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到这套积木后,我们做了一次街访

 酷玩潮 2021-12-04

在上上个月的时候,我们就拿到了这款随后让大家眼前一亮的积木套装:拼奇86203铁臂阿童木透视机甲

记得刚把快递取回来的时候,有小伙伴仅见到包装盒的时候就大呼一定要让自己来拼...这是遇到了阿童木真爱粉了。不过之后却发生了一件让我们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01

渴望变成一个真正的人

开箱拼好,惊叹之余大家围坐一起,想着如何给它拍段不一样的视频。有人说,要不我们做一段街访吧,看看大家对童年记忆还能想起多少。

就这么办!于是大家马上拎着设备出门,一阵忙活后,便有了下面这段视频(注:内容真实,随机采访,绝无剧本)

其实我们本意想采集一些无厘头的素材,但却没想到竟被一位小姐姐的一句话击中了!

当我们问到“你觉得阿童木是机器人还是人呢?”的时候,她说:

“我觉得他的内心是一个人,虽然外表是机器人,但他内心是一个人,而且渴望变成一个真正的人。

掌声。

这也是我们从这件拼奇积木设计和拼搭过程中所能感受到。阿童木模型最吸引我的就是那颗机甲之中的红色心脏,想必痛失爱子的天马博士在制造阿童木的时候投入了全部心血,最渴望让阿童木变成真人的,除了阿童木自己应该就是他了。

02

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国外动画

此外,你知道吗,铁臂阿童木》是我们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外国动画片。它是日本漫画界一代宗师手冢治虫的首部长篇连载作品,于1952年至1968年首次于光文社的《少年》漫画杂志连载。

之后在1963年被改编成动画,也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国产电视系列动画,在电视台连续播放四年,创下并保持未曾有过的高收视率,卷起了一股巨大的热潮。《铁臂阿童木》还改变了一些人对连环画的偏见,那些以前认为儿童连环画会影响学业甚至还会受到不良影响的家长们,开始鼓励孩子看连环画。

1980年12月7(41年前的这时候!)中国中央电视台引进《铁臂阿童木》黑白版播放,成为最早引进中国大陆的日本动画作品之一,播出后广受欢迎。这也是我们很多人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03

关于这件套装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现在才发出来这篇文章,一是因为最近大家太(拖)忙(延)了(症),再就是我们都知道的——这件阿童木太过火爆,一度断货(买不到的时候我们还是先低调些),当然期间还引起了一些定价争议问题,拼奇团队也对此进行了回应,同时升级了产品。

我们也曾试图与拼奇团队的官方设计师进行一次交流,但被婉拒,虽然有些遗憾,但也表示理解。不过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沟通机会,毕竟我们非常关注和支持成长中的国产积木品牌。

所以,如果你中意这件阿童木机甲,那在马上到来的双十二之际,也许可以考虑一下是否入手了。我们觉得整体还是一件很棒的积木作品,值得推荐。

04

开箱图文评测

以下文图/培林

在得知拼奇要出一款阿童木积木套装时,对于一个童年就喜欢阿童木的人来说真的是欣喜万分,毕竟那时候哪一位小朋友能够抵挡住一个能够飞的动漫人物呢,况且脚底还能喷火哈哈,这波回忆杀真的是来得猝不及防啊。

这款铁臂阿童木透视机甲套装,正版授权、七十周年限定,可以说是首款正版铁臂阿童木积木套装。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手冢治虫动漫中对于阿童木的设定。

套装中加入了很多喷漆工艺砖块,加之一些透明颗粒,看到外包装之后就能感受到迷人的金属感,全身也加入了很多可动的关节设计,还配备了一个充满细节的底座,不容易倾倒,保存摆放也更加放心,在最终的呈现效果上也非常棒。


包装和内容

先来看看盒子部分,这次包装盒依然沿用了黑色风格,阿童木主体模型简洁地立在正面。角落里有着授权文字和品牌logo,这种风格的设计,一看就是面向成人收藏向的了。

再来看看包装的背面,由背面的信息可知这套阿童木机甲有很多可动的结构,还要很多细节展示,我想在拼装完成后能够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地方吧!

打开外包装后,里面是两盒同样大小的包装,两个盒子分别装着1-3号零件袋、4-5号零件袋,两个包装放在一起组合成一个线稿的铁臂阿童木造型。只不过不要误以为这些步骤对应着盒子上的线稿身体,其实模型还是从底座开始拼搭的。

下面就是这次套装中的所有东西啦~包括一本说明书和24袋积木零件,其中一袋积木是不带编号的,里面装着四根塑料管,长的是两根银色的积木塑料管,短的是黑色塑料管,剩下的23袋积木中至少有一半的银色喷漆砖块,还有个别的金色喷漆元素,这次的砖块同样采用的是国产高砖积木,光泽度很好,质感很强,只是的确会造成一些颗粒过厚,拼搭手感偏硬的问题。同时套装还附带了一个零件分离器。

说明书的印刷同样精美,有意思的是在说明书的第二页还有关于阿童木各个技能的介绍。在这里介绍了阿童木的七个部位对应着七个不同的特殊能力或技能:

胳膊:最大1,000,000马力(最初是10万马力,之后增强到一百万马力)

睛:强力探射灯

耳朵:声音检测器(是正常人的1000倍)

语音识别装置:多种语言翻译器(会超过60国的语言)

大脑:电子大脑

心脏:分辨现实中的善恶

脚:喷气&火箭引擎(常规下是喷射器助力飞行&在太空中转换为火箭引擎)

在这里还有没有提到特殊能力,屁股处有机关枪,手指能发射激光,手臂能发射原子炮!


