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论述光绪的崇陵选址过程,以及参与相度的地理风水人员

 陈益峰地理 2021-12-03

  文/陈益峰

  崇陵是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和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的合葬陵寝,位于清西陵泰陵的东北面面约4公里的金龙峪,是中国历代皇帝陵寝中的最后一座。宣统元年(1909年)破土兴建,民国二年(1913年),光绪皇帝入葬,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被盗。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傍晚,38岁的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广地突然驾崩于瀛台涵元殿。三天后,十月二十四,时任摄政王的爱新觉罗.载沣,以新帝溥仪的名义向内阁下了一道谕令,让堪舆大臣带着精通地理的人员,前往东、西二陵,卜选光绪的万年吉地。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四下达谕旨,为光绪卜择吉地,到十二月十四确定金龙峪为陵址,光绪的崇陵,选址仅仅用了50天。

  本文重点谈谈,参与光绪万年吉地的卜选人员(精通地理的官员)、相度大臣、相度全过程和相度的风水说贴等,供专业的地理研究人员学习、研究。笔者遍查与光绪崇陵相关的清宫历史史料,历史近一个月,将所有与崇陵相关的历史真实史料,全部找到,以下逐一罗列。希望读者珍惜,仔细阅读,为难得的地理珍品。

  笔者先后七次前后光绪的崇陵,研究地理,同行去过考察的徒弟有:陈文、朱江、戴饮浊、王洪超、姬常勇、梁敬南、林敏等人。

正面看光绪崇陵的神道碑亭

正面看光绪崇陵的明楼

宣统元年(1909年)破土兴建,民国二年(1913年),光绪皇帝入葬,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

前清三品京堂候补梁鼎芬在崇陵种树

梁鼎芬对光绪帝忠心耿耿,多次赴梁各庄叩谒梓宫,“露宿寝殿旁,瞻仰流涕”。由于经费困难,崇陵之内没有种植树木,看上去光秃秃的。梁鼎芬为此焦急,四处奔走化缘,募集了几万银子,购置松、柏、枫、杨等树四万余棵,绿化崇陵。1919年他去世后,葬在崇陵右旁的小山上。

崇陵工地,1909年初,崇陵开工,贝勒载洵担任承修大臣。此后,金龙峪方圆5里的范围内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工程最紧张的时期,20多家厂商、6000多人同时施工。为了维持秩序,军警昼夜不停地进行巡查。

  1、 崇陵相度人员

  历来皇陵的选址是非常慎重,都是挑选最为信任、同时精通地理的重臣,为相度相度大臣,同时在全国筛选最有水平的地理先生,前来为皇帝卜选皇陵,光绪皇陵依然如此。

  (1)、光绪十三年,参与相度的朝廷要员

  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醇亲王奕譞、军机大臣翁同稣、怀塔布、内务府员外郎兼画图官庆宽等。

  (2)、光绪十三年,参与相度地理人员

  奏事官 何英年

             容 贵等。

  (3)、宣统初年,参与的相度大臣

  资政院总裁   溥 伦;

  邮传部尚书   陈 壁。

  (4)、宣统初年,参与相度的地理人员

  法部候补郎中        春 寿;

  度支部候补主事  钟 秀等。

清咸丰年间,样式雷绘制的《西陵图》真迹。清西陵是清廷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地理先生,卜选的地理最好的陵寝,其中参与的地理先生,多大百余人,基本都是精通地理的文人、文官和钦天监官员。

清雷献祥绘制《清西陵全图》

  2、崇陵相度人员简介

  (1)、何英年

  何英年,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何氏,字菊侪。以贡生考取笔帖式,累迁郎中兼护军参领。光绪中,历奉宸苑卿、左翼总兵、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工部右侍郎,调户部。

  何英年,为清末地理名家,精通地理技术,光绪十三陵,奉旨卜选皇陵,将光绪皇陵,选址在西陵的金龙峪。后参与相度三海、颐和园等皇家宫苑,其精湛的地理技术,深得慈禧、光绪赏识,官居正红旗汉军副都统,正二品。参与了清末大量王公贵族的陵墓相度,是真正的一代地理国师。

