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医学

 菌心说 2021-12-05

谈中医心理之前,一定需要先了解——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

中医……

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医学

先谈文化背景

再论中医

这样才能不仅知其然

还能知其所以然 

图片
图片

1

图片

一、中医是一种文化

    现代有一怪象:不论学什么专业的、做什么行业的、懂什么知识的,都会时不常来骂骂中医:你不科学、你还看几千年以前的“老古董”著作并奉为“经典”太落后、中药有毒还有重金属伤肝伤肾、中医会灭亡!但是从来没有人骂“西医”,就算西药有好几页纸的“毒副作用”、就算放化疗对人体伤害特别大,大家也都说那是公认疗法、主流医学、是科学的。为什么?

    因为文化不同。

    现在时代特点是“数字化”程度高,生活节奏快,无疑,能够用数字、图像等“可视化”方式直观表达的医学模式,哪怕并不懂这些理论基础,但是依旧比较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可;而一说起以“阴阳”、“木火土金水”弯弯绕的哲学理论为基础、以“卫气营血”、“经络穴位”、“寒热温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为载体的“传统”中医,往往人们第一反应就是:这老古董的东西,靠谱么?

    于是,不管懂与不懂,一顶“不科学”“不先进”“不靠谱”的帽子便给“中医”扣了上来。其根源,就在于时代文化变革了,哲学体系改变了,尽管字从繁体变为简体,大部分都认得,但是其中的内涵已经不懂了。这种认识字的“自信”,以及希望摆脱“落后”、渴望“先进科技”的意识,有时候反而影响了我们的判断,让很多中国人对于中医的理解,倒不如一些并不认识中国字、带着虚空的状态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医的外国人掌握得透彻。

    中医的理论体系,建立在基于“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当以前社会的哲学体系属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范畴的时候,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起居、柴米油盐、红白喜事,全都离不开阴阳五行,对于中医的理解,自然就很容易。当中国社会因为战争变革、文化断层戛然而止,那种民族文化的延续性一下子断了,中医便伤了根基,变为了“小众”医学。

    中医的理论体系是“文学”的,而不是“数学”的。如果硬要用“数字指标”来评判中医的体系,就好比用尺子来丈量一篇文章的好坏——无所谓对错、用错了地方而已。不懂中医理论体系的文化,单纯看“字面”意思是难以理解的,必须要懂得背后庞大的整体哲学体系,才能真正理解。

图片
图片

一半在传统中安详

一半在现代里飞扬

图片

2

图片

二、中医是“形而上学”的

    《易经》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是指有形的物体,如人体、生物体、药体等;“道”,是指“形”的运动规律,反映“形”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时间轨迹;“器”,是指“形”的组成结构,反映“形”存在的空间特征。

    “形而上者,谓之道”,是以研究“形”的运动规律为目的,用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从“形”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运动状态,研究“形”的运动规律,形成“形上宏观”的思维方式;“形而下者,谓之器”,则是以研究“形”的组成结构为目的,用还原、分割的研究方法,研究“形”的组成结构,为“形下微观”的思维方式。

   中医注重整体观,是“形上思维”,研究人体“形上性”为主体,用宏观的思维方式,研究整体层次上“人”的状态及变化规律,注重人体功能调控的变化,以及各个脏腑之间的关系与影响[1]。这种“形上思维”,让中医不论遇到宏观知识还是微观知识,都用宏观和形而上的方式去思维。因此,处方用中药还是用西药、治疗用针灸还是用手术、诊断是借助把脉看舌苔还是化验检查,都不是区分中西医的本质区别,核心在于思维方式——中医用一种“形上思维”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取来协助诊断的信息,都用形上思维来进行分析,并用合适的方法去治疗。

   通过肉眼,我们只能看到舌苔、体表外的一些变化,而随着时代发展,我们能通过胃镜肠镜看到胃肠的状况、能够通过放射设备、超声设备看到胸腔腹腔里面的状况,这样,就扩大了诊断手段和视野范围。不必被“形下微观”的“器”所束缚,看到了肺上炎症灶和渗出液,也依旧敢用中药治疗“肺痈”、“咳嗽”(肺炎),看到了无处不在的“灰尘螨”、“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也能够治疗“鼻渊”,看到了“消化道溃疡”、“脂肪肝”、“酒精肝”(西医诊断),依旧有信心治疗“痞病”(中医诊断),才不枉诊断手段的扩充。

