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秀兰【散文】走进文艺天地

 凉城文苑 2021-12-04
           
           
           
           
走进文艺天地

文//潘秀兰(河北三河)


我走进文艺天地纯属偶然。2020年12月13日,老朋友启兰老师发来她发表在《心香文艺》的文章——《也写国家公祭日》。几天后(2020年12月17日)又有老同事海存老师发表了《我老家的村》。我很受启发,不禁跃跃欲试。终于在2020年12月26日,我下定决心,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添加了《心香文艺》总编佑子老师的微信。总编当即回复:欢迎欢迎。看到我简介78岁了,总编说:这个年纪了,还能这样时尚,跟上潮流,已经很不容易,很棒……总编的鼓励,使我更加坚定了信心。没想到诗稿投出第三天,平台就发表了我的首篇诗作《祖国  我爱你》,更没想到的是,这首诗竟被网易新闻发表收录。紧接着又发表了叙事长诗《学友情思》。诗歌《生日祝福》发表后又被头条发表收录。我高兴极了。从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2月2日,短短38天,就先后发表了诗文13篇。其间,我的亲友,学生还有不相识的朋友都来为我祝贺,赞赏。总编夸奖我人缘真好。然而赏次多了,看打赏者少则3几元,多者80元。我心里很是不安,深感愧疚,不落忍。我既不想让大家为我多破费,又不愿平台工作者光为别人做嫁衣。我心里很矛盾。于是我决定另辟蹊径。
2021年2月9日,我正在浏览朋友新作。廖海蓉的诗歌《坚守是爱,放手是美》映入眼帘。顺着诗文看下去,《凉城文苑》使我眼前一亮。看看有关投稿事宜,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我想,假如我发稿要自己打赏10元,再回稿费7元,实际自己才花3元钱。我用300元可以为自己打赏100篇。这是多美的事啊!既不用太破费,又能满足自己的心愿,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果断地加了总编的微信。彭总编非常爽快,特平易近人,更懂得理解尊重,又很谦虚。
按要求,我首先发稿诗歌《儿时过大年》,彭总编建议我写成散文。所以我又发去诗歌《歌唱青龙湾》。而后很快以散文改写了《儿时过大年》。没想到仅过一两天,也就是2021年2月11日,我的诗歌《歌唱青龙湾》就出现在《凉城文苑》,更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散文《儿时过大年》又予发表。时恰逢除夕和春节,连发两篇诗歌散文,这给我们的大年增添了莫大的喜气。感恩《凉城文苑》,谢谢总编。我也为自己的诗文能够得到朋友的认可而欣慰。之后,我又陆续发表了《怀念我家老屋》《乐在读读写写中》等散文。
人到晚年就爱回忆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像要写的东西越来越多。一篇篇诗文陆续投稿于《凉城文苑》。截止到现在,我已经投稿59篇。这些诗文都收录在我的个人作品专辑里。我爱《凉城文苑》。《凉城文苑》开启了我新的生活,给我的晚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在这里通过文字交流,拉近了文友之间的距离,建立了友谊,并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我所接触的编辑和所有平台工作者,有教授、作家,也有企事业单位的普通工作者,他们不辞辛苦,常常工作到深夜,夜以继日,呕心沥血,他们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感恩人生旅途中的所有遇见,谢谢《凉城文苑》给我的晚年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我愿和大家一道,用心去书写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
我知道,一篇稿件从编审、排版直到发表,老师们都要付出大量的精力。为此我真诚地道一声:老师们辛苦了,谢谢大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祝福我衷爱的《凉城文苑》越办越好,祝愿凉城的文友们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幸福安康!愿大家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编审:谭绍义
           
           
           
           

作者:潘秀兰,笔名默兰,78岁,河北三河一中退休教师。2012年高中毕业50年,同窗重聚首,以诗文会友。由此便开始喜欢写些小诗,填词,与朋友交流,老有所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