  1900年6月,以何英年、载澜、载勋、刚毅统领义和团。载勋等出示,招致义民助攻使馆,何英年弗能阻,匪益横,任意戕杀官民。

  八国联军陷京师,随慈禧太后、光绪帝逃往西安。充行在查营大臣,旋授左都御史。行次猗氏,知县玉宝供张不备,疏劾之。

  1901年,《辛丑条约》议定,各国要求惩办祸首,羁西安狱,不久命何英年自尽。

  户部文选司郎中崇彝所编撰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其中何英年有评价:

  英年,本寒士,通风鉴之术,以夤(yín)缘李莲英辈,正值光绪十二、三年,修三海、颐和园之役,为看苑中风水,盖先得内侍消息,凡宫中所欲作者,皆迎合懿旨,故得进身。数年之间,由三院卿(不记何院),骤升工部侍郎,且兼左右翼总兵。

  (2)、春寿

  春寿,秀才出身,精通地理技术,被清廷特授法部候补郎中,正五品。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参与光绪崇陵的卜选。

  宣统元年六月,春寿因为卜选崇陵有功,授民政部郎中,加三品衔,为真正的一代国师。

  《大清宣统政纪》记载:

  宣统元年六月,癸巳日

  以恭办要差出力,予民政部员外郎春寿,以郎中即补,加三品衔。

  (3)、顾钟秀

  顾钟秀,江蘇省松江府華亭縣人,郡庠廩膳生,秀才出身,精通地理技术,被清廷特授度支部候补主事,正六品,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参与光绪崇陵的卜选。顾钟秀著有《选择正宗》一书。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廷将户部改为度支部,度支部候补主事,没有任何实际工作和俸禄,只是户部挂职而已。

  (4)、容贵

  容贵,字泽圃,瓜尔佳氏,滿洲正黃旗,卒于光緒20年(1894年)。精通地理技术,光绪十三年,参与光绪金龙峪万年吉地相度。

  (5)、溥伦

  爱新觉罗·溥伦(1874年11月10日—1927年1月21日),字彝庵,爱新觉罗氏,隶属满洲镶红旗。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五世孙,成哲亲王爱新觉罗·永瑆玄孙,贝勒爱新觉罗·载治第四子。过继给道光帝长子隐志郡王爱新觉罗·奕纬为嗣孙,袭封贝子爵位,时称“伦贝子”。

  同治帝崩时,曾有望继大统,为慈禧太后所阻。光绪七年(1881年)袭贝子。二十年(1894年),加贝勒衔。三十三年(1907年)筹备资政院,与孙家鼐共同担任总裁。宣统三年(1911年)任庆亲王内阁农工商大臣。担任资政院议长时,因弹劾军机案,与奕劻产生了极深的矛盾。辛亥革命爆发后,赞同清帝逊位。民国后,转而依附袁世凯,赞同洪宪帝制,受参政院长,许亲王双俸。

  溥伦,精通地理技术,光绪三十三年十月,被摄政王载沣任命为光绪崇陵的相度大臣,最后将光绪崇陵卜选在西陵的金龙峪。

  (6)、陈壁

  陈壁字玉苍,晚号苏斋,清咸丰二年(1852年)出生于福州闽侯县苏坂乡。光绪元年(1875年)赴考中举,三年(1877年)会试,拔为贡生,随即任内阁中书。从此仕途通达,历官礼部铸印司员外郎、湖广道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顺天府尹、户部侍郎等数十职。清光绪年间任命为十三省钦差钱币大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成立邮传部,负责管理全国轮船、铁路、电报、邮政诸事务。

  光绪三十三年,陈壁升任邮传部尚书。在任内,他改革弊政,废除官吏特权,惩治腐败。

  宣统元年(1909年),因陈壁的改革触犯了一些贵族官僚的利益,他们“摭拾蜚语”,弹劾陈壁“滥用私人,糜费公款”,陈壁有口莫辩,终被罢职。罢职后,陈壁退为寓公,日以“种花莳疏以自娱”,倒也悠闲逍遥。享年77岁。

