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写真实故事的猪小浅。 跟着我,一起来看今天的故事: 01 我生二胎,是和女儿商量过的。 那时,她都快上初中了。 我是中学老师,业务一直优秀,不到40岁就评上了高级老师。 教育上,我还是多少了解孩子心理的。 即便我和老公付裕明决定要老二,先想到的也还是女儿的情绪和感受。 我相信尊重是相互的。 即便对孩子,也应该让她参与到家庭的决定中,让她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 而女儿也确实乖乖巧巧地长大了。 学习成绩一路优异。 可谁也没想到,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中学阶段,因为一个综艺,女儿忽然就变了。 一向品学兼优的她,成绩开始下滑。 而让我最不能接受的是,她竟然直接对我说,你个傻B。 当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 整个人都怔住了,半晌都反应不过来这是我的女儿。 我亲手养大,疼爱备至的女儿。 02 我是2001年认识老公付裕明的。 那年我22岁。 算不小了,亲戚给我介绍了付裕明。 他瘦瘦高高的,浓眉大眼很好看。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和我长得特别像。 看着他,好像看着我自己。 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夫妻相吧。那时朋友看到我俩,经常八卦开玩笑说,你们不会是失散的兄妹吧? 付裕明老家在武安的山区,很穷很穷,他又是长子,下面还有弟弟妹妹要上学,负担蛮重的。 唯一的优势就是他在邯郸有份正式的工作。 见面之后,他就给我写信了。算不上文采斐然,但饱含深情。 我是教语文的,对文字自然敏感,一下就被打动了。于是3个月后,我嫁给了他。 说这么多,我就是想说,虽然我和付裕明生在小地方,但都是温柔有礼的人。 烟火却不粗俗,市井但很温暖。 我们不是很有钱,但一直为孩子营造着健康的成长环境。 03 婚后,我和付裕明还要资助他弟弟读大学。 2002年,我爸心疼我结婚了还没房子,资助我们在邯郸买了房。 从此,我俩就算有了真正的家。 2004年,女儿出生了。 付裕明没有一点重男轻女的思想。 婆婆老一代人,自然是想要男孩的。但我和付裕明都是双职工,不符合二胎政策。 婆婆提出把女儿抱去农村,将女儿的户口上到别人名下,然后由她养着,让我再生一胎。 那时我们那的计划生育已经不是那么严格了,是有人这么操作过。 但付裕明果断拒绝。 我和付裕明都觉得,是男是女不重要,只要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好。 在养孩子方面,我和付裕分工明确。 他温和又有耐心,负责女儿的生活起居,而我负责女儿的智力开发,教女儿学习。 毕竟我是搞教育的,教育方式更开明现代一点。 我和付裕明都不做一言堂父母。我们会在乎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凡事有商有量,尊重孩子人格的独立和自由。 而女儿也是真的乖巧听话。 上学之后,从来都是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每逢教师节,女儿还会送花给我,说我是老师,最辛苦了。 平安节的时候,会收到她的苹果,会亲我的脸说,我爱你,妈妈。 04 当然,女儿也有过一段时间的叛逆的。 是四五年级的时候,喜欢和她爸赌气。 付裕明心细,管得就细。 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寻求独立的时候,哪怕是好心让她多穿件衣服,她都会嫌烦。 