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几年前还是似懂非懂,现在能理解这本书的三分之二多些。 这可能跟作者有关,昆德拉向来用哲学的语言写小说,这也让他的作品可以表达更丰富、更宏大的主题。我在这篇文章里要谈一件事:性与爱是两回事吗? 道德的要求似乎是这样的:无爱之性是不道德的,为人所不齿。 假如无爱之性是合乎道德的,人们就会对自己的伴侣说'我是爱你的',同时与其他人发生性关系。显然我们现在认为这是渣的做法。 “渣”是因为背叛,肉体的(或许还或多或少有点精神上的)背叛,而背叛总是不可接受的。我个人先不评判无爱之性这种行为,先把小说中的故事摆在下面: 在主人公托马斯看来,灵与肉根本是两回事。他一生与超过两百个女性上床,但只爱特蕾莎一个。 他认为特蕾莎是“放在篮子里顺着河流漂到他身边的孩子”,在遇到特蕾莎之前,她从未让任何一个女人在自己身边过夜,总是做爱之后驱车离开,或把女人送走。 特雷莎让她感受到“Es muss sein”(德语:非如此不可),是他生命中的必然。他会握着她的手睡觉,在她生病时照顾她,让她住进自己的公寓,甚至为了表明他爱她,两个人领了结婚证。 为了她,托马斯从受人尊敬、收入颇高的外科医生沦落为玻璃擦洗工、卡车司机——爱是不言而喻的。 但他始终无法停止与不同的女人上床,假如不这样,他就痛苦万分,觉得生命无以为继。特蕾莎的痛苦也就一直像幽灵一样缠着她。 那么灵与肉是两回事吗?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了,现代科学早已证明我们的意识也不过是大脑灰质的活动。 大脑是物质的,存在于我们的肉体之中,这似乎就说明了灵与肉不可分开。 但是仔细考察的话,我们就能发现,男性的勃起无法受意识控制。男性勃起的机制是先有刺激,然后兴奋,进而勃起,远不是大脑一声令下就能勃起的。 这样一个事实,能够引发哲学、神学上的讨论,具有深刻的意义,我们暂且不谈那些,而只说灵与肉的关系。 米兰昆德拉将灵与肉分开了,这是很明显的。 吃喝拉撒睡,这完全是肉体的需要,意识不能下指令说“不要饥饿,不要渴,不准排泄,不要困”,it doesn't work 。 但意识能够让人思考、学习、工作和创造。在爱情里面,你茶不思饭不想,拿起笔写出最感人的情话,甚至你肯为爱情牺牲,这都是意识在起作用。 而在性里面,只需要在你面前摆上一具美好的肉体,你就能够勃起,这不受意识管辖,是肉体的需要。 我想大部分人能够认同以上事实,那么另一个问题便摆在了眼前: 你是无法控制勃起,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不去接触刺激物啊。(刺激物就是指美好的肉体) 然而,既然做爱仅仅是肉体的需要,就像吃喝拉撒睡一样普通而寻常,为什么要强调唯一性呢? 强迫你总是与同一个人做爱,就好比强迫你每天吃一样的食物、喝一样的饮料、用同样的姿势入睡,而这显然难以接受。 从前的性与爱都一样神圣,因为性被认为可以带来爱情的结晶——孩子。 孩子既是爱情的结晶,爱情又被要求唯一,所以性也就同样被要求唯一。 但性的功能早已不再只是生育,它还能够给人带来纯粹的快感。人喜欢性生活,不再仅仅因为它能够带来爱的结晶,而更加享受做爱的过程。 做爱带来的满足感与吃饱、喝足、排泄和睡眠带来的满足是一种层次上的,不神圣也不肮脏。 假如道德谴责这种行为,那么人们都应该回到每天吃糠咽菜的年代。 我们把道理都讲得很清楚,明事理的人都能够做出判断:这并不是在为出轨开脱。 有的人认为爱情足够神圣,为了对方的感受和健康着想,他宁愿忍受肉体需求的单一。 而这种时候,我们不要说这个人道德多么高尚,我们只能说他更看重爱情里对方的感受,他肯为此牺牲其他的东西。 这是他个人的选择,而不足以为范本。 我倒不希望这篇文章被出轨的男人引为证据,不是因为道德的考量,而是根本不起作用。 因为爱情里的女性从来不在乎道理是什么,她只在乎一件事:真理。她说的话就是真理。 至于为什么女性这般神奇,我就没有兴趣再研究下去了。 最后以小说中的一段话作结: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 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