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疯子”将军王近山:李云龙原型,一仗打死180多名日本军官

 哥哥豆 2021-12-05

1943年10月24日,王近山率兵去延安的路上顺便打了一仗。

他打完才知道,这一仗竟然成为八路军抗战史上打死鬼子军官最多的一次战斗:共打死日军军官180余人,其中有1名旅团长(少将),8名联队长(大佐),10多名少佐。

这些军官本准备随那些进行“铁滚扫荡”的日军到战场学习“扫荡”经验,却没想到,兴高采烈地跑来学习,经验没学到,命没了。

这次精彩的战斗被电视剧《亮剑》选为素材,但很少有人知道,剧中人物李云龙的原型,是打了这场胜仗的王近山将军

《亮剑》剧照|围歼日军军官观察团

派“王疯子”去保卫延安,他会不会一路打过去

1943年10月,毛主席给129师师长刘伯承发报,要求他选一名得力干将到延安组建新守备旅。

派谁去呢?

刘伯承、邓小平商量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129师386旅旅长王近山。

王近山(1915~1978),湖北黄安人,15岁当红军,16岁当连长,18岁当团长,20岁就当上了师长,基本上两年一个台阶。

和李云龙一样,王近山打仗非常勇猛,因此得了个“王疯子”的外号。他喜欢身先士卒,攻城时甚至会亲自爬梯子,以至于指挥部不得不派六七个警卫员跟着他,限制他的行动。

对王近山作战时的勇猛,刘伯承元帅予以肯定:

“一人投命,足惧万夫。我们共产党人打仗就应该有近山同志那种不要命的疯劲。”

不过,刘帅同时提醒王近山,指挥官不能把自己当作冲锋陷阵的士兵,因为你还要发号施令,决定整个战斗的进程,只逞英雄不行,万一你牺牲了,部队怎么办?不就群龙无首了吗?

刘帅耐心地给他讲了三国里吴国将领吕蒙勤学兵书,最终成为一代名将的故事。

后来,连毛主席也知道了红四方面军那个“王疯子”,已经变成129师的“吴下阿蒙”了。

从副团长升任386旅旅长后,王近山接到了保卫延安的任务。

王近山将军

出发前,他收到刘帅发给他的电报,要求他带386旅16团去延安,同时护送部分机关干部和中央部分干部家属同赴延安。他到延安的任务是保卫党中央、毛主席,维护陕甘宁辖区的安全。

临出发时,陈赓专门叮嘱他,抓紧时间赶到延安,路上不许恋战。

为摆脱日军,反向日军师团司令部走去

当时王近山部驻地是山西长冶,离延安500多公里,路既远,也不好走,一路上有日军的重重关卡,想不打仗都不可能。

随军干部多是文职人员,加上中央干部家属,对行军速度和部队的机动灵活性都有影响。同时,王近山的妻子韩岫岩和女儿苏红也在家属队里。

王近山将军与妻子韩岫岩、女儿苏红

王近山明白,如何把干部和家属安全护送到延安,对他是一个重大考验,仅凭勇敢显然不行。

他对着地图反复地看,寻找到达延安的最佳路线,默默思考着各种可行方案。

在钳制部队的掩护下,10月中旬,王近山率领16团从驻地出发,20日进驻到临汾东南方向的岗头村。21日下午,一股日军从后面追了上来。

发现后面有敌人,多日没打仗的王近山显得有些兴奋,他召集干部们开会说:“鬼子来了,我们应该停止西进,掉头向北。”

这个建议让大家很惊讶,有人提醒说:“首长,敌人就是从北边来的,我们向北走,不正好和他们撞上吗?”

“没错,就是要迎着他们撞上去!”王近山语气坚定地说,“不过不能傻不楞登地瞎撞,我们要擦着鬼子的鼻子尖过去,吃亏的买卖我王近山可不干!”

他的想法是,既然被鬼子盯上了,那就兵行险着:本来要向西走,现在偏不向西,而是转头向北,让鬼子搞不明白我们要干什么,之后转到鬼子侧后,相机而动。

于是,按这个部署,16团开始急行军,迎着日军开了过去。由于天黑,他们和尾追的日军贴得很近,几乎擦肩而过。日军也想不到八路军会转头向北,所以根本没注意到他们。

到第二天清晨,16团已经转到了日军背后,行进到临汾东北方向的韩略村。

违抗命令,又想打仗了

韩略村距临汾约35里,距洪洞县城约50里。

临汾是当时山西的临时省会,被日军占领后,成了日军第41师团驻地。

也就是说,王近山带着部队跑到了离日军司令部只有35里路的地方!