有一次,女儿听歌,问她爸好不好听。 付裕明伸手就把音响关了说,写作业,别听歌。 女儿一下就生气了,好几天没和付裕明说话。 那时候女儿叛逆多半是顶两句嘴,更多的是不说话。 每次都是我和她谈谈心,讲道理,然后提醒付裕明,女儿大了,应该给她更多的空间和尊重,不能再把她当小姑娘,事无巨细地管着。 付裕明对待女儿的方式,也改了许多。 慢慢地,女儿又变得听话起来。 可以说,那是女儿成长中第一次叛逆。 作为老师,我还是比较有方法的,带着她走出了寻找内心独立的小误区。 05 2016年,国家正式开放二胎。 我和付裕明动了心。 不论是时间,精力还是经济条件,都是允许再生一个的。 两个孩子有个伴。 我还不到40岁,如果再晚一点想要老二,怕是生育质量和身体素质都不行了。 不过做决定之前,我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女儿。 这一年,女儿12岁。 我们这一代人,父母生与不生老二,没有谁会问我们意见,照顾我们的情绪。 但轮到我女儿这一代就不一样了。 做了十几年的独生子女,突然多出个老二,我必须在意她的感受。 那时的女儿,满心的天真烂漫。 听说我们要给她生个弟弟或妹妹,开心得不得了。 我说,你放心,就算有了弟弟妹妹,妈妈肯定还是最疼你呀。 女儿调皮地说,那是必须的。 于是,就在那年年底,儿子来到这个世界。 06 女儿很喜欢弟弟。 喜欢逗他玩,喜欢亲他的小脸,给他拍照。我本来担心她会嫉妒,但并没有。 她对姐姐这个角色,接受得非常快。 儿子出生后,婆婆过来帮忙带孩子。 这里插一句,生女儿的时候,婆婆说家里有地要照料,不肯来的。 当时是我妈过来帮我带的女儿。 可我小叔子生儿子,婆婆马上就去帮忙了。现在我生了儿子,也立马就来了。 本质上还是有重男轻女的老思想。 我私心里是不想她来的。因为我担心她轻视我女儿,伤害女儿。 可婆婆来了之后,对女儿也很疼爱。 大概也是想弥补12年前的亏欠吧。 我们一家人,本可以这样和和美美的走下去,没想到因为一个网络综艺改变了。 07 2017年,一家视频网站搞的嘻哈选秀节目突然红了。 我自己班里的学生,好多都在讨论。 不久,我女儿也开始迷上了。当时,我并没有制止。 青春期追个星也没什么大不了。 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过黎明,不干贴,大海报的,也买过。没必要大惊小怪。 可后来我发现,自己对嘻哈太不了解。 我以为就是和超女差不多的选秀节目,可事实上,并不是。 或者说,不单纯是。 这个所谓的嘻哈文化,街头文化,说得苍白点,就是美国小混混们对着吹牛骂街。 在美国都算是地下音乐的亚文化。 可冠上了寻求自由,解放心灵的名头,竟然堂而皇之的包装成一个节目,在国内上档了。 我女儿据说先是从朋友那听了一些八卦,然后喜欢上其中一个选手,很快就被带下了道。 起初女儿还只是行为上变得拽起来,裤子越穿越肥,饰品搞什么黑暗系,待人接物也越来越不像个女孩子,什么都要酷酷的。 如果只是这样,我也能接受。 可不久之后,脏话开始上来了。 08 婆婆刚来家里时,偶尔会说两句脏话。 我女儿听见了,都会说奶奶这样不文明。 结果,这才一年多,她爆的粗口,比我婆婆厉害得多。 稍不开心,就说日尼玛。 我第一次听见,整个人都炸毛了。 你能想象自己一向乖巧的女儿,嘴里突然冒出这么一句粗鄙骂词的冲击力有多大吗? 我强压着情绪,质问她,你个小孩子怎么能说这么难听的话呢? 可她却满不在乎地说,这算什么呀,大家都这么说。这就是一个表达情绪的语气词,不是脏话。 那时候,我以为她是交上了什么坏朋友。 可后来我发现,她的朋友没什么变化,改变她的是网上那些一起喜欢嘻哈音乐的粉丝。 他们有一套简单,却特别洗脑的话术。 每次我教育女儿的时候,她就会反过来教育我。 