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报秋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1-12-05

报秋

一叶枯形即报秋,当知萧瑟又从头。

临霜东国飞南雁,携雨西风起北州。

肃杀来时应看菊,芬芳去日可吟鸥。

丹青只揽三春色,谁赏清寒白玉钩?

【注释】 感秋悲秋,是金风萧瑟中最常见的情感。因以为句,记于2021年12月2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片叶子,枯萎了形体就是在向尘世报秋,此际就应当知道凄清的萧瑟又要从头。临霜的东国飞的都是南雁,携雨的西风兴起在北部的郡州。肃杀到来之时应该去观赏菊花,芬芳离去之日倒是可以吟诵闲鸥。着意的丹青只会揽过来三春的美色,谁会去欣赏清寒中凛意重重的白玉钩?

首联中的“一叶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就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同“一叶知秋”,见唐代诗人鲍溶的《始见二毛》诗:“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又见唐代诗人柳氏的《杨柳枝》词:“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还见宋代诗人程颢的《秋》诗:“洗涤炎埃宿雨晴,井梧一叶报秋声。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蘋洲渚生。”

这一联中的“枯形”,指形体枯萎,见宋代诗人王沂孙的《齐天乐·蝉》:“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这一联中的“萧瑟”,指代秋天,亦形容环境冷清、凄凉,见《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又见三国魏国诗人曹操的《观沧海》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还见宋代诗人苏轼的《定风波》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颔联中的“西风”,指秋风,见宋代诗人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又见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还见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颈联中的“吟鸥”,意思是吟诵鸥鸟,鸥,比喻隐居,见宋代诗人文天祥的《念奴娇·驿中别友人》词:“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又见明代诗人李昱的《鸥梦》诗:“雪羽眠来近钓舟,几番魂逐海翁游。夜深遮莫风吹醒,依旧江湖万顷秋。”

尾联中的“白玉钩”,指弯月,亦指月亮,见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即日》诗:“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又见清代诗人曹寅的《黄河看月示子猷》诗:“惟此白玉鉤,能探崑崙源。”还见苏曼殊的《东居》其四:“翡翠流苏白玉钩,夜凉如水待牵牛。知否去年人去后,枕函红泪至今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