这套阿童木积木是可以合作拼搭的,小伙伴们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拼搭时光。


拼搭过程

首先要拼的阿童木身体部分在编号1的袋子中,还要在刚才提到的不带编号的袋子中取出两根黑色的塑料管,剩下的那两根在之后的底座拼搭中会用到。

这时就用到了这两根黑色塑料管了,在这要注意两根塑料管是不一样长的,心脏部位要安装到短的那根塑料管上,可以大胆得扭动塑料管。

在结构上可以看出各处预留的位置,心脏部位用到了一个印刷件,不过看着和包装盒上得有些不同,这里的这个印刷件印刷的灯光纹样有些靠上,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小小的实物拍摄失误。

拼到这里终于是能看到左半身阿童木的轮廓了,接着完善一下背面,背面这个孔是在最后拼完底座时,和底座连接用的。

在最后的几步中会出现一块双轴连接器的砖块,在屁股位置,这大概就是阿童木的机关枪吧,到这里就完成了阿童木的身体部位拼搭,右侧的透视机甲部分表现很好。后面真正有趣的还是拼装可动的手臂与腿部。

取出我们的2号袋子,这里拼搭的是阿童木的两条腿,先拼搭的是左侧的机甲部分!

腿部的拼搭很简单,这里与身体和脚连接的位置都是采用球形的连接方式,可动范围较大。

在脚部位的拼搭得益于这两个弧型砖块,显得尤为可爱!

在这里拼装上一只脚也是可以站起来的。接下来是另一半透视机甲腿的拼搭,在这可以发现剩下的积木基本都是银色积木了,可以想象拼装完成后的机甲感了。

在这里可要用些力气了,我在拼搭这个部分时,总是差些距离没法使下面四个相同的零件都连接上。

瞧这满满的金属质感。

下面是3号砖块袋,是手臂部分的零件,零件相对于其他编号的袋子就显得少了很多,拼装起来也没有很复杂。

虽说这条透视机甲胳膊拼装起来不是很难,但是造型配色方面也是很漂亮的。之前没有提到两种阿童木的武器都在这条手臂上可以看到,手指在设计上采用了镂空,放激光也就很合理了,手臂处的原子炮在这里设计在手臂的里外两侧,由梯形桶状砖和圆板组成的。这条手臂可动的地方是很多的,包括大臂,小臂,手掌部位,还有五根手指都是可动的,在最后完成时这条胳膊担当的责任是最大的,可以用这条手臂摆出各种姿势!

这条手臂相较于透视手臂可动范围就逊色一些,只有在腕关节处有球形零件连接。

到这里你不会以为快拼完了吧,请休息一下,再预留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接下来就是整套铁臂阿童木透视机甲套装中最最最复杂的头部的拼搭了,重要的事只说三遍~

在头部的拼搭时,依旧在内部采用了大量的银色喷漆砖块,砖块基本都是小颗粒,这也是需要预留出很长时间的原因之一了。

在从外部看不到的地方也依旧有很多细节,并没有在设计上偷懒。

我认为最值得一提的是头发部位,不论是左侧的头发,还是右侧的透视机甲头发造型和拼装设计上都是很棒的!左侧的头发是通过零件的互相组合形成的,右侧的透视机甲部分的头发则是在拼搭内部结构时很巧妙做了结构支撑,并非单纯的使用转角零件使头发聚拢,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完美还原后面的头发造型,并且非常地牢固。

最后就是完善面部细节,也是最关键的黑科技了!强力探射灯,多语言翻译器,声音检测器都在这里了!

终于迎来套装拼搭的最后的底座部分的拼搭了,取出剩下的5号零件包,5号零件包中大部分都是黑色的砖块,还有一些喷漆金属件和透明件,还要把我们之前剩下的银色塑料管拿出来。

底座部分的拼搭很容易,最后的造型呈现也是很不错的,并且还有很多细节。有了这个底座,这个阿童木积木套装才算完整。


总结与建议


整个阿童木机体的左右两个部分,比例还是很均衡的,造型设计上有一定的难度(这也就意味着低龄朋友估计很难独自完成),但拼搭完成后的视觉效果是很棒的。

至于喜欢哪一侧的身体,因人而异,就看你自己了。左侧还原人形姿态,棱角与圆润兼具的积木造型颇为讨人喜欢,右侧的透视机甲充满细节,可动的关节很多。头部是阿童木拼搭的挑战所在,巨复杂,我这几乎一半的时间都是在拼头部,主要是设计师在头部花费的心思很多,也是为了能够呈现出更多的细节。

不过套装也有些许不足,比如左侧的正常形态的手臂摆动幅度不是很灵活,并不可以像动漫中那样高高地举起,主要是被阿童木的大头给限制住了。头部使用轴、销砖块固定,虽不可以灵活地转动,但是很牢固,有得有失。

之前纵哥的评测中发过全人形和全机甲形改版,也非常的酷。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自己尝试DIY一下。

图片来自:MOCOZONE

拼奇86203铁臂阿童木透视机甲七十周年限定版收藏级积木,包含1300+片颗粒,官方售价499元,成品尺寸为14.8*13.6*32.3cm,适用年龄为6+,现已上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