她说嘻哈就是放飞自我,完全释放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骂人就骂人。 09 那时候,女儿还没上高中。 十几岁,还是相对听劝的。 在我和她爸苦心劝导下,学业没有下滑,中考考上了邯郸的市重点高中。 我本以为重点学校课业重,加上住校管理严格,会让女儿所有改变。 可现在是有手机就能上网的年代啊。 远离我和她爸的眼睛,她更是肆无忌惮地融入了网上的嘻哈粉圈。 我女儿喜欢的那个选手的名字我就不提了。 为了了解女儿,我上网查了一下,黑新闻让我都惊了,他不止是污言秽语,私生活混乱,最可怕的是竟然还吸毒! 当年我把黎明当偶像,本质是追求美。 可女儿把这种披着时尚外衣的流氓行为当文化,那她这辈子不就毁了吗? 10 周末,女儿回家,我找她谈心。 女儿到底是大了,我一开腔,她就知道我想说什么。 她说,妈,我不可能吸毒的。那是毁自己。我喜欢嘻哈,是喜欢它勇敢表达自己的内核。我活得太压抑了。我需要释放。 我当时就问,你压抑什么呢? 女儿说,你还好一点,奶奶和爸爸都喜欢弟弟。自从弟弟出生以来,没有人关心我。我感觉像被捡来的。 那是我生老二以来,女儿第一次和我抱怨弟弟。 我的心一下就软了。 当初说有了老二,也最爱她。 可儿子刚出生,那么小,肯定是家里的重心。她爸爸包括她奶奶,肯定更多心思花在弟弟身上。 加上女儿大了,和爸爸交心就变得少了,所以女儿和付裕明之间就有了距离感。 付裕明并不是不关心女儿的,他有时还嫉妒说,小棉袄一长大,就跟妈妈亲了。 可不管怎样,到底还是让女儿误会了,让她觉得爸爸和奶奶只爱弟弟。 内心的愧疚,让我说不下去了。 我和她道歉,表示妈妈以及爸爸仍然很爱她。只是因为弟弟还小,分走了我们的精力。 女儿表示了理解。 我自以为这次谈得很成功。 女儿回校后,我甚至还反省自己,是不是当老师当惯了,平时说话有太多的反问句,过于强势,让她感受到了压迫,才会选择这样一种释放自己的方式。 可事实上,细究我一路对她的培养,哪给过她什么真正的压力? 我和付裕明在这样相对保守的三线小城里,已经是非常开明的父母了。 相较其他孩子,我们给了女儿更多的尊重。 可是怎么就这样了呢? 11 我后来想,女儿这种压力其实是网上带来的。 本来只是生活里的小矛盾,以前赌赌气就翻篇了。 可现在上了网,和一群愤世嫉俗的人混在一起,许多微小的负面情绪都被放大了。 在网上的小团体里,大家相互怂恿,相互煽动,揪着细节,无限扩散。 女儿变得拿着放大镜看这个家,一点点不顺,就当成我们对她无视无情的证据。 心里的积愤自然越来越重了。 是高一下半学期。 女儿放假回来,突然说以后要搞音乐,还给我听了一首她写的嘻哈。 就连我这种不懂音乐的,都听出那根本不行。 我说,妈妈不是打击你,你差得太多了,平时唱唱还行,当专业没有希望。 女儿顿时火了,站起来指着我说,你个傻B,你懂什么! 12 我当时脑子嗡的一下,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女儿吗? 我从小疼爱备至的女儿吗? 我真的气极了,抬手给了她一巴掌。 我从来没有打过她,那是第一次,而我女儿的反应,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她竟然愤怒地,给了我胳膊一拳,我直接跌坐在沙发上。 一瞬间,我眼泪都下来了。 我不知道是她疯了,还是我在梦里没醒来。 那天,付裕明也在。 这个性格温和了一辈子的男人,终是被他女儿激怒了。 他冲过来,狠狠打了女儿一巴掌说,你个混账! 这下更是碰了女儿的逆鳞。 本来她就觉得付裕明不关心她,这下更成了最有力的证明。 她像仇人一样瞪着我们说,你打,打死我算了! 13 那天之后,女儿和全家对立起来了。 稍有不顺意,就脏话连篇。 有一次周末她回家,说想要吃炸鸡。我说,晚上吃太油腻了不好,明天白天再吃。 她当即开骂,说这TM也要管,真是个事逼。 