  陈壁,精通地理技术,光绪三十三年十月,被摄政王载沣任命为光绪崇陵的相度大臣,最后将光绪崇陵卜选在西陵的金龙峪。

  (7)、翁同龢

  翁同龢(1830年~1904年),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翁同龢学识渊博,精通地理技术,光绪十三年,参与光绪金龙峪万年吉地相度。

  (8)、奕譞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光绪帝的生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为醇郡王。咸丰帝死后奕譞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亲王。光绪登基,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奕訢所带领的军机处被慈禧全班斥退,史称甲申易枢,奕譞开始以商办之名接掌政权。光绪十一年(1885年),总理海军衙门,任内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

  光绪十三年,奕譞作为光绪皇帝的生父,参与光绪金龙峪万年吉地相度。

  (9)、庆宽

  庆宽(1848-1927),清代宫庭画师。本名赵小山,字筱珊,号松月居士、晚号尘外野叟,又号信叟。清代辽宁铁岭人。后入旗籍,隶正黄旗。

  庆宽一生善画,精鉴别古器,早岁读书于灵光寺,受业于法华大师。初从山东袁瑞寿学画,专工笔;复从名师戴醇士学山水;后拜河南王丹麓并学花卉、翎毛、草虫。由于潜心好学,精于水墨设色、丹青技艺,掌握全面。

  庆宽工书善画,见知于醇亲王,先曾在醇王府供职绘事,后进内务府,历任内务府员外郎、堂郎中、晋三院卿。钦派办理清廷大典,奉旨作大批宫廷历史绘画,其中所画陵寝典礼、崇陵山势全图,受到皇帝特旨嘉奖。卒于民国16年(1927),享年79岁。

  (10)、怀塔布

  叶赫那拉·怀塔布,清末大臣,叶赫那拉氏,满洲正蓝旗人。叶赫那拉·瑞麟子。由荫生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历任大仆寺卿、太常寺卿、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内务府大臣。

  怀塔布,由荫生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以父恤典擢四品京堂,累迁礼部尚书,充内务府大臣。光绪二十四年,主事王照上书言事,久之始代奏,坐违旨抑格,褫职。未几,皇太后训政,起授左都御史,复充内务府大臣,迁理藩院尚书。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恪勤。

  光绪十三年,怀塔布,参与光绪金龙峪万年吉地相度。

清代内务府样式雷绘谨呈样稿《崇陵立样全图》,为清代样式雷真迹 。该件图纸是研究清代皇家陵寝规制、皇家地理格局等方面的重要原始档案。崇陵的金龙峪,首次选址是清朝末期著名地理学家何英年的作品,其高超的地理技术,被清廷高度认可,曾经相度过光绪皇陵、颐和园、三海宫苑等皇家工程,后来提拔为正红旗汉军副都统,正二品。

  3、光绪十三年三月,何英年、容贵等相度选址金龙峪

  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光绪帝始亲政。

  光绪十三年,三月初七至三十七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谒西陵时。

  三月十三日,光绪、慈禧、醇亲王奕譞、军机大臣翁同稣、奏事官何英年、容贵、怀塔布、内务府员外郎兼画图官庆宽。此地原名原为魏家沟,同治改名九龙峪)相度且将九龙峪更名为金龙峪。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光绪金龙峪万年吉地,并没有兴工建造,而是等到光绪皇帝去世,宣统初年,又开始卜选光绪万年吉地,最终才定址金龙峪。

  清代样式雷家藏图稿中,光绪十九年绘制的《金龙峪金星宝盖图》,图中注记曰∶

  西陵魏家沟改,同治改。九龙峪改,光绪改金龙峪。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所藏一幅崇陵陵址的《金龙峪图》。图中金星宝盖旁写着∶

