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别人的优秀,就对自己产生质疑,讨厌一无是处的自己。 因为别人的几句评价,就对自己改头换面,刻意迎合讨好,试图让所有人都对自己满意。 羡慕别人的人生,总想方设法地试图超越别人,不管那种人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喜欢的…… 很多时候,明明已经被各种情绪压得直不起腰,还依旧在看到新的事物和人时,给自己再加一份“任务”。 总以为自己只要什么都会,就一定可以成为想成为的人,过上别人羡慕的光鲜生活。 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生亦是有长度的。当你的心里被各种情绪填满时,快乐又该在哪里安家呢? 佛说: “人活一世,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你若心安,则无事可忧。你若心宽,则无人可恼。心安身自在,心宽福自来。” 人这一辈子,活得就是一个心态! 你看到的光鲜,往往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生活不易、人生低谷时,最怕看到别人的成功和圆满。 不是见不得别人过得好,而是看着别人的成就,往往会对自己产生质疑。 为什么同样的努力,别人成功了,自己却失败了? 为什么都是费心费力地付出,别人种的种子发了芽、开了花、结了果。自己的却枯死凋零? 真的是自己努力得不够,能力不足吗? 其实,生活哪儿有什么圆满?所有光鲜的背后都是血和泪,所有你所能看到的美好,往往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要知道,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拼尽全力。 鞋子好不好看,每个人都看得到。但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 不要一味地去羡慕别人的亮丽光鲜,贬低打压努力的自己。 你的努力,应该被尊重! 无论你怎样改变,都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有句话说:“你的人生好与不好,自己说了才算。” 你做饭喜欢用各种精美的餐具,配上精致典雅的桌布,时不时买一束鲜花放在餐桌上,有人觉得你做作。 但你很享受这种在自己喜欢的餐具面前,品尝美食的快乐。 你听了别人的话,就换掉了复杂的器皿,改用普通用具时,又会有人跳出来说:“看吧,以前果然就是装的”。 明明压抑了自己的喜爱,试着去迎合了他人的审美。到最后,不仅自己失去了享受一日三餐的快乐,还成了别人眼里虚伪的人。 人生,不需要迎合和讨好。所有长久稳定的关系,最终靠得都是共性和吸引。 别人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可以起到一些提醒的作用,让我们时不时地审视自身。 但是,话可以听全部,却鲜有要“做全部”的。 那些七嘴八舌的看法和评价,反观自身后,有用就取之,无用就穿耳过。 人生活的是自己,为何要被别人定义。你要明白:你喜爱精致餐具,一定也会有人愿意为你的餐具配上合适的桌布! 专注自己的成长,生活才会慢慢放过你 《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里写到:“眼睛可以眺望天空,而双脚必须踏在地上。” 向优秀的人看齐,可以激发出你内在的动力,更加坚定地往前走。 但你要明白的是:看齐不是“攀比”。 欣赏别人的好,学习别人的长处,用在合适的位置,提升自己,这是看齐。 不管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不论适不适合自己,只要别人有,自己也一定要有哪怕有了以后丢掉。 这种近乎疯狂的“攀比”心态,最好的结果往往是把自己累得晕头转向,生活一地鸡毛,也没能过上自己喜欢的人生。 这个世界上,比你优秀的人数不胜数,比你逊色一点儿的人也有很多。 身处黑暗的人都喜欢追逐光亮。但追逐的目的是为了成为更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而不是成为谁谁谁。 当你想要成为一根栋梁的时候,路边的景观树的美丽妖娆、圈圈绕绕可以欣赏,却不能模仿。 一旦模仿,当你长得七歪八扭时,不仅不能再成栋梁,也无法和那些景观树一起比肩而立。 所有那些别人身上的长处,都应该是你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服务的。 不忘初心,专注自我,你才能成为你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