35里路,一旦被发觉,日军的汽车队半个小时就能赶到,那时16团估计连部署作战都来不及。

不过,让王近山意外的是,离日军司令部这样近的韩略村,竟然是共产党的天下!——

村里有中共党支部,有民兵,有儿童团。村长是27岁的王明秀。

王明秀虽然年轻,却机智灵活,一人兼三个村长: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政府任命的村长,还是韩略村一带中心村抗日村长,同时也是日伪任命的村长。

他周旋于日伪和帮会之间,与他们关系良好。在他的掩护下,韩略村中共领导下的地方武装很隐蔽地发展起来。

在韩略村休整期间,王近山得知附近公路上天天有日军军用卡车来回跑,这引起了他的注意。

据村民介绍,鬼子的汽车每天上午都要上路,车上装载着军用物资,掩护的鬼子兵也不多。这些车从临汾出发,向东给那些“扫荡”的鬼子送弹药。下午又装满了抢来的财物返回临汾。

王近山闻听气得一巴掌拍到桌子上,骂道:“这些畜生!不给他们点厉害瞧瞧,还真不知道马王爷长几只眼!”

听到旅长说要打,洪洞县武委会干部很兴奋,马上说:“好啊!韩略村附近公路两边有两丈多高的陡壁,易下不易上,是打伏击的好地段。”

看来这位干部也是有心人,早就想打,甚至看好了地点,只是有心无力。

王近山一听来劲了,和团里干部们商量,用有利地形速战速决,打一把就走。

政委常祥考表示同意,说:“战士们士气很高,几天不打鬼子,手都痒了。”

也有人表示反对,提醒王近山不要忘了司令员的叮嘱,毕竟16团在路上没有打仗的任务。

“不行!打!抓几个小鬼子向党中央、毛主席献礼。”

王近山说,“鬼子撞到了我们枪口上,作为一个军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打?战场就是手快打手慢的,有准备的打无准备的!”

王近山同时表示,让文书给他写三份检查,分别交给毛主席、刘伯承和陈赓。

看他这架势,是非打不可。

几位干部几经讨论,认为打一下也好,能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临汾一带,减少他们在路上的埋伏;同时消灭一些鬼子,也能部分减轻根据地反扫荡的负担。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仗打起来后,干部队和家属或许会寻声而来——就在前天晚上(10月20日晚),干部队、家属队在行进中跟丢了!——

因为后面有日军追赶,部队行军中队形变化大,加上天黑雾浓,导致干部队和家属们没能跟上,与团队失去了联系。

王近山吓得眼珠子都要瞪了出来!

延安还没到,却弄丢了要保护的人,这可真要命!况且他的老婆孩子也在家属队中。

他赶紧派出侦察员四处寻找,可几十号人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毫无踪迹。一直到韩略村休整时,仍然没有任何消息。

因此,王近山坚持在韩略村打鬼子的伏击,一个重要目的是想给失联的干部家属一个信号,希望他们听到枪声后能向部队靠拢。

10月23日,王明秀传来消息:据点里的伪军向他透露,明天会有鬼子的“大太君”从韩略村经过。

王近山大喜,立刻带连级以上干部化装侦察地形,做了严密的战斗计划。

韩略村伏击战开始

24日凌晨,部队进入设伏阵地,王近山让政委常祥考带团直属队、1营、3营大部在部队的退路上做好接应,以保证撤退的安全;让代团长袁学凯带一个排和民兵,封锁敌人碉堡的来路;王近山自己则率2营和3营1连打埋伏。

也就是说,王近山只用4个连,不到半个团的人打伏击。

几百号人正在冻得打哆嗦时,突然传来了汽车的声音。侦察员随即来报:“发现了鬼子的车队,共13辆汽车,有3辆是小车!”

侦察员还说,车队后面,并不像往常那样跟着鬼子步兵。

放下望远镜,王近山有些困惑,鬼子这是什么路数?如果说是运输队,后面跟着小汽车干嘛呀?小汽车不是大佐以上军官才坐的吗?他们为啥要跟着运输队?难道有重要物资?

如果是作战部队,为什么没有装甲车,而且也没有步兵跟着?

王近山想不明白。

眼看着敌人越来越近,他干脆不想了,和连长说:“管他什么招,准备战斗吧!”

