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版本(10)——蒙王本

 昵称rOGCjoKE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闲话少叙,今天来谈“蒙王本”。

“蒙王本”的全称是“蒙古王府本石头记”。

有清一代,蒙古王爷众多,清朝建立时,汉人封王者不过4位,而蒙古王公则封了40多位。

那么,这个本子是出自哪个蒙古王府?

答案是阿拉善旗

今天的阿拉善旗已被整合为阿拉善盟,西南和甘肃接壤,东南与宁夏毗邻,北与蒙古国交界,面积达到27万平方公里。

康熙36年,即1697年,阿拉善旗开始建旗,直至1949年废除封建王公制度,阿拉善旗历任10 世旗王,执政252年。

阿拉善旗的历代旗王都被清政府加封为和硕亲王,他们都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直系后裔。

而“蒙王本”则是阿拉善旗第十任旗王达理札雅(达王)(1905—1968)捐献给政府的。

1949年9月23日,达理札雅(达王)率领阿拉善旗宣布和平起义。于是,达理札雅(达王)从一个封建王爷转变为新中国的革命干部。

此后,达理札雅(达王)主要工作地点在蒙古自治区,但也经常回地处北京恭王府东侧的阿拉善王府居住。

阿拉善王府的藏书非常丰富,在正房的西屋有四间房子藏满了十位王爷收藏的书籍。这些书籍大部分是由塔旺布鲁克札勒(塔王(达理札雅的祖父)收藏的。

达理札雅(达王)决定把书都捐赠到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就这样,“蒙王本”被发现了。

达理札雅(达王)作出捐书决定后,图书馆便派人前来运书。

在搬运的过程中,一位工作人员发现了这部手抄本的《红楼梦》。

当时,这个本子的封面上写的是《石头记》,用黄绫缎子包装的,里边全是手抄的文字。工作人员看到了以后,希望把这部书拿走,但是达理札雅(达王)和妻子金允诚都舍不得。

因为这部书是在1932年才传与达理札雅(达王)之手的,夫妻俩都很珍爱这部书,经常翻看,平时都由金允诚专门负责保管。而金允诚则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妹

《石头记》被发现了以后,一些红学家和北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便动员达理札雅(达王)捐赠这部书。如当时的北京图书馆的赵万里和后来的内蒙古自治区文史馆的主要负责人邢复礼。

就这样,一直到1961年,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反复动员,达理札雅(达王)夫妇才将这个本子捐献了出来,并被命名为“蒙古王府本石头记”。

“蒙王本达理扎雅的爷爷——第八代旗王塔旺布鲁克札勒(塔王在晚清时期从琉璃厂书肆购买的。如今,“蒙王本藏于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全书共120回,但其中第57至62回以及后40据程高本补配。

也就是说,最初从琉璃厂书肆购回的“蒙王本”只有74回,即前80回缺了6回。塔旺布鲁克札勒(塔王便组织人把它补齐,所补的46回应不是出自一位抄手,因为笔体有多种风格。

1986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此书。2014年5月10日上午,由华宝斋古籍书社、西泠印社出版举行了《蒙古王府本石头记》首发式,整部书共四函32册,定价9800元。

而我藏有的还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影印版,2010年出版,一套七本,定价530元,我则以250元购得,如此价格我尚能承受。

翻阅“蒙王本”便会发现,它的前八十回和戚序本的内容竟然基本相同。这说明蒙王本和戚序本应当属于兄弟关系,因为它们必然具有同一底本。

戚序本的手抄者戚蓼生,乾隆时期的进士。“蒙王本的收藏者塔旺布鲁克札勒,晚清时期的一位蒙古王爷。他们因《石头记》跨越时空结了缘。

这份缘之间究竟转了多少个弯?弄不清,估计永远都是一个谜。

《红楼梦》版本(1)——红皮本 

《红楼梦》版本(2)——白皮本

《红楼梦》版本(3)——吴铭恩本 

《红楼梦》版本(4)——蔡义江本

《红楼梦》版本(5)——曲沐本   

《红楼梦》版本(6)——甲戌本

《红楼梦》版本(7)——庚辰本

《红楼梦》版本(8)——己卯本

《红楼梦》版本(9)——戚序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