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的哥尤师傅/薄海岚

 新用户3601tvjQ 2021-12-04

           的哥尤师傅

上完作文课,准备回老家。好几个星期没能回去了,有点归心似箭。忙完也快十二点了,就打电话找尤师傅。

无论心里有多急,都不会提前联系车,是因为宁愿自己等车,不想让人家车等我。若是尤师傅本人来当然会毫无怨言地等,但我心里会过意不去。若是他没空,找伙计来,人家当然会着急不满的。

电话一打通,尤师傅热情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喂,你好,你准备回老家是吧?是到柳沟还是去大山?”

听我说要回大山社区,他说不巧现在正在外地:“先一等,我给你找车哈。”

他说帮忙联系到了一个伙计,因为今天高中学校都大星期,出租车都很忙,但是他的伙计还是赶过来拉我。

坐上车,给尤师傅打电话,说他给联系的车已经到了。“好,好,那很好!”他说。

路上总是车来人往,这位陌生的司机好像有路怒症。一路上骂骂咧咧,嘟嘟囔囔,让我感觉心里很不舒服。

世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开车表现也是各有不同,有人车技差,有人路德差,这样,有很多人开车时总会路怒,但是我觉得出租车司机不能这样,他们职业就是天天在路上,岂不是时刻都生气?让坐车的人一路听着,也会感受到负能量。

近十年了吧,好像已经成了习惯,出门就找尤师傅。

尤师傅开车不会这样,他技术娴熟,开得又快又稳,遇到什么情况也会不急不怒,无论是停还是行,都是稳稳当当。这样的性情显得人世事通透、稳稳妥妥。坐在他的车上,无论车速多快,都会很有安全感。

他性格开朗,说话痛快,很是健谈。路上他会和我聊一些社会上的新闻,发表自己的见解,谈国家大事,也聊家长里短。每次我都会颇为赞同他的观点。

见解一致,便聊得来。和聊得来的人在一起,一路行来就会感觉轻松自然。

十年前县城出租车很多,每次出远门打车很方便,我总是会出门拦车,总是不同的车,不同的人,但没有哪个司机给我留下特别的印象。

直到有一次,搭尤师傅的车回老家,就存下了他的手机号码。也忘了是什么原因。这世上人与人之间,如同蛛网交织,总有千般缘分,一见如故也是一种。

自此,出门时只要一个电话,尤师傅就会来到我身边,就像我家的专用司机。

我有个毛病,买东西不会讲价,弄得孙同志常常说我,装得就像有钱人似的。打车也是,那时候车都不开计程器,都是别人说多少给多少。在社会上,我应该是个老实人。

比较之下,尤师傅总是比别人收的钱少一点,让我感觉他人很实诚,不欺骗老实人。

计划生育管理严格的那很多年里,最麻烦的是,隔三差五我就要回镇上计生办做妇检。每次我都要尤师傅等我一下,检查完再坐他的车回县城。

有时候人很多,排队查完要很长时间。但回来的时候他总是按单程计价,无论耽误多长时间,他都会忽略不计。这总会让我感觉很抱歉,每次都会不好意思地说:“只收这些啊?够了吗?”他都是爽朗地一笑,说,这些就行啊。

大概很少有像我们这样推让打车费的。坐别人的车,耽误时间都会算钱的。这是很正常的事,人家的时间就是金钱。

这样,心里总会觉得亏欠了尤师傅,所以坐他的车,付钱的时候就有了个口头禅:“收这些钱够吗?该多少就多少啊!”

“够了,够了啊!”他总是痛快地回答。

素昧平生,就像熟人。

记得闺女还上初中时候,我们回老家,他先拉上我,又在闺女学校等她放学。也是这样的冬季下午,放学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怕闺女出来找不到车,自己回家了。暮色苍茫,孩子都穿校服,我又看不清哪个是闺女,这边车已经等了很久了,我站在路上心急如焚,是有心的尤师傅下车帮我在如水的人流中认出了闺女,我抱歉地说让他久等了。他又是一句“没事。”麻烦了那么长时间,他还是没有多加一分钱。

最近这几年,自从妹妹会开车以后,我很少打车了。但是偶尔打电话找他,尤师傅总是能听出我的声音。可能就像我对他的感觉一样吧,多久不见都仍然是熟稔、亲切的感觉。

以前我邻居回老家,我帮忙找了尤师傅。邻居回来对我说,路上尤师傅夸我人很好,说起话来“很有知识的样子”。这份谬赞让我感动。人与人相处舒服,就是来自于彼此的认同吧。

上午领着六年级的孩子写作文,题目是《有你,真好》。想想我们身边有多少值得感恩的人啊:家人、朋友、师长……还有来自社会上那些让你感受到温暖的人。

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感恩心,这是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如果心存感恩之心,对这个世界该会有多少句由衷的“有你,真好”!

茫茫人海中遇见像尤师傅这样真诚、让你想起来就内心温暖的人,也该说一声“有你,真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