  石柱系光绪十三年三月十四日立。

  此石柱,正是光绪视察金龙峪万年吉地的第二天所立。

《永宁山扈从纪程》为清朝进士孙鼎烈撰写的,随同慈禧、光绪西陵行程记录。孙鼎烈(1841-1910)清末官吏。字叔和,无锡石塘湾人。孙竹筠长子。同治壬戊秀才,光绪戊子举人己丑联捷进士。官内阁中书,翰林院庶吉士。先后任浙江新昌、会稽、太平、临海等县知县,办事干练,颇著循声。荐升观察,应征入京,任职礼学馆。宣统元年退职回乡,卒于宣统二年。

红色部分为《永宁山扈从纪程》书中,关于光绪与慈禧太后,相度西陵金龙峪万年吉地的记载

  4、《永宁山扈从纪程》记载,光绪曾经将皇陵定址金龙峪

  孙鼎烈的《永宁山扈从纪程》,记载∶


  光绪十三年三月十二日,上还自慕陵,径诣寺,奉太后至九龙峪,度万年吉地工程。

  九龙峪,在永福寺西北东围墙外。吉地已定,更名金龙峪。未正,车驾还宫,以翌日启跸还京。

  文中谈到的寺,是指西陵梁各庄行宫西隅永福寺,为慈禧游幸西陵驻跸之地。

  九龙峪,就是后来的光绪崇陵所在。

  宫,指梁各庄行宫。

  未正指14点到15点。未时是13到15点,其中前一小时,称未初,后一小时称为未正。

《翁文恭公日记》,也叫《翁同龢日记》,是清末翁同龢撰,一共四十册。192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翁同龢在同治、光绪间历任刑、工、户等部尚书,并两度任军机大臣,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日记》起于1858年7月31日(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终于1904年6月27日(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所记多有关当时重大史事。其中有关于光绪朝相度金龙峪的详细记载。

  5、《翁同龢日记》

  军机大臣,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光绪十三年三月,相度金龙峪皇陵的时候,翁同龢作为光绪皇帝的亲信,参与了相度。并且在自己的日记《翁同龢日记》中,详细记载了相度的过程和人员情况。主要的相度人员是何英年、容贵等人。其他大臣,前去最后做决定。

  (1)、光绪十三年三月十二日,慈禧传旨,相度九龙峪

  光绪十三年三月十二日,晴朗,无雪,极好天气。

  丑正即起,卯初至(若农站讲官班,敷土大飨)。慕陵门外西朝房祗侯(朝衣冠)。

  辰正一刻上至,径入行敷土礼(一刻,青长袍裱)。

  毕,出至金殿更衣,余等于此时鱼贯入隆恩西门排班立,(余在东班,东西班不过三十人)。上至,先举香上香,行大飨礼。随行三跪九叩礼,跪听读祝,又行三跪九叩,起送视版退。(无乐,礼节亦简)。上行辞奠礼(青长袍祥)。

  余等先退,仍策骑由昨路行(今日御路在东口子门内,一箭近即往南)。出东口门,从间道陟山,巳正 抵营。(马兵纪梦桥带道,给银二两、扇一、对一)。

  途遇醇邸,知今日皇太后、皇上(上于陈门庄中伙后即往),皆诣九龙峪相度吉地,邸亦往。未初上门,未正上还行宫,群臣跪安。(一起,军机。)

  申正,皇太后还行宫。(军机先散,余等偕李相站班)。

  戈什爱班传醇邸语,云:

  奉懿旨,明日著醇亲王、翁同稣带同看风水英年(奏事官),前往九龙峪相地。

  退诣醇邸帐房,定明日辰初到彼,容贵、怀塔布同往。

  拜客,晤李相。

  酉正雨洒洒然,一刻止。拔营去者多矣。

  是日上到九龙峪,过一桥,桥阑为风所折,幸马未大惊。

  懋勤殿送菜点。门人王化光庚辰,在此办道,来见。送梨桔二合、点心二匣。容泽圃送梨橙各一合,李相、藩司公送土物甚多,力却之。

  (2)、光绪十三年三月十三日,相度金龙峪

  
光绪十三年三月十三日,雨过睛朗,早寒,可皮衣,视昨日气候差一月矣。

  寅正起束装,俟上起銮后乘马,带道官张姓。

  赴九龙峪,五里许抵山麓,容泽圃与英年(字菊侪)、画图官庆宽(字啸山,皆内务府员外,皆昨夜从秋澜传来),先在。

  余步行偕之登山,细看脉从壬来,九节盘旋,过峡开帐,皆极分明,闻绍秋臬极言不可用,未知何所指。

  醇邸、怀公先后来,乘马下山,至第七节过峡处有二石,太后昨日命置此,俟风水官商酌,余看实不可用,因令英年细酌,亦云不可用。

  下山看前十三年所定立穴处(有砖砌小台),未免太低。

  余令画工画四面山图,注明节数,邸拟奏片,英年拟说帖。(奏片邸与余及容贵连名,叙入会同怀塔布。说帖极言此地之佳,画图于昨日置石处签过脉处三字。)

  巳正三刻登车长驱,由御路行,盖已用过不禁车马矣。

  未初一刻抵秋澜,仍住前茅屋。申初三刻诣门帐房,阅本部摺五件(明日递)。曹司匆匆将拔营,余遂诣容泽圃帐房,须臾怀绍先亦来,屡催图说,至酉正一刻始就。与邸同赴宫门,邸持匣入,余等待门外,有顷邸下传散(未叫)。

  比归至寓曛,黑矣。(一起,军机。本有怀塔布,未到,撤。)是日未站班,赶不及也。

  内奏事总管王进福车复伤腿。给厂子人二两,房东对二付、钱两吊。怀君送活野鸡一对。谕旨一道。叩闻。

样式雷家族绘制的《崇陵地盘图样》,清代宫廷真迹。

宣统时期真实修建崇陵时候,负责相度的地理名家是法部候补郎中 春寿、度支部候补主事 钟秀等。其中春寿最为有功,宣统元年六月,因为卜选崇陵有功,授民政部郎中,加三品衔。

  6、宣统初年相度过程

  (1)、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摄政王载沣命卜选光绪皇陵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摄政王载沣以宣统皇帝名义发布上谕,任命溥伦、陈壁为相度大臣。主要选址范围在清东陵和清西陵。

  《大清宣统政纪》记载: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丙子

  又谕:

  大行皇帝尚未择有陵寝,著派溥伦、陈壁带领堪舆人员,驰往东、西陵,敬谨查勘地势,绘图贴说,奏明请旨办理。

  (2)、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四,定址金龙峪

  经过不到两个月的相度,溥伦、陈壁、春寿、钟秀等人,主要卜选了四个备选位置,包含东陵境内的长龙岭和兴隆台和西陵境内的金龙峪和丁家沟。其中金龙峪是,曾经是多位皇陵的备选位置,光绪的崇陵最后定址在金龙峪。

  《大清宣统政纪》记载:

  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乙丑(十四日)

  谕内阁:

  前经降旨,派贝子溥伦等于东陵西陵附近地方,敬谨相度皇考德宗景皇帝山陵。

  昨据溥伦等奏称:谨看得附近西陵之金龙峪,地势宽平,系属上吉之地等语。金龙峪谨定为崇陵,即行择吉兴工。

  著派载洵、溥伦、载泽、鹿传霖敬谨承修,并著庆亲王奕劻会同办理一切事宜。

  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丙子

  谕内阁:

  载洵等奏请定崇陵规制一摺,著恭照惠陵规制,敬谨兴修。

  (3)、宣统元年二月初八日卯时兴工

  《大清宣统政纪》记载:

  宣统元年正月己酉日

  谕内阁、贝勒载洵等奏、崇陵工程请择吉动土等语。著钦天监于本年二月十五日以前。选择动土吉期具奏。

  宣统元年二月

  谕军机大臣等钦天监奏、崇陵工程动工吉期二月初八日卯时吉一摺。著永修大臣谨遵办理。

 清代《金龙峪风水地势图 》 藏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中心。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摄政王载沣以宣统皇帝名义发布上谕,任命溥伦、陈壁为相度大臣。主要选址范围在清东陵和清西陵。