    以前,中医只有自然界中一些天然物可用来为患者进行治疗,随着时代发展,生成了很多化学物、合成物,尤其是西药,对人体的作用更有力而靶点更加精准,不妨纳入我们的治疗手段。《医林改错》中有王清任的“阿司匹林石膏汤”,今天我们能够借助放化疗来控制肿瘤、用“君臣佐使”的思路为放化疗药物配伍上“佐使”药,降低其副作用、增加其疗效,提升人体免疫力,才不枉治疗手段的扩充。

    在中医所经历的各个时代当中,正是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元素,纳入自己的诊疗体系当中,以“不变”(形上思维模式)应“万变”(新的诊断和治疗元素),造福人类身体健康。

    中医不是“对抗医学”,而是“包容医学”,我想,这也正是中医能历经几千年、延续至今的道理所在吧。

图片
图片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图片

3

图片

三、中医,是整体的

    整体观,是中医最基本的观点之一。这和中医“形上思维”密切相关。

    中医理论中,“天人”是合一的,“身心”是一体的。几千年前中医的体系注重人与环境、气候的关系、心理与身体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医学“身-心-社会”诊疗模式的最早原型。

    “天人合一”理论,不仅让我们重视环境、气候(节气)对疾病的影响,更是提示我们,如何关注环境、气候的变化,让我能够借力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杨力教授钻研易经理论及中医理论,撰写著作《周易与中医学》,让我们更好的懂得周易与中医学之间的关系,能够了解五运六气对人体的影响,在诊疗的时候不忘“抬头看天”、再“低头看病”。通过对流年运气的演算,帮助我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预测,对用药治疗方向进行调整,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火热之年,针对流感、高热不退,大胆应用重用石膏等寒凉重剂,而在湿重之年,则改用化湿药配以轻宣药味,即可获得快速有效的临床疗效。在应用中药治疗高热疾病当中,是不超过1-2剂药的,且退烧平稳不反复。

    中医没有“心理医生”,也没有“心理学”的二级分科。因为中医的理论本就是将心理融于自己的诊治体系之中、“身心一体”“身心同治”的,既有七情致病,又有七情治病。《范进中举》就是最广为流传的经典案例:范进因为中了举人,过度欢喜形成了“心病”,发生癫狂;而“恐胜喜”,见到他害怕的岳父,就恢复了正常。

    因情绪情感致病的案例数不胜数,尤其在现代社会,愈加重视心理对身体疾病的影响。

    将现代心理学知识与技能融入中医的诊疗体系当中,疗效是显著的,很多患者能够通过对中医的“信奉”(树立权威感),通过心理学谈话技术所传递的正念、认知理念,运用绘画、卡牌、沙盘等技术的表达,配合呼吸放松、催眠、站桩等方法对躯体症状的影响,再结合中医的辩证、中药的调理、针灸推拿的疏通,很快捷有效的改善症状,而这种通过影响思维方式改善心理疾病、通过调节人体平衡改善躯体症状的方法,远期疗效更加稳定。

    从诊断、治疗思路到治疗手段,无一不体现出融入各种元素进中医体系这种“整体观”理论,有一种“融会贯通”的酣畅淋漓。

图片
图片

一半在秋日中积淀

一半在春光里生长

图片

4

图片

四、中医,是平衡的

    中医的“中”,其中一种解释就是“平衡”。中医养生保健及治疗疾病的机理,就是恢复平衡:恢复人适应环境的平衡,恢复人身体各部分的平衡。

    有种说法,找西医看病,没病就是没病,再难受也是没有病;而找中医看病,不论有没有病,都会说出个这“旺”那“虚”,各种道道,大都会给开个方子。

    因为,中医是在调节平衡。

    当人体在一定的“3D立体”平衡范围内,是气血阴阳各个脏腑之间的多维动态平衡,这时候人的感觉是健康的、舒适的,即使有一些小的、一过性的不适,也能够通过人体的自身调节恢复平衡;当超越了这个平衡范围、在平衡范围外面一圈,则是轻微的失衡状态,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人能感觉到身体的不适,自己通过调节不能改善,而去做各种化验检查,结果也都正常,但是就是不舒服,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干预、帮助身体回到平衡范围——自己能够调节的状态,至于干预的手段,食疗、运动、针灸、推拿、代茶饮、中药……没有什么限制;如果到了这个阶段仍然控制不住“失衡”的继续发展,则会进入再往外的一圈,这时候身体会发生器质性病变,验血会有指标的异常、影像学检查也会能有所见,这时候依旧是双向的、可逆的,这时候对于“失衡”的调节,食疗、运动的力量就不足了,需要用“治疗方法”;再往外一圈,就进入用药也很难纠正的阶段,最终到达人生的终结。