早晨,婆婆做了白粥,女儿不想吃,啪地扣在桌子上,说,什么**玩意儿,喂猪呢! 我血压直线上飙,可我和付裕明都有点束手无策。 骂她吗,打她吗? 那就是再次激化矛盾。 而我心里,还藏着更可怕的隐忧。 女儿都这么大了,网上认识那么多不务正业的孩子。现在不管怎么样,她还愿意读书,还在准备考大学。 如果真的闹翻了,万一跑了呢? 真要跑去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 那我和付裕明这辈子都要后悔死了! 14 女儿今年高三。 成绩明显下滑了,全靠之前的底子撑着。明明轻松985,现在能考上211就不错了。 她已经发展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谁也不能干涉。还说要去整容,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整完容做音乐。 付裕明打了她之后,她记仇了,直到今天,都不和付裕明说一句话。 我努力劝自己,放平心态,好好规劝,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都答应。 我见过太多学生了,长期自闭,对心理不好。 而女儿基本不愿意和我沟通。 即便是谈话,多半是她单方面输出,说她的音乐梦想,什么追求自由。 其实女儿在外面,性格很开朗,朋友多,对老师长辈说话,也不会肆意冒脏话。 唯独在家里,毫无顾忌。 她说,她就是要在我们面前,展现真实的自我。不掩饰,不虚委。 我听着,想死的心都有。 曾经那么乖巧的女孩,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15 我很喜欢小浅说过的一句话,现实世界不是故事。 小说里,因为一句话,一个人就幡然醒悟,现实生活里其实是很难的。 我也想女儿一夜之间,变回曾经乖巧听话的女儿。 可现实是她表现得越来越执拗。 这段时间,我有反思过自己对她的教育。 我想,是不是我对女儿太过“尊重”了。 现在许多育儿教育理念,都平移自西方国家。 有一些方式可能水土不服。 西方国家强调小家,强调个人,所以才特别注重和孩子的尊重和平等。 可说句不好听的,这源于他们没有养老概念,他们没有赡养老人的习俗,所以他们才去教孩子和父母平等相待。 因为朋友间,没有赡养义务。孩子独立了,有自己家庭了,就与原生家庭切割了。 可我们就是一个注重人情,讲究情谊的国家呀。 这就是我矛盾的地方。 我的教育理念是西式的,可我的家庭观却是中式的,而西式的理念多半是教不出贴心小棉袄的。 因为西方教育的基础是鼓励孩子独立去飞,中式的传统观念才会把孩子与家庭亲密地联系在一起。 而另一方面,所谓与孩子平等相待,某种意义上来说,等于变相放弃了作为家长的权威。 如果我家是一言堂的家庭,我和付裕明在女儿心中就会有足够的威慑力,那么在女儿下滑的关键时刻,就能及时刹住车。 但现在呢? 我们与女儿以平等的,近似朋友的身份教育她,根本起不到作用。 因为朋友的建议,可听可不听。我们对她的约束力,太弱了。 我的体会是过于尊重个性和交流平等,很可能没有培养出孩子内心的自主,而是目中无人的自大。 没有培养出孩子真正的独立,而是不分对错的任性。 16 付裕明劝我,儿孙自有儿孙福。 女儿将来真不想学习了,回来我们养着,还不行吗? 我知道,他也是在劝自己。 高三了,眼睁睁看着自己优秀的女儿走下坡路而毫无对策,特别是听着她说脏话,我们的心都在滴血。 而我决定讲出我这个无解的故事,是最近真的有种无力感。 另外也想提醒当下的新手妈妈。在学习所谓的先进教育理念时,要先想一想适不适合自己。 因为教育的副作用是不会马上体现出来的。 等孩子长大了,想改就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