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悬解》卷十七——腹满寒疝宿食

 平安健康LZJ 2021-12-04

图片

腹满寒疝宿食二十五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之相因者也。寒水风木之邪,合而贼土,土湿脾陷,迫于风木之侵,滞塞不运,是以胀满,所谓肾气实则胀者(《素问》语)。虽寒水之侮土,其中未尝无木邪也,风木上郁而克湿土,则为胀满,风木下郁而陷寒水,则为疝瘕。寒疝者,风木之下郁于寒水而凝结者也。土之所以化谷者,火也,寒盛火衰,水谷不化,是谓宿食。宿食既停,壅遏中气,变虚而为实,故宜攻下。攻下虽行,而其始实属寒因。则此三证,悉以寒为病本,总因于少阴之胜,趺阳之负也。

1 重点;此三证者,悉以寒为病本,以伤寒“论”杂病也。黄师解腹满寒疝宿食,甚是精微,无人能敌。其注解的逻辑性更是大大帮助理解和学习。

腹满,太阴之证,水木合贼。寒疝,少厥之证,水木寒结,合而克土。宿食,中虚而食停,虚变而为实。实宜攻下,攻下虽行,实属因寒。


腹满十七章

腹满一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1 趺阳,胃脉,在足趺上,趺阳脉缓而迟,是其常也。趺阳脉微弦者,是胃腑之脉而见肝胆之木邪,木郁贼土,脾陷不升,胃气不降,法“当”腹满,此是一定之理。其不腹满者,

则甲木不贼戊土,乙木必贼己土,脾陷而清气不升,法“当”便难,以脾陷肝郁,不能行其疏泄之令也,此是小便不利也。肝胆之脉,行于胁肋,若见两胁疼痛,此为虚寒之气,从下而上侵也;“当”以温药服之,此是一定之理。温暖水土,以疏木气也。盖木生于水,木气之郁,必因水寒,水位在下,木位在左右胁肋之间,两胠疼痛,是木气之郁,此必寒水之气从下而上侵于木位也。

2 肝胆邪气,郁于胃腑,则见壅满也(如黄连汤证)。弦为肝脉,阳减之义,木邪克土,不能升降,滞而不运,法当腹满,此是一定之理,此也为见肝之病,当知传脾。腹不满者,土湿木郁,疏泄不及,必小便难。此是湿盛胃满与湿盛木郁小便不利之别,或先湿盛小便不利,而后见腹满,或湿盛腹满,而又有小便不利并见。

小便难者,从其定理中找其逻辑,趺阳微弦,肝胆之邪也,胆木克胃则腹满,乙木贼脾则小便不利,此一定之理。也就是趺阳微弦,趺阳则见腹满,微弦则为木贼,必小便难。故提纲从趺阳则“当”见腹满,不满者,从木弦“必”见小便不利,此是一定之理。

3 两胁疼痛者,是虚寒从下上侵也,“当”以温药服之,也为一定之理。两胠即两胁也。木经循行,两肋之位也。

论;两胁痛,有痰饮悬饮之痛与本卷虚寒上侵之痛,注意区别。两胁之痛,基本上就是非痰即寒。趺阳脉微弦者,“当”以温药服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皆是“伤寒”病,而温阳气也。

图片

腹满二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1 上条言趺阳脉,是以候阳明,本条寸口,以候太阴。寸口脉弦者,肝木之克脾土也。木邪郁迫,经气不舒,故胁下拘急而痛。脉弦胁痛,水寒上侵也,其人啬啬恶寒者,木郁阳陷,营血虚寒,卫气虚陷也,卫阳不出,故见恶寒也。

2 弦为肝脉,木郁而阳减也。木郁克土,腹中胀满(此重申上条),水寒木陷,则为木邪郁迫,经气不舒,故胁下拘急而痛,此胁痛即是重申上条,虚寒从下而上侵,寒盛则拘急也。其人啬啬恶寒者,水寒木陷,营血不升,则卫气不出,故见恶寒也(阳陷即为阴束)。

3 胁下拘急而痛,是下寒上侵也,寒则拘急,寒则收缩之义。拘急之证,皆是木郁,此胁下拘急之证,同虚劳少腹弦急之证,就是拘急紧缩的感觉。如虚劳篇,有少腹拘急,瘀血证,血瘀木郁,少腹急结,都是木郁之证。木郁之证,脉多弦象,脉弦为阳减阳虚之义。

  啬啬恶寒者,阳虚于外,阴盛于里,阴气外乘阳位,则见恶寒,此即为里阴外乘之义。啬啬恶寒者还有二解,从表阳论,表无卫阳,无阳则为阴,为阴则恶寒。啬啬恶寒者还有三解,即为本条解水寒木陷,木气不升,营血下陷,则卫气不出,卫不外行,必见恶寒。此即为寒疝一提纲,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重点:此为少阴寒水之旺,非太阳外感之恶寒,一定要分清外感与内伤,表证之象。

论;本条申明上章,脉弦阳减,下寒上侵而胁痛。木郁阳陷,又补充卫气不出,而见恶寒也。

图片

腹满三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阳清而阴浊,清则通而浊则塞,中气痞塞,是以满也。腹满时减,复如故者,阳有时而复,故减,阴有时而胜,故复如故。阴易胜而阳难复,是以减不逾时而旋即如故。此为阴胜而内寒,非有陈宿之阻格,当与温药,以驱寒邪也。

1 此为阴胜而内寒,非有陈宿之阻格,“当”与温药,以驱寒邪,就是寒盛。

2 阳有时而复,故有时减,阴有时而胜,故复如故。阴胜内寒之腹满时减,区别于陈宿腹满之不减。腹满之虚者区别宿食腹满之实者;腹满之虚,是有时减,宿食之满实,是腹满不减,学习辩证。

图片

腹满四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色和者,善嚏。

1 重点;夫“中”寒家,此“中”读四声,非中气之中,一定分清。如阳明五十六,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此即是“四”声,对比“中风”则知。寒有内外之别,本章腹满,皆是中内寒,内中少阴寒水之气也。不是太阳外感之伤寒,而是中少阴里虚之内寒。本卷更能体现先师《伤寒杂病论》之义。

2 喜欠者,呵欠之义,阳位于上,阴位于下,阴阳相引,气升陷上下,则人见呵欠连连。气为阳,相引而上,阴盛于下,则虚而又陷,气上下不定,则呵欠连连。

类如;人早上起床时呵欠,是阳气升卫气出;夜晚睡前时呵欠,是阳气降卫欲藏。气升气降,则有呵欠。本条之欠是虚,气引而上,因虚又陷,反复升降,则呵欠连连。

3 清涕出者,寒水之旺,郁格肺气不降,逆行上窍,肺气熏冲,是以清水常流。此也为肾主五液,入肺为涕之理。肺气不降,则逆冲鼻窍,鼻窍狭窄,故冲激则发喷嚏。腹满二,啬啬恶寒者,营血不升,卫气不出也,卫气不出,孔窍闭也,窍闭则肺气不能外达,故逆冲鼻窍,清涕出而善喷。伤寒杂病,理论与病证,环环相扣。

论:平时外感而打喷,就是外寒伤而皮毛闭,而肺气逆冲鼻窍也。人打喷嚏时,细细观察,会起鸡皮疙瘩,即是皮毛不开之象也。

4 色和者,未见五色,阳稍盛,只是虚寒,当与温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