    所以,中医看病是调节平衡,用药的偏性来调节人的偏性,用技术方法的特性来调节人的偏性。当人的身体稍有失衡、还没有达到“病”的严重程度,就进行调节,恢复平衡,人就不至于生病,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打个比方,夏天很热,及时避暑就是“治未病”,防止“中暑”的发生;中暑初期,可以吃西瓜、喝绿豆汤来解暑,这就是利用蔬菜水果的寒凉偏性来调节身体暑热的偏性(药食同源);如果症状仍然不解除,那时候再服用藿香正气水进行治疗。

    与现代医学不同,中医诊病除了明确“病名”,还要明确“证型”,证型决定着平衡失调的“3D”维度位置,决定着中医的治法。比如一个人的证型偏“血瘀”,瘀在头部,可能会头痛,瘀在胸部,可能会有心绞痛,瘀在胞宫,会月经不调。运用活血化瘀,血瘀改善则全身各个地方的症状都可以解除。中医治病是全身的,是针对脏腑气血之间关系,经常有病人说,你只治疗我这部分的问题就可以了,那部分的问题不用管。这事儿,中医很难做到。

    因为中医是对“证”治疗,所以,对于中药而言,就不会有一种药可以治疗所有人的某种“病”,也没有一种病的全过程都可以只用一种药来治疗。这就是中医的“辨证施治”、“三因制宜”。就像一件纯手工艺品,没有完全一样的作品,每一件都是“订制”。这就是中医的文化内涵所决定的。

    文化内涵是艺术的。

    中医处方用药、搭配君臣佐使,就好像在烹饪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每次依据食材的不同、作料的不同、火候的不同、下料先后顺序的不同、厨师心情的不同,烹饪出来的菜品味道都可能有所不同。当所有的元素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菜肴也好,方药也好,都达到最佳的状态。

    不论是烹饪,还是中医,光用脑来思考,总会觉得还有所欠缺;当加入用的斟酌,为菜肴、方药加入一点灵性,会有所不同。

    好的厨师少有,好的工匠少有,好的中医大夫更加少有,同一理论,不同医者的悟性、用心程度、对药物性味的理解、对其他知识的掌握,会让治疗效果有不同的结果。

    正所谓“如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而那一点灵巧,正是体现中医疗效水平的画龙点睛之笔。

图片
图片

一半在秋日中积淀

一半在春光里生长

图片

5

图片

五、中药,与中医

   中药,是中医用来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对于中药的毒性、重金属问题颇有质疑,更有断言“中医将亡于中药”。谈到中医文化,不得不谈谈中药。

    什么是中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那些草根树皮熬成的苦汤汤。然而,并非如此。《中药学》对于中药的定义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是的,中药的首要属性,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来应用。

   上面说过,中医治病,是用药的偏性来调人身体的偏性,用对了,症状就解除;用反了,症状就加重,甚则出现毒副作用。就好比,正常吃饭的时候吃馒头,这时候馒头是食物、是饭;当一个人快要饿死了的时候,给他一个馒头,救他一命,这时候馒头就是药;而当一个人已经吃撑了,再让他吃掉一个馒头,吃完了胃很胀、不舒服,这时候,馒头就体现了它的副作用;更有甚者,吃了馒头,撑死而身亡,此时,馒头为毒药。毒副作用不在馒头,而在什么时候吃了这个馒头。

    中药的理论,从来不讲中药是“无毒”的,相反,越是性味偏性较大、疗效较猛的药,往往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中药的毒性不在药,而在“应用”。清代名医郑寿全所著《医法圆通》里面讲:“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也就是说,如果病情需要,即使是附子、大黄、砒霜这样又苦又有毒的药,也是最宝贝的宝贝,因为它们能治病;而病情并不需要的时候,即使吃了人参、黄芪、鹿茸、枸杞这类补益的贵重药品,也会像砒霜一样产生毒性。

   不论是中医理论,还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理论,都是这样辩证的,没有一成不变,只有灵活应变。