上午10时左右,车队终于爬到了伏击圈。随着3颗手榴弹的爆炸,战斗打响了。

6连负责截尾,扔了近百颗手榴弹炸烂了车队最后两辆车,堵死了鬼子的退路。

班长赵振玉颇有王近山的作风,带领全班战士跃出阵地,从陡坡飞身而下,跳上汽车。赵振玉夺过鬼子的重机枪,对着前面的日军猛扫。

民兵杨玉秀也飞身而上,抢过鬼子没来得及卸掉枪衣的重机枪,和战友们抬回阵地,从坡上猛烈扫射鬼子。

这时,前面领头的鬼子才反应过来,提高车速想冲出伏击圈,被9连的火力压制住。埋伏在公路两旁的4连、5连,也集中火车向敌人压了过来。

八路军的突然袭击,打得鬼子晕头转向,连还击都来不及。过了好大一会儿,一个大佐缓过神来,带着十几个军官,手举战刀,扑向6连阵地。

爬下车的一些鬼子军官也端着枪向9连冲去,9连9名战士踩着鬼子的尸体,与鬼子厮杀在了一起。

此时,民兵和参战的群众也拿着菜刀、铁锹、镐头等前来助战,喊杀声震天响。

一股歼敌聚集在一起,想从一个斜坡突围,被5连战士迎上去用机枪一阵猛扫。一个排长带着全排战士冲下去,抢过一把军刀,一口气砍倒几个鬼子军官。

另一股鬼子军官试图借助烟雾向西逃窜,被民兵和战士们截击全歼。只有3个鬼子军官钻进半坡上的一个破窑洞中,枪打手榴弹炸,始终不出来。

4连、5连正面还有七八名鬼子躲进一个窑洞里,用一挺机枪封住洞口,负隅顽抗。5连指导员郑光南见状,抱着一束手榴弹扔向鬼子的机枪。巨响过后,鬼子全部被炸死,郑光南也不幸牺牲。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王近山本想抓几名俘虏带到延安,可是有的鬼子负伤后躲进着火的车底,宁愿被烧死也不出来。

还有的被从车下硬拉出来后,撒泼使赖地不走,抬也不让抬,民兵们只能生气地结果了他们。

有的鬼子打光了子弹,战士们让他们投降,可鬼子宁愿自杀,或者抱住战士们拼命,也不愿投降。直到最后,16团连一个俘虏也没抓到。

战斗接近尾声时,一股鬼子聚集在一起,凭借手中的轻重机枪拼死抵抗,试图等待援兵。

王近山知道,战场离敌人师团司令部非常近,拖延下去对自己这支深入敌区作战的部队非常不利,必须速战速决并迅速撤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看到鬼子还在顽抗,王近山的“疯劲”上来了,他猛地甩掉上衣,操起一把军刀冲了上去。

这时,鬼子的一群学生军官端着刺刀把几名手拿指挥刀的军官团团围住。王近山顿时明白,这可能是鬼子军官里最大的官,立刻命令集中火力,将这群大小鬼子军官全部消灭。

战斗进行了一个多小时,鬼子全部被消灭干净,王近山命令部队快速撤离。

几十分钟后,日军救援的飞机飞了过来,接着,临汾、洪洞等据点的日军也纷纷赶到,但战场上除了鬼子的尸体和被炸烂的汽车,已见不到一个活人。

第二天中午,干部队和家属也找到了部队,无一人伤亡。

一场意外的大胜利

王近山不会想到,他稀里糊涂地打的这场仗,干掉的竟然是一个日军军官参观团!

整个参观团除了跑掉的3人外,其余180多人全部被歼灭。其中有1名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8名联队长(大佐),10多名少佐

汽车13辆全被烧毁,同时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掷弹筒2个,步枪45支。

参观团几乎全军覆没,让冈村宁次大怒,他叫嚣着要报仇,即便再牺牲两个联队也要灭掉16团。

其后,日军派出几千人的部队,6架飞机,在临汾附近各县搜索16团的踪迹。

这样一来,日军的“扫荡”计划被破坏,八路军顺利地粉碎了“铁滚扫荡”。

陈赓得知16团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高兴地说:“这比在战场上打死5万日军的意义还要大!”

刘帅说:

“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这点疯劲,没有不怕死的精神是不行的。这王疯子疯到顶头上了。”

巨大的胜利让毛主席也极为兴奋,他专门找来王近山,握住他的手说:

“我早就听说过红四方面军有个'王疯子’,现在成了吴下阿蒙,了不起啊!”

毛主席夸王近山勇敢、果断、有胆识,没请示上级就主动打了个漂亮仗。

王近山将军

王近山将军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5次战役以及上甘岭战役等。

1955年,王近山将军被授予中将军衔,1978年5月10日因病逝世,享年63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