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到闹心的事,是好是坏?试着这样做,结果很惊喜!

 阳光贝贝海清清 2021-12-04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都难免会陷入这样的“枯井”中,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如果我们想要从这些枯井中脱困,最好的办法就是: 将身上的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一天,一位老农拉着一头驴到镇上去采买,路过一口枯井时,驴子一不小心踩进了枯井里,吓得嗷嗷大叫。

 

老农绞尽脑汁想把驴子拉出来,但一连几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夜色暗了,老农也早已筋疲力尽,想要放弃了,他心想:“这头驴年纪也大了,不值得再大费周章地救它出来了,但这口枯井实在太危险了,必须要填起来。”

 

于是,他回到村里,请来了左邻右舍一起将枯井埋掉,顺便把驴子埋了,免得它痛苦。

 

邻居们一人一铲子地将泥土往枯井里倒去,驴子看到掉落在自己头顶、身上的泥土时,开始更加凄惨地哭泣,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不一会儿,驴子竟然安静了下来。

 

老农很好奇地探头往井底看去,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原来,每一铲泥土掉落在驴子背上后,驴子都会将它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泥土堆上面去。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部抖落到井底,借着泥土的高度,自然地上升到了井口而得救了!

是啊,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都难免会陷入这样的“枯井”中,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如果我们想要从这些枯井中脱困,最好的办法就是:

 

锲而不舍地将身上的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这样,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里,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

 

这正如生活中我们所遭遇的各种“大坑”、困难、挫折一样,如果我们一味地沉溺在这样的打击之中,那么等待我们的可能会是更坏的结果。

 

但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控制和转化这些困难,从中获得有效的、有价值的帮助,那么我们将从磨难中获得质的成长!

纽约大学的哲学教授马西莫·匹格里奇曾提出过“控制二分法”这样一个概念,他说:

 

“事情通常分两面,能控制的和无法控制的,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而不是去烦恼那些无法改变的事。”

 

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很好的应用起来。举个例子吧,在一所大学,有位老师曾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对比试验。

 

他让A、B两位同学分别搭积木,并告知A同学在搭积木的过程中,会有外力将积木推倒,但B同学对此毫不知情。

 

积木搭到2/3时,A、B两位同学的积木都被推倒了,结果,A立马重新开始,心情丝毫不受影响,但B却久久不能平静,对中途的意外耿耿于怀。


其实,“积木被推倒”就如同我们生活中、工作中会出现的麻烦一样,而之所以会手忙脚乱,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不够强大、能力上还有短板,不足以应对已知或未知的难题。

 

如果一味在糟糕的心境中无法自拔,只会让自己愈发地低迷、消沉,陷入恶性循环中去。

 

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无论是否提前被告知有这么一个“插曲”出现,我们都应该有这样一个心理预设:

 

把麻烦当做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能心平气和的接纳,并将注意力放到解决问题这一层面上去。

一个人的成功要素不能一概而论,但好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是不可或缺的,与其持续自我内耗,不如不断精进自己。

 

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真正成功的人生,都是自己一步一步探索和创造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