哪呢?龙脉犹如树的枝干,一线贯穿而相互连接,故而说“接脉气”。穴则犹如树枝上所结的果实,气结一块,故而说“乘气”。虽然说气是由脉而来的,但脉止了才结气,脉是脉而气是气,脉不等于气。

卜氏说“葬要在生气聚集之处,龙要看清其来脉”,所以古人葬坟,葬在气穴里而不葬在来脉上。若说“气从右耳接”,便是在以来脉为气,这是其错误之一。“右耳乘气”这句话则是以“乘”代“承”,这是其错误之二。古人说接脉乘气,是指点穴要点在脉气交接的紧要之处,《催官篇》却“脉”、“气”不分,“接”、“乘”不明,难道不是很大的错误吗?

我想赖公为一代明师,是绝对不会犯这种常识性错误的。不知道《催官篇》的作者是谁,他冒赖公之名,欺世诬民,为害不浅。高明的风水师啊,你们看了它的内容,再与先哲的有关论述相互比较,就会知道《催官篇》是非常错误的东西了。

图片

把原注归纳如下:

1、阴宅风水感应阴宅下葬后出生人的八字命运,感应下葬前已经出生人的行运。

2、祖德可以改变后代人的命运,积德可以改变积德人的行运。

3、借赖公之名的《催官篇》并非杨筠松、曾文遄、廖金精、赖文俊称之为四大明师的真传。

4、要分别、分辨好脉与气、承与乘的关联与区别。

一、阴宅风水感应

“葬乘生气”,祖先骨骸吸收地之生气、灵气,把吉的能量传输给后代子孙,所谓“血浓于水”,通过基因的特殊感应传递作用,祖先把地下之生气能量传送给子孙,其地气的能量为吉,后代子孙自然能量充沛、身体健康,人丁事业自然兴旺发达;反之,骨骸吸收到阴邪之气,传输到子孙身上的能量阴寒凉冷,久而久之,子孙体质逐渐变差,不利于人丁的生育以及事业的发展。这种原理与现代基因遗传科学是不谋而合。如果先天性风水(即阴宅风水)上佳,其后代基因会发生根本性优化,反之,如果吸收不到先天风水之灵气。

阴宅作用于下葬后出生的人其命与运,作用已经出生的人其运数。

二、阳宅风水感应

人居于天地之间,呼吸、饮食等生活起居之事,无不与阳宅所处地域环境的阳光、气流、水流等物质条件紧密相联,所以,阳宅对人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运之能量的给予,具体来说,气运之学包括阳宅的外局消砂纳水之妙学以及宅内的合理布局。外局主要是通过造作之妙法及理气的恰当运用,把宅外砂水之福吉能量收纳进来,以分别催动丁、财、贵、寿之神奇效果。内部布局则是通过施用方位布置、拦路截气等法,让宅内之吉气流布八方,从而达到消灾解难、催福纳祥的神奇效果。反之,则后代子孙逐渐衰败、堕落,甚至完全坠入败绝之境。

阳宅作用于居信其内的人,包括命与运。

三、积德善报感应

这就不用多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