  7、光绪皇陵卜选的三个风水说贴

  光绪皇陵卜选的三个风水说贴,主要是宣统朝卜选万年吉地,由资政院总裁溥伦、邮传部尚书陈壁、法部候补郎中 春寿;度支部候补主事 钟秀等,递交给摄政王载沣的奏折。

  而光绪十三年,奏事官何英年和容贵等人的奏折和说贴,都没有找到。

  (1)、兴隆台、长龙岭等二处风水说帖

  呈遵勘东陵地势迤西兴隆台长龙岭二处说帖抄录单
  兴隆台自祖山起脉,右枝劈干横张,星峰兀起,迤十数里展开大帐,为一方面独尊之位。
  黄花山形具廉贞递前,剥换低峰,至大杏花山,结三吉星体。从左角挂落,群砂拱卫,连起三峰。左辅金星,中平过渡,迎送齐全,穿插明显,跌断柔和,层层开帐,桡棹直前。圆峰三起,由庚转辛,至主山处。
  金星端正,个字中抽,癸酉入首,轮影分明。双环蝉翼,穴结少阴。向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三分,丙子,丙午分金。
  三吉在前,对天台而耸秀;双溪合右,环坤纽而呈祥。诸峰罗列而朝宗;四势端严而和会。允称吉壤,宜卜崇封。东西砂体卑弱,,砂外临大西河,将来夏令水势浩大,桥工未易保固耳。
  长龙岭,脉自黄花山起干,廉贞作祖,以琉璃屏为后,前有杏花山作帐,支撑堂案,宽大深藏。自中峰跌落,层级中抽。势若建瓴,勇往有无前之象;形如飘带,相从见突兀之尊。水合双溪,后作缠而前作会;山分两翼,南为列而北为托。
  局面横开,关阑严密。四山围绕,一脉独尊。穴结太阴,面对小杏花山。向立前乾山巽向,兼亥巳三分,庚戌、庚辰分金。
  堂局虽未宏敞,而水口有处煞之吉,只大势稍逊前图耳。

 清代《光绪崇陵风水地势图 》 藏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中心

该图为样式雷家族绘制的清光绪皇帝的陵寝设计图,清代宫廷珍迹。

样式雷家族从第一代雷发达于康熙年间由江宁来到北京,到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在光绪末年逝世,雷氏家族皆在样式房任掌案职务,负责北京故宫、三海、清东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设计。

  (2)、金龙峪风水说帖

  呈堪舆司员法部候补郎中春寿等遵堪西陵地势金龙峪等处说帖。
  丁家沟龙自乾亥方起伏而来,俱结金水之体,势如飞蛾,个字中抽。由壬字方入首,再起星峰。金星端正,缠送砂全。轮影分明,到头结穴,太阴窝形,他山借助,众水回环,堂局完全,罗星周密。向立亥山巳向兼干巽三分,丁亥、丁巳分金。四山息伏,见一脉之独尊;双护前随,如两班之拱列。低平远案,贵人特起,尖峰高耸。
  后龙金水,平开大帐。稍嫌来处稍单,前过重。虽有完全之势,惜非老干所钟。金龙峪脉起自后祖山,横开左帐,另起高峰,山势庄严,宛如宝殿,又中峰细抽一脉,天梯石磴,阶级分明,递下二三节后,自亥转壬,兀起寿星一山,备具左辅,土金形势,高圆端正。大帐平开,桡棹向前,直送到穴,班排衙列,枝脚整齐。
  由少祖山再转癸而入壬,每一转必有帐护。再由壬而入癸。山列峨眉,砂分蝉翼,环围轮转,
  穴结少阴。其承送到穴之牛角砂,完全脱化,都成朊壤。
  向立壬山丙向兼亥巳三分,丁亥丁巳分金。离水坎山,局参既济;壬龙丙向,象合文明。山势逶迤,有雄峙一方之概;局形端正,综包藏四势之奇。左列旗枪,右张华盖。水环流而清晏,砂朝拱以伏从。起挟飞鸣,落如翔集。定一尊之全局,无涓派之斜趋。斯实乾坤灵秀之区,阴阳会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为诸穴冠。

清咸丰朝样式雷绘本《西陵图》,清西陵的第一次卜选为雍正朝,集中了数十个全国精通地理的官员,长达四年多的时间在直隶附近卜选。参与的地理风水人员,多是文人出身的官员和钦天监官员,主要有:

怡亲王允祥、福建总督高其倬、户部主事管志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仍兼理钦天监监正事钦天监监正明图、户部员外郎衔任兼钦天监左监副任择善、内务府郎中海望、内务府郎中保德等人。其他参与的精通地理的大臣:兵部侍郎傅鼐、总兵官许国桂、总督河道中军副将李楠、陕西澄城知县举人崔辅鼎、秀才马元锡、秀才吴立、雍正二年进士艾芳等人。

清代绘制的《西陵全图》

  结语

  从宣统初年,参与卜陵几人的地理技术,主要是寻龙点穴的形峦技术,至于理气用的是三合技术,但是金龙峪不合三合,旺方出水,只是使用了三合旺相分金而已。

  民间很多师傅,不明就里,听人神吹,听说皇陵是按他家的祖传秘诀弄的,拿着罗盘前去测量,不管合不合他的秘诀,都厚着脸皮说,按他家秘诀弄的理气,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做法而已。

  笔者将皇陵选址全程、参与人员、所用技术,全部公开,为的就是让大家明白古代地理的技术到底是什么?

  其实民间的坟墓也一样,形峦多是寻龙点穴,只是派别不一样,穴法千变万化。不要迷恋郭璞、杨筠松、赖布衣、陈抟、吴景鸾、朱熹、蔡元定、江念泉等等名师,他们只是上万个名师的中一个,其手法值得研究学习,但是不要迷信。现实中常常没有高手,只有更加更客观、更加理性,才能走得更远,不然稍有不慎,从来都不发家。

  而且多数名师的作品,明显只要一种穴法,最典型的就是杨筠松,穴法极其单一,相似穴法,笔者竟然没有见过一个发家的,全是依靠传说和编神话故事。

  老坟、老宅,立向技术,九成九就是三合技术,不合三合理论的,直接跳过,就用三合分金而已。

  至于光绪之后,不到三年爱新觉罗家族的江山,就丢失了。这是历史的大势,不是地理可以完全改变的。爱新觉罗家族,近三百年的辉煌,已经创造了神话。民国之后,作为华夏子孙的一部分,其家族后人,依然有大量优秀的文人、大量优秀的画家,大量优秀的书法家。其家族的地位和智慧,依然不是一般富贵家族可以比肩的。

光绪崇陵撒灰、放线真实场景。照片中白色柱状物,是工程开始之初,施工人员为标示陵寝主要建筑位置和实际高度的“线墩”。

光绪崇陵撒灰、放线真实场景

光绪崇陵撒灰、放线真实场景

光绪崇陵撒灰、放线真实场景

光绪崇陵撒灰、放线真实场景

崇陵施工现场

崇陵明楼施工现场

正面看隆恩殿施工现场的老照片。

崇陵修造最大的危机来自清朝灭亡。1912年,溥仪退位之际,与民国临时政府议定了优待条件,其中第五条说:“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际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但是,民国政府刚一建立,根本拿不出钱来,修陵工程一停就是一年多。

崇陵石牌楼施工现场

正面看崇陵地宫,光绪帝去世后,梓宫奉移到清西陵梁各庄行宫正殿内暂厝。1913年崇陵地宫先期建成,12月13日梓宫奉安于此,同年病逝的隆裕皇后也同时葬入。

侧看崇陵妃园寝

五孔桥上正面看崇陵

崇陵的牌楼门,位于五孔石拱桥北面,是仿照清东陵康熙皇帝景陵的牌楼门建造的,六柱五门五顶冲天柱式,瓦木石结构,立柱为石质,额枋和门为木构,檐顶覆黄色琉璃瓦。

正面看隆恩门

近看崇陵隆恩门

  全文完。

  作者:陈益峰,男,著名地理师傅,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公费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现任国际易学联合会地理环境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少林寺北美文化推广中心易学地理总顾问,长期从事传统地理学的实践、考察等研究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