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1岁张柏芝大胆发言,笑翻张馨予:生3胎后的她,为何越来越“敢”了?

 张德芬空间 2021-12-04

最近,翻到张柏芝和张馨予的一段对话。
张柏芝很开心地聊天:“我很少有女生的朋友,因为我太漂亮了,所以女生大部分都有点躲开我,你敢站在我旁边,还蛮有勇气的。”
本以为会被冒犯到,但没想到这话一出,张馨予反而笑趴在桌子上。
而张柏芝本人,也笑得爽朗。
我们身边的女性,大都内敛含蓄,为何张柏芝敢如此大方自信地夸自己?
张柏芝当然很美,但在仙女如云的演艺圈,谁都不敢说自己美貌排第一。
何况,出道至今,张柏芝遭遇过太多负面事件:
原生家庭的拉扯,艳某门的打击,亲密关系的调整,单身母亲的狼狈……
换做一般女人,大概早就一蹶不振。
但张柏芝反而越活越恣意,还找到了“爱自己”的最佳方式。

你为何不敢放肆爱自己?
迪帕克杜德曼德博士曾说:“你生命中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你不够爱自己。”
不够爱自己的根源,就在于不敢肯定自己,甚至,衍生出自我攻击。
在张德芬空间的“遇见线下体验营”中,我们经常遇到很多漂亮但自卑的女性。
甚至有一位,痴迷于整容。
在大家看来,她的皮肤吹弹可破,五官精细,非常有魅力。
但她总是忧心忡忡:“我觉得我的鼻子太塌了,我还想去做整容。”
表面上,女性整容,追求的是美!
但实际上,她们抗拒真实的自己,而去渴求那些未被满足的爱和关注。
很多人觉得,等我变得更美,更优秀,别人就会喜欢我。
但别人的态度往往不由你决定,总是向外求爱,内在的匮乏永远无法填满。
懂得自我满足的人,会相信自己是完美而完整的,爱自己便水到渠成。
而充满爱的你,往往能够吸引真正爱你的人。
张柏芝18岁出道,因为与周星驰合作《喜剧之王》一炮而红。
纵然香港女神向来多,但张柏芝对于自己的美貌一点都不谦虚。
她曾说:“全香港我只承认黎姿比我美。”
但其实,张柏芝自身的条件并不好,自己也没有读过多少书。
她的父亲混黑社会,她之所以早早出道,是为了赚钱帮父亲还债,帮妈妈养家。
原生家庭不好,也没多少学习的机会,这两点就足以压垮很多人。
但她从来不以此来否定自己,而是积极肯定自己好的方面。
我们之所以不敢肯定自己、爱自己,是害怕真实而不完美的自己,不被外界认可和接纳。
但亲爱的,我们必须看清:爱从来都在里面,不在外面。
你终其一生,也无法通过变优秀来获取爱,只有你自己内在有爱,那样的爱才是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看清真实的自己,并接纳她
张柏芝刚出道时,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玉女”。
演艺圈能得到“玉女”的称号,对女艺人来说,是个非常有价值的标签。
但张柏芝很明确地拒绝:
“我从来都不是玉女,我也抽烟喝酒的。”
面对别人“美好”的期待,她坦率地打破它。
这份坦率背后,是深深的自我接纳。
反观我们大多数人,不管自己多优秀,一旦接收到外面的负面评价,就很容易动摇质疑自己。
我们总习惯把人生的主动权,交给别人。
一个人不被外界评价困扰时,他的内心才会有力量,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就像张柏芝,她的演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尤其是艳某门,彻底打破了她想要的家庭幸福。
她不堪的情史,赤裸裸地展现在大众面前,逼得她撕开伤口,露出自己血淋淋的过往。
流言蜚语,足以吞噬一个人。
换做一般人,在那样的压力面前,大概只有“躲起来”一条路。
但张柏芝第二天她就主动接受了采访。
她知道,逃避没有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面对。
甚至她感谢是年轻的时候去经历这一切,因为此时她有足够的抵抗能力。
张柏芝不管别人如何看她,“玉女形象”破灭又怎样,她坦然面对自己的所有部分。
面对内在恐惧最好的方式,恰恰就是接纳它。
当你能够跟自己不舒服的部分待在一起时,它才会流淌出你的生命,焕发新的活力。
书籍《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中说到: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问题,甚至有些人因此引发了不少心理问题。
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我们要先接受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积极生活,然后打开心扉,理解他人,继而接受自己。”
当你看见全部的你,真实的接受如是的你。
你才会对自己有更多的慈悲,有更多的爱。