    中药就是草根树皮吗?当然不止是那些!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各种物质,都可以称为“中药”。西药源自于实验室研究出来的“药性”,看药物成分能够对动物产生什么样的反应,确认有效、安全,才进而在人体上开展临床试验;中药则是“残忍”的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直接在人体上进行了“试验”而总结了药性规律,摸索有效剂量、中毒剂量、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如何将现代的药物融入中医的体系?很简单,进行临床应用观察就好。比如抗生素,热性体质患者疗效好,寒性体质患者疗效差,用完抗生素后热象消除,舌苔由黄转白、甚至变腻,这就验证了抗生素的药性属“寒性”;激素用后患者舌苔大多变为光剥无苔,形成热盛伤阴的表现,可以将激素归为热药。用中医的理论去探索,就可以更广泛的扩大中药的范畴,也是对中医理论的一种发扬。

    作为一名中医,一定要很熟悉每一味自己常用的中药的性味归经,熟悉它的味道,正如每一位大厨应该熟悉每一味食材佐料的特性及味道。传统中医中,中医师和中药师是不分家的,中医师必然了解中药,中药师也会诊病。现代不然。医是医、药是药。然而,当真的学了中医、学了中药,真的成为执业医师兼执业药师,真的讲医理与药理结合,才能真正体会到融会贯通的快乐。了解不同的中药,了解不同炮制对药材的影响,了解不同的剂型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才能把中药用到极致。

    “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可以不断扩充,并不会消亡;而中药,仅仅是中医预防治疗疾病的多种方法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流传至今,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在现代依旧能体现非常好的疗效,有疗效就不会亡。

图片
图片

一半赋予我们力量

一半引领我们前行

图片

6

图片

六、中医,很科学

   中医不仅很哲学、中医不仅很文化,中医,还很科学。

    中医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研究,中医中药同样能够得出科学的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寒凉的中药可以退烧,温热的中药也可以;通过药理学研究证实,中药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笔者曾做过一个药理实验,用临床治疗水肿、尿蛋白的有效方剂愈肾方,来治疗阿霉素导致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病理结果表明,愈肾方可以明显改善肾小球的形态和数量,而电镜结果更加惊喜,愈肾方居然对足细胞及裂孔隔膜具有修复作用。药理实验证实了,临床有效的方剂,在药理实验中同样可以证实其疗效。

    中医的科学性,第二点在于她的“可重复性”。

    这种“可重复性”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的应用。也许,给感冒病人都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并不能得到疗效的可重复性,问题不在感冒清热颗粒不能重复的治疗感冒,而在于并不对证。

    按照中医理论、中医诊断、中医经典中所描述的情境来应用对应的汤方,在古时候有效,在现代依旧有效。古时候,讲阴阳五行,物质文化落后;而现代,有手机、Wifi,有高铁、飞机,有电视、巨幕影院,有宇宙飞船、航空母舰,按照中医理论来应用,不论中药还是针灸,都依旧有效,这还不够说明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吗?

    如果硬要用'非中医'的理论去用中药而造成无效、甚至毒性作用,非药之过,而是医之过。

    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中药?彭子益老先生在其著作《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曾经很睿智的说道:“欲用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医,须由中医方法去选择科学!如不识古中医学本身真相,而盲目地去用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医,得了科学的虚名,失了中医的实效,可惜殊甚!”

    中医,不单纯是一门医学,她是基于深厚文化底蕴基础上而坚实耸立的一门医学。正是有着这样深厚的理论、这样醇厚的文化,让中华民族包容、灵活、充满灵性,也能够让中医这门医学长盛不衰。真的希望更多的人能认识真正的中医,能够认识中国的文化,能够沉淀下来,能够用好中医。请相信这门传了几千年、历经时代大浪淘沙的医学,能够为中华民族带来更加健康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周鹰.中医之思——形上宏观.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1):808-809.

【致谢】

    感谢我的中医启蒙老师周鹰主任,我的很多思想传承自他,他对我中医之路的指引、解惑,帮我走到今天,而我也在一点点的思考、解答、实践他当年对我的提问。

    感谢杜茂波主编对我的约稿,让我得以把这些散在的思想火花整理成篇。

下一篇,将分享中医心理的心得感受。

作者简介

贾鹰珏(Jia Yingjue

    中医内科学博士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心理治疗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

    I.P.H.国际心理催眠师

    高级沙盘游戏咨询师

    绘画心理分析师

【文字】贾鹰珏

【排版】朵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