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悬解》腹痛——腹中寒

 谷山居士 2021-12-05

图片

腹满五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1 此“中”寒,也是读四声,非中气之中。非中外寒,中少阴内寒之气也。

2 中寒,其人大便下利,必因里阳之虚。若欲喷不能,此人肝中阳虚而寒盛也。《灵枢》口问;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则为喷。喷者,肺气逆行,蓄极而通,而泄路迫狭,故激而为响。到于欲喷不能,则气虚寒盛,较上之善喷者,又不如也。

论;喷嚏与呵欠者,皆为阳郁之象也;而欲喷不能者,中气更虚,寒气更盛。

腹满六

病者痿黄,燥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病者痿弱发黄,咽喉干燥而实不觉渴,是湿旺而土郁也。土气困乏,则痿靡不振。木气不达,则入土化黄(木主五色,入土为黄)。要郁风动,则咽喉干燥。水胜土湿则不渴,若胸中寒实而下利不止者,火凘金冷,土败木贼,阳无复机,必主死也。

1 本条寒盛土败之黄,土败木贼之黄,土败则火飞之烦燥,水沉之利不止。胸中寒实,土败水盛,必不口渴。阳位于上,胸为火位,土败水侮,水火随性,火性上飞则烦燥,水性下沉则利不止。黄师795页大枣解,金木不遂其性则病生,水火各随其性则病作。胸中寒实,即火灭金冷,心肺之阳上败,下寒利不止者死。

2 心为火脏,位居胸中,水寒火败,故胸中寒实。(大建中汤与乌头赤石脂丸)


腹满七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瘦人阳气衰乏,绕脐痛楚,腹中必有风冷之邪壅遏,谷气不得运行。寒水风木,合而贼土,冲突击撞,是以痛也。而反下之,败其微阳,阴邪无制,其气必冲。若不冲于膈上,必填于心下,心下痞硬之证,于是作也。

1 瘦人绕脐痛,腹中必有风寒虚冷之邪,虚寒则欲气不行,此因虚寒,而非宿食,此当温之,而反下之,寒凉败中,其气必冲(如心胸中大寒痛),若不冲者,必浊阴上填,心下痞硬也。

2 瘦人气虚,阳气衰乏;脐为人身之中气,阴阳之交,经脉之所聚,绕脐痛者,“必”有风冷之邪,水寒木郁,经脉结滞。误下败中,阴邪无制,其气必冲,下条心胸中大寒痛,大建中汤证(或奔豚)。若不冲者,误下败中,浊阴不降,填于心下,心下痞硬。下寒逼其上热,心下痞硬。

3 本条为虚寒之腹痛,谷气不行,不可下也,下则阴冲,或者心下痞,俱为误治坏病。误以为虚寒而为宿食,当温反下,则成坏病。下条为虚寒之宿食,当泻宿实,不可温也,此二条提纲,虚则温之,实则泻之,虚不可实治,实不可虚治。实其实虚其虚,俱是误治。

4 本条腹痛,必有风冷之邪,即是水寒木郁,而经脉结滞也。水木之气,虚陷凝结,筋脉拘挛,此是欲作寒疝之象,水木寒结,风木郁迫,是以脐痛,此寒疝之初证,而未尚结成寒疝也。绕脐痛,若是脉沉弦,,恶寒者,则寒疝成。

论;绕脐痛之寒结者,即是寒疝也。区别于阳明三十八,燥屎之脐痛,就是腹痛。

图片

腹满八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1 脉数而紧乃弦者,紧乃弦义,紧弦者,俱是阴寒之脉,言弦者,是更虚更寒;脉数而弦,是弦数之义,紧弦为阴寒,数为中虚,积阴阻格,阳浮不降。弦与紧者,手感是粗细之别,粗者为紧,纯是寒义,细者为弦,寒加木郁,血少之义(阴阳俱虚)。中气壅满,胃气不降,则见脉数,寒盛积结,木气不升,故脉如弓弦,按之不移。脉弦数者,寒气凝结,“当”下其寒者,是以温药下其积寒。此积寒者,就是宿食内停也,宿食因寒内停,此寒积之脉,就是数而紧弦。

论;本条弦数者,区别于疟一之弦数。虽同为弦数,病却不同,实际手感,也必有细微之不同。痰饮十,脉也弦数。脉诊者,四诊之一,当脉诊合参。

  脉紧大而迟者,迟为下寒,本气之虚,大为阻格,胃气不降,必心下痞坚,胃逆不降,壅碍胆经降路,甲木逼迫,胃口结滞,故心下坚。(此心下坚作胆经之痞,也或指胃中结硬,此观对比下利二十,三部脉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此是阳腑中有阴邪结聚之义,也是宿食,可以温药下之。

  脉紧大而迟,与脉大紧者,皆是宿食积寒之义。只是脉象表现出来的不同而已。虚寒之紧弦,与胃腑不降之脉大,也是积寒宿食,只是脉象表现出来不同而已,治则皆是下其积寒。

2 本条,脉数而紧弦者,数为阳气不降,紧弦为肝肾不升,此积阴内结,在肝肾之部。脉大而迟紧者,大为胃阻而气逆,迟为本气之虚寒,紧为积阴之内结,此阴邪结聚,在胃腑内停也。观黄疸七,脉浮者吐之,沉弦者下之。对比参考。皆是宿食内停,积阴内结,只是表现出来的脉象不同,又皆是温下。此言寒气凝结,阴邪结聚,皆是因虚寒虚满,谷气不行而停食也,食停成实,则可下之,不是寒下,而是温下。俱可用大黄附子汤下之,补虚而泻实,虚实并用,温药下之。

论;459页可下二,阳中有阴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汤,本条不宜大承气汤,本条不言宿食,而言积寒内凝或阴邪积聚,故当以温药下其积寒。腹中虚寒,若是寒下伤中,则发冲气或心痞,故必用温药下之。

3 《伤寒·脉法》:紧则为寒,内外之寒,皆令脉紧。外紧而内大者,阴盛而外束也。阳为阴束,鼓宕不能外发,故内大而为紧。内紧而外大者,阴盛而内格也。阳为阴格,浮动不能内交,故外大而内紧。积阴内凝,非下不去,是以可下。下宜温药,大黄附子汤,是其法也。

  内外之寒,皆令脉紧,内寒即少阴之沉紧,外寒即太阳浮紧,因伤内外之寒,而生杂病,故先师之书名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即是杂病论部分,故全名为《伤寒杂病论》。

外紧而内大者,太阳外寒之紧闭其阳明之内大;外紧而内大者,皮毛之浮紧,沉缓之内大,大而有力也。

内紧而外大者,少阴寒盛,阳腑积阴,格阳外浮,不能内交也;内紧而外大者,少阴之沉紧,阳浮之外大,积阴格阳,虚浮之大,又有滑涩之象。

论;虚劳失精亡血之弦大,外紧而内大,大而无力,外紧内空,浮革之义。当注意区别。

391页,太阳百十五,结胸证,浮大无沉义,不可下,下之速其死也。

442页,厥阴三十八,脉大者,利为未止,利亡肝脾之阳。

结论:脉大者,虚虚实实,有阴有阳,当留心研究。只有阳明病之脉大,是为阳实,余下皆为阳虚。宿食之大,脉象为虚,病象为实,因虚成实,故必急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