你要成为自己一辈子的爱人
人要想获得爱自己的能力,就要推翻“向外求爱”的模式,真正走上自己的旅程。
你是所有经验的源头,是你生命的本源。
张柏芝也曾渴望别人来爱她。
但原生家庭,很少为她提供帮助,反而需要她去不断牺牲和奉献。
恋爱或婚姻,也不能给她带来需要的爱和保护,甚至制造更多的考验。
对她亲如女儿的向太,也因她的“不敬业耍大牌”,而与她反目成仇。
既然外界的爱都会消失,不如自己主动去寻找爱。
她渴望来自家庭的爱,尤其是孩子带来的喜悦。
但她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起风光无限的明星,做妈妈才是她的人生理想。
她在事业巅峰时淡出银幕,选择与谢霆锋结婚生子。
当婚姻危机发生时,她变得一无所有。
很多人把她当作笑话,但成为“单亲妈妈”后的她,却犹如破茧成蝶一般,活出了独立自爱的一面。
张柏芝40岁参加《浪姐2》,当被问到:“自己、孩子、父母、伴侣”该如何排序时,她毫不犹豫把“自我”放在第一位。

她解释说:“如果我都不清楚我自己,怎么保护我最爱的小孩和家人呢?”

最后,她还补充一句:伴侣谁管他!
曾经她渴望伴侣的爱,渴望完整的家庭,如今自己就足以撑起一个家。
惟有当你认清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事实,你才明白:安全感从来无法外求,也从来不在这世界以外,它在你的内心世界。
离婚并不意味着失败,你借由关系更加认清了自己,学会成为自己一辈子的爱人。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一书里写道:
“不要再等别人来斟满自己的杯子,也不要一味地无私奉献。
如果我们能先将自己面前的杯子斟满,心满意足地快乐了,自然能将满溢的福杯分享给周围的人,也能快乐地接受别人的给予。”
不要成为等爱的人,而是要有给自己爱的能力。
这样无论什么得失,无论他人如何对你,你都能让自己获得安全和满足。

如何才能真正学会爱自己?
心理治疗专家露易丝·海在《生命的重建》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一个观点:“观念改变即人生改变。”
回顾她的一生,真正是把一手烂牌打好,实现逆袭反转的人生。
她1岁半时父母离异,5岁时被酒鬼强暴,童年期遭受霸凌和虐待,16岁意外生下小孩后送人……
结婚14年后,她却被丈夫抛弃,而且患上了癌症。
如此惨痛的人生经历,很多人可能就此滑落深渊。
但她却因此进入心理康复领域,用自己的经历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并被誉为“自我疗愈界的第一夫人”。
她在《镜子练习:21天创造生命的奇迹》一书中写到:
“做镜子练习,是你这辈子可以送给自己的一个最棒的礼物。”
所谓“镜子练习”,就是在镜子面前,深深凝视自己的双眼,并大声对自己重复肯定的话语!
每天早上,你都可以对着镜子说:
“早安,(说自己的名字),我爱你,我是真的爱你!
你看上去真漂亮,你的笑容令人陶醉。
你今天将过得充实幸福。
你太棒了,我很爱这样一个内在富足的自己!”
看似简单的话,却是你蜕变的开始!
语言会长久地作用于心志,这是一种屡试不爽的心理暗示法。
别人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说什么。
当我们持续这么做时,内心的“自我肯定”力量就会逐渐增强。
直到你相信:“在我广阔的人生中,一切都是完美,完整而完全的”。
只有掌握了爱自己的能力以后,才会爱自己的内在小孩,也更有能量去爱别人。
愿你能摆脱不爱自己的模式,更有层次地爱自己,活出生命的热情!
参考资料:
1、《灵性亲密关系》李安妮著
2、《生命的重建》露易丝·海著
3、张柏芝:秀里秀外的励志人生,《鲁豫有约》第2015010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