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鱼刺了怎么办?【耳鼻喉科】

 重庆耳鼻喉科普 2021-12-04

鱼,作为一道营养美味的菜肴,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菜,特别是在海南这座四面环海的小岛,鱼类资源丰富,吃鱼是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

但这时候,常有些人吃的正尽兴时,会一不留神将尖尖的鱼刺卡在了喉咙里,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用一个成语说就是“如鲠在喉”,别提有多难受。

有很多市民不愿意为“小鱼刺”跑一趟医院,一来嫌麻烦,觉得只是压几口饭或者试着喝醋就能解决的小问题。二来嫌贵了,简单取鱼刺的少说也得大几十块钱;如果刺得更深,采用电子喉镜设备,甚至手术,费用更多,比吃个鱼还贵,觉得不划算。


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我们得看鱼刺卡住的位置深浅

一、鱼刺容易卡在哪里呢?

1、大部分患者卡的位置较浅,为口咽部异物。主要容易卡在双侧的扁桃体,张口压舌基本可以看到,这时,患者会感到患侧咽部刺痛或异物感。

2、还有一些患者的鱼刺卡在咽喉深部,张口压舌无法看到,我们称为下咽或者喉咽异物。鱼刺多卡在舌根、会厌谷或是梨状窝。这时患者常常感到患侧颈部或喉部刺痛、异物感。

  

3、少部分患者卡在食管:食管又分成四个狭窄的地方:a、食管入口部狭窄处,b、主动脉跨过食管的狭窄处,c、左主支气管跨过食管的狭窄处,d、食管穿过膈的狭窄处。其中食管入口处异物嵌顿相对其他狭窄处最常见,食道入口处卡鱼刺,多感觉喉结以下处颈部明显刺痛,且难以忍受,不敢做吞咽动作,这种不适感比咽部异物造成的更重。

二、被鱼刺卡后该怎么办?

错误的处理方法 

你是否被推荐过这些土方法?吞饭、喝醋、吃韭菜、抠喉催吐等,这类对付鱼刺卡喉的民间土方,在医生看来比鱼刺本身更要命。

用吃东西的方法试图将鱼刺咽下去,这样做虽然细软的鱼刺可能侥幸被推入胃内,但大而坚硬的鱼刺就非常危险了,可能会划伤咽喉部,甚至将鱼刺推入食管或将鱼刺扎得更深,刺穿食管进入颈部间隙或胸腔,造成感染或大出血,引起更危险后果。类似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

而喝醋方法,认为醋可以软化鱼刺,真的是这样吗?
大家可以做个试验,若想用食醋将鱼刺软化,大概需要几十分钟的浸泡,而且效果还不一定明显。可想而知,喝醋在食管内通过的那几秒钟时间,是不足以软化鱼刺的,完全徒劳,反而有的醋浓度太大,还会烧伤口腔、咽喉和食管黏膜,导致食管狭窄粘连。

 正确的处理方法

当感觉卡了鱼刺后,应立即停止进食,保持镇静,不要焦虑、紧张,放松咽喉肌肉,可吞咽少许唾液感受一下,有时进食速度过快,鱼刺会划伤黏膜,也会引起疼痛异物感,造成卡鱼刺的假象;


如果咽喉无疼痛,不影响进食,仅仅有轻微咽喉不适感,无法准确判断卡鱼刺的位置,或者卡的感觉游走不定,那么可能仅仅是划伤,可以先观察1天看看咽喉不适感较前是否好转,如果好转,进食无疼痛,可能仅仅是划伤,如果没有减轻,建议医院就诊。


如果是真的卡了鱼刺,通常吞咽时会有明显的异物感或刺痛感,并且持续存在,位置固定;当停止咽喉部活动后,疼痛稍减轻。以试着清水漱口,看看能不能把本来扎得不深的鱼刺吐出来,同时感受一下鱼刺的大致位置。若患者经上述操作判断,吞咽时明确鱼刺卡咽喉或颈部疼痛感非常明显,无法吐出鱼刺,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有些鱼刺很难自行脱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免耽误时间,延误病情,请及时前往耳鼻咽喉科就诊。


三、医院是如何取鱼刺呢?

经常会碰到来医院取鱼刺费了很久还没取出来的患者抱怨:医生,取鱼刺不是很简单的事嘛,我刚吃第一口没注意就卡鱼刺,你帮我夹出来就好了,怎么处理这么久,这么麻烦?


1、口咽部异物:如扁桃体的鱼刺,可以直接压舌板压住舌前2/3,暴露扁桃体后用镊子取;

2、下咽的异物:如舌根部、会厌谷、梨状窝的鱼刺可在间接喉镜下用异物钳取,如患者恶心无法配合,可在咽喉黏膜喷表面麻醉药,待麻醉起效后再尝试间接喉镜下取;

3、如果间接喉镜看不清楚或不好取,可以在电子喉镜下取异物;

4、食管的异物:如果咽喉部未发现鱼刺,但患者颈前吞咽明显疼痛,考虑鱼刺已进入食管可能,先完善食管CT,了解鱼刺大小、卡的部位以及与周围结构关系,如果食管CT提示鱼刺较小,可以先尝试电子胃镜取;

5、如果食管CT提示出现以下情况,需要考虑住院全麻下食道镜检查:比较粗大的食管鱼刺;食管已经穿孔感染;异物离主动脉弓较近等。

因此,如果不小心卡了鱼刺,我们建议立即停止进食,大家在冷静经过简单的判断后,发现不能取出或无法判断有无鱼刺时,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遗漏或加重病情。当然,生活中还会碰到卡其他异物,类似鸡骨、鸭骨、猪骨、枣核、虾蟹壳、假牙等各种情况,处理方法大致如此。最后,希望大家吃东西细嚼